吳翠玲
【摘要】對淄博職業學院2019級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層次、針對性加強心理健康輔導教育工作,預防、化解心理危機事件。
【關鍵詞】高職學生 心理健康狀況 對策
一、調研目的及開展情況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宗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本調研通過對淄博職業學院2019級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情況調查,旨在較為全面、準確的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早篩查、發現有心理問題和有潛在心理困擾的學生,分析原因,強化預警,提出建議和對策,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進一步扎實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參與調查人員為學院2019級學生,應測7206人,實測7206人,調查率為100%。
二、調研結果分析
(一)《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量表》統計結果分析
1.總體結果分析。在2019級7206名實測大專新生中,嚴重心理危機620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8.60%,此類人員為一級心理預警人員:一般心理問題824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11.43%,此類人員為二級心理預警人員:潛在心理困擾1211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16.81%,此類人員為三級心理預警人員:無心理困擾4514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62.64%;測偽分高于6分,導致試卷分數無效者37人,占參加測驗人員總數的0.51%。
2.各系院心理預警人員分布情況。從系院一級心理預警學生分布情況看,參與普查人數在200人以下的系院共4個,其中陶瓷琉璃藝術系需重點關注的一級心理預警學生總數最多,共12人:參與普查人數在200-500人的系院共11個,其中汽車系需重點關注的一級心理預警學生總數最多,共49人:參與普查人數在500-1000人的系院共4個,其中信息系需重點關注的一級心理預警學生總數最多,共81人。
(二)綜合分析
1.總觀測試結果,2019級學生有36.86%的學生表現為心理亞健康狀態,其中8.60%的學生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需重點關注。
2.從性別分布情況看,2019級一級心理預警人員中,男生人數為271人,女生人數為349人:二級心理預警人員中,男生人數為387人,女生人數為437人:三級心理預警人員中,男生人數為517人,女生人數為694人。
三、對策建議
(一)突出工作重點,強化預警學生約談及危機干預工作
1.切實做好預警學生約談工作。根據2019級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結果及預警學生名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應督導各系院心理健康輔導站切實做好預警學生約談工作,掌握這些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癥狀,做好危機干預工作。約談過程中,發現的超出學校心理咨詢范圍的學生做好轉介工作。心理預警人員約談建議如下:
一級心理預警人員:個體可能是有過較為明顯的自殺行為或意向,或者已經出現了精神病性癥狀,例如幻覺、妄想等,提示該個體可能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問題。相關系院務必嚴密關注此類學生,盡快組織約談,為其建立成長檔案,做好跟蹤記錄,需轉介心理中心的將進行后續個體心理咨詢或治療。
二級心理預警人員:可能是一般內化或外化心理問題癥狀很突出,建議系院日常對其有所關注,必要時可對照結果具體查看個體在哪個或哪些維度指標上有問題表現,視學生實際情況,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約談或轉介。
三級心理預警人員:可能是發展性等潛在心理問題困擾很突出,但一般內化或外化心理問題癥狀尚不突出,建議有需求的學生參加有針對性的團體輔導或預約個體咨詢。
2.充分做好保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要嚴格落實工作保密責任,遵守工作紀律、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妥善處置心理調查問卷結果,確保學生個人隱私安全。
3.客觀對待心理測試結果。此次心理健康普查采用的是教育部研制的新量表,此量表的特點在于既參考借鑒既有較為成熟和廣泛應用的篩查工具的篩查標準,同時又結合了中國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在預試和全國常模數據中進行檢驗、研討和征詢,確立了篩查標準,但仍存有的問題是作為新的量表仍有其未經時間和實踐驗證的局限性,另外心理測試心理測試結果又因受諸多因素影響,因此,真正判斷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及其嚴重程度,需要專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員通過觀察、約談等方式,進一步做好排查和干預工作,心理問卷調查只是開展工作的輔助手段,測試結果可作為排查和干預工作的參考。
(二)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學校要按照上級關于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關規定,加強心理健康教師的培訓與教育,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不斷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一,按照師生比,配齊配強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不斷充實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專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主導作用。第二,加強各系院兼職心理健康教育人員隊伍,發揮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要通過強化教育培訓,不斷提升基本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水平,要鼓勵支持他們通過學習實踐,掌握測評系統的相關知識和心理輔導的相關技巧。各系院學生工作人員作為兼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接觸機會多,聯系緊密,便于了解、獲取有關信息,抓早抓小,為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援助。第三是學生方面,要充分調動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觀察員的積極性。對班級心理委員和宿舍心理觀察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指導,充分發揮學生干部與其他學生密切接觸的優勢,開展日常的心理宣傳教育工作,及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在保密的原則下向本系院心理輔導員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反饋信息,實現朋輩引導作用。這樣就能實現上下溝通聯動,部門相互配合,工作開展到位。
(三)拓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宗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第一,要抓牢、抓好主課堂,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第二,要用足、用好新陣地,拓展教育新領域。加大工作力度,心理健康教育“三進”工作落到實處。“進網絡”,即積極搶占網絡制高點,加強心理輔導信息化平臺建設。“進公寓”,即加強公寓文化建設,改善配套設施,設立輔導員工作室、心理咨詢室,就近靠前為大學生提供充心理咨詢服務。“進社團”,即發展和規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團,用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流動陣地。第三,擴大教育覆蓋面。
參考文獻:
[1]董苗苗.大學生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中北大學碩士論文.2018
[2]沈文其,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體系的研究[J].職業技術,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