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喬喬 廖璐婷
【摘要】地方院校輔導員的隊伍建設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我們積極關注和改變,促進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轉型和發展。理論基礎薄弱、內在動力不足、角色定位的不精確和制度不健全的現狀需要我們不但完善輔導員理論培訓體系,提高輔導員理論素養。
【關鍵詞】理論素養 輔導員
一、地方院校輔導員理論素養的現狀
(一)認識層面,理論基礎薄弱。對于大部分高校輔導員來講,雖然他們在人職之初對理論素養的提升有一定的積極性,但是由于學歷、專業、工作經歷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理論基礎薄弱的現狀。一方面,政治理論素養的不足,使得在面對一些重大事件和熱點問題時,無法客觀全面的看待問題并分析問題,也不能及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解。另一方面,專業理論素養的不足,使得輔導員在處理實際工作時力不從心,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
(二)內在動力不足,學科支撐力度低。與專任教師相比,輔導員隊伍的學科支撐力度較低。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地方院校的輔導員學科背景多樣復雜,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以及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專業所占比例很少,專業化程度低,這大大影響輔導員理論素養的提升。即使是所謂“科班,出身的輔導員,也存在內在動力不足的現象,相關調查表明,很多輔導員極少主動進行政治理論以及專業理論的學習,且學習效果不明顯。
(三)角色定位不精確,認同感低。地方院校對于輔導員的定位和崗位認同感較低。一方面,在當前的高校當中,對輔導員的職責和定位有些偏差,在主要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導的高校中,輔導員被列人“輔助性群體,,實際地位較低。日常瑣碎繁雜的管理工作占據了輔導員的主要精力,淡化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輔導員沒有足夠的時間使自己靜下心來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另一方面,高校輔導員破碎的工作內容使部分輔導員壓力極大,經常抱有“學生安全第一位”的想法,漸漸失去對本職工作的熱情,時常感到前途渺茫,甚至出現人員流失等諸多問題。
(四)相關制度不健全,隊伍不穩定。相關配套機制的不健全影響著輔導員隊伍穩定、成熟的發展。首先,輔導員所屬性質不明確,比如,輔導員是列人管理人員還是教師人員,是把輔導員單列出來評職稱還是和專任老師一起參評等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輔導員的發展和提升理論素養的積極性。其次,輔導員考核機制不完善,比如,現普遍使用的所在部門打分和學生共同考評的方式能否更準確、客觀的考核輔導員的工作,同時考核結果對輔導員沒有獎勵與懲罰的區別,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最后,高校提供的進修和培訓機會較少,比如,由于資金和時間精力的缺乏,高校沒有形成完善的培訓體系,培訓模式和培訓內容單一,滿足不了高校輔導員提升自己理論素養的需求。
二、高校輔導員理論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隊伍組成及結構問題。從學科背景看,高校輔導員當中具有哲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背景的教師較少,這嚴重導致了高校輔導員的理論水平欠缺,專業化程度偏低,工作成效不理想。
(二)實務的隨意性和破碎性。從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來看.黨、國家和社會對高校輔導員的職責要求是綜合性的。由于缺乏合理分工,輔導員往往疲于應付日常事務,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職責,難以找到專業歸屬感。輔導員工作實務的隨意性和破碎性,使得高校輔導員為了完成任務,很可能會在沒有準確領悟到上面的精神、學校的要求和服務對象真實情況的前提下,匆匆忙忙地憑自己的主觀感覺和經驗,忽略了理論選擇和運用的重要性,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特質無法完整體現。這種狀態會影響輔導員隊伍建設,容易在隊伍內外造成一種錯誤的認識:輔導員工作是只重視實務方法而不需要理論支撐的。
(三)強調實踐弱化理論的傾向。輔導員工作的直接學科支撐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也密不可分,在長期專業實踐中形成的實務理論的歸納與總結是輔導員工作的另一個理論來源。因為長期以來,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人員,其工作一直被認為主要是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和道德實踐活動。這種認為不能說是一種錯誤,某種意義上來理解也是可以的。這種過度強調實務的傾向使輔導員工作所包含的知識理性逐漸被忽略了,使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價值更多地流于經驗層面,使輔導員產生“經驗歸納可代替理論”的錯誤想法,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一線輔導員工作長期處于一種“理論欠缺”或“一知半解”的狀態,造成了對輔導員工作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影響。
(四)基礎問題的模糊性。目前,高校輔導員工作直接的學科依托是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雖然是為培養輔導員服務的,但不僅僅是培養輔導員的。只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方面相關理論知識的輔導員,也未必能做好輔導員工作。
三、完善輔導員理論培訓體系
(一)豐富輔導員理論培訓內容。在對輔導員進行理論培訓時,應主要包括思想理論研究、事務管理研究、黨團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職業發展規劃研究、寓文體活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內容。通過豐富輔導員理論培訓內容,將有效地完善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層次。輔導員越是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越是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越是有利于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是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加大輔導員理論培訓力度。為了能夠切實加強輔導員的理論水平,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高校應增強理論培訓的頻率。一同時應加大輔導員理論培訓經費的投入,邀請其他高校學生事務工作方面的專家及優秀輔導員到校內進行講座同時應提供每位輔導員利用短學期或寒暑假期到重點高校進行理論學習和深造的機會。
(三)注重輔導員理論培訓效果。高校輔導員的理論培訓,不能簡單流于形式,而應注重輔導員理論培訓的效果。通過理論培訓,要使輔導員真正做到“四真”即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只有“真信”,才能使輔導員更加堅定理想信念只有“真學”,才能使輔導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水平只有“真懂,,才能較好地運用理論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只有“真用”,才能更好地服務大學生,引導大學生走向成人、成功、成材。輔導員理論培訓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應提高重視,將輔導員理論培訓落到實處。
課題項目:輔導員骨干專項基于地方院校輔導員理論水平提升的研究,編號:XTXYYB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