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一、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
為不斷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薄靶碌慕虒W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基于網絡的英語教學模式能夠拓展教學時空,為自主學習創設情境,進而為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奠定基礎。各地高校積極響應并參與改革,加快對網絡教學平臺及師資培訓的建設。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促進了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改革的全面實施。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認知的能動力,關注其如何運用原有經驗、知識結構以及心理結構,不斷嘗試建構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學習者在特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幫助,利用輔助手段及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建構認知而習得知識和技能。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者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對外部信息進行選擇加工,通過與其他學習參與者的互動協作等,完成知識建構的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和重視學習者在認知過程中對知識主動探索和發現的主導地位,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汗放而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日新月異的網絡教學技術使學生擺脫了時空限制,讓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成為可能,并且極大地滿足了不同學習水平和進度的學習者需要。因此,網絡平臺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能更充分地發揮其優勢,從而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英語教學的優勢
1.提供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隨著網絡教學平臺引入英語教學,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可便捷而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自主探索感知、協作建構的過程,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促使多元化的教學信息交流手段。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大學英語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單一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吸收的方式。在網絡環境下,師生可就某一課題憑借網絡課堂、文件傳輸、電子公告等一系列雙向信息交流工具對視頻、圖片、文本等多種形式內容進行演示,并且突破時空局限。學生甚至可按自己的需求來規劃學習任務,緩解學習焦慮和壓力,從被動學習轉向個性化主動學習的時代。
3.創設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外語學習因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語干擾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應有意識地為學習者創設英語學習的語境。傳統英語教學情境過于單一,無法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而基于網絡平臺的教學模式則可為學生提供擬真的圖、文、聲、像并茂的教學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融入語言環境,提高學習效率。
四、基于泛雅超星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1.課前預習。泛雅超星網絡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海量的學習資源和共享平臺。教師可根據學習內容的主題,通過教學平臺和手機學習通APP上傳多種形式的課程資料,例如PPT課件、視頻、音頻、相關背景拓展資料等,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學生通過預習、查找資料、閱讀、思考等過程,也能夠在探索的過程中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超星平臺開展簽到、提問、討論和評價等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所有的操作過程既便捷又形式新穎。教師可以通過簽到率、課程學習訪問量、章節測驗、話題討論以及作業完成情況對學生的平時成績進行有據可依的評定,一方面可通過動態監控學生學習情況而相應調整教學,同時對學習進行過程性的科學評價,也間接鼓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險。
3.課后鞏固?;诔瞧脚_的學習也讓課后鞏固的形式不再枯燥單一。學習任務可以是多元化的,作業提交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性的,老師的評價也可以是過程性的,這一切使得課后鞏固的過程是更加輕松愉快的,且充分調動了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課后自學和課堂直播有機地融為一體,互為補充,極大地提升了網絡課程學習的趣味性、挑戰性和成就感。
五、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所面臨的挑戰
1.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網絡教學的一大特點就是不受時空限制,學習資源也很多元化。對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自身。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對教學資源進行反復學習、理解和運用。但如何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培養加工處理學習資源的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都將成為影響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因此學生必須充分調動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摸索進步。
2.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平臺給教師教學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教師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提出更高要求。教師要充分意識到自身角色的轉變,利用專業知識和教學素養篩選教學資源,有效組織和協調平臺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勇于嘗試,積極探索。
3.對網絡平臺建設者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絡教學平臺的全面推廣對教學平臺的研發建設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平臺設計得界面更加友好化,操作更加入性化,才更利刊幣生的教學需求以及教學平臺的推廣和普及,從而順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
六、結論
基于泛雅超星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是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重要舉措,是對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它不但打破了傳統教學對時空的限制,而且極大地豐富了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創設更逼真的英語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潛力,讓學習者充分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最終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范琳 張其云: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與英語教學改革的契合[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3]竇菊花: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微型學習應用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4]孟憲英: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交互式教學模式創新實踐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