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田 岳曉群
摘要:地標性建筑是城市的門面與名片,不僅僅是帶領人們認識城市,也是對每一個城市的基本調性與風格有所感知。縱觀整個世界,著名的城市都有一座顯眼且引人入勝的地標性建筑。近些年來隨著旅游業在我國的大力發展,每一個城市為了吸引游客,對地標性建筑建立的重視程度也是空前高漲。地標性建筑風格的設計必須與城市設計的整體特征鏈接起來,在游客游玩的時候種下深刻的印象,從長遠來看有利于維護城市的美好形象。因此在城市設計中也應充分地將地標性建筑的建設與打造考慮進去,以達到整齊協調的觀感從而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風格。
關鍵詞:抽象意義;地標建筑;城市設計
城市設計的概念是介于城市規劃與建筑之間的一種設計,目的是為了創建一種物質環境,尤其是重視城市的公共空間感。對比于城市規劃的抽象性與數據性,城市設計更偏向于對具象與圖形的研究與運用,當然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建筑學、整體經濟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是一種復雜化的綜合性范疇。因此地標性建筑怎樣與城市設計緊密的結合與互相滲透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不僅僅要與微觀層面上的天然環境和人造環境的特點相關系,也要從整個城市的大致風格走向來確定。
一、地標建筑對城市發展的影響與意義
城市地標建筑是一個直觀性的標志,代表著城市文化和精神,也是城市形象傳播的媒介。它不僅僅只是幾座龐大的建筑群體,而是受現代文明發展趨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城市建筑趨于統一失去特色的今天,依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特色,來打造所處城市的獨特之處。地標性建筑是城市所有建筑的主角,在影響著城市所有建筑群風格與特色的同時,也擔任著吸引城市居民和旅客視覺焦點與關注的責任。其或以歷史的厚重性矗立或以風格的創新性屹立不倒,不斷地強化著城市的特色,增強城市的可辨別性和趣味性,在不斷人來人往的過程中沖刷著人們的記憶與回味。
并隨著社會與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地標性建筑的意義已經超過了它本身作為一個建筑群體的功能,而賦予與承載了整個城市的精神與靈魂,更是對時代精神與社會文化的表現。地標建筑不僅僅是作為代言人,而是與城市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一個城市既可以影響地標建筑的誕生,而地標建筑也可以反過來影響城市的內在。
二、地標建筑在城市設計中的意義
(一)實際物理性質上的意義
標志性的建筑會引起各地方政府機構準備設計修建前期的高度重視,并在經濟與精力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所表現出的結果往往體現在大尺度的空間變化以及強烈的個性建筑形式營造的空間氛圍上,對代表著城市風格與精神的地標性建筑而言,這不僅僅在整個城市設計的角度上影響著城市所有建筑群的布局與格調,也間接的束縛著城市道路設施,公共設施,交通設施等的設置,最后作用于城市的肌理。早在古代,人們建造宏偉的宮殿、神廟、紀念碑等建筑作為地標建筑。那時候的建筑大都是以宏偉、繁復、龐大等以顯示權力的特征,可以說古代的地標建筑具有單一的政治性功能。現代的城市地標,是一個城市經濟、政治、文化的總和,能夠充分地反映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同時地標建筑不僅僅是以上要素的作用,它甚至還能反作用與一個城市,一個好的地標建筑能夠改變城市的命運。
(二)抽象層面上的意義載體
之所以某些建筑群體已經成為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是因為其在人們心中留有的印象與感受以及它所承載與背負的抽象事物有關,這種無形的魅力與天賦可作為限定標志性建筑的條件。標志性建筑散發與帶來的深入人心的印象與感受往往會使人們主觀上形成記憶中心,使之成為冥冥之中前進的導體與隱形的方向。舉一個例子,很多路癡分不清楚方向,但是朋友聚會集合定位往往都會以某一建筑作為參照(部分顯眼與標志性河流與雕塑等構筑物實際上也是標志建筑)。再比如,你可能會清晰地記得你當時在人們英雄紀念碑下和誰一同仰頭觀賞,甚至是某個打扮普通的陌生人。很多人會通過標志性建筑來記憶一些事情,而整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則承載著這個城市集群的集體記憶。著名建筑家與旅行家阿爾多·羅西在《城市建筑》中所提到的“城市是集體記憶的場所”這一觀點,放在這個問題依然是適用的。也就是說除了上一點所提到的標志性建筑物理性質上的意義,標志性建筑更多的是作為抽象層面的意義的載體,可能是場地文脈的開端,又或者順應了場地文脈;可能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又或者符合了城市形象。
結語:
當我們談到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筑時,不能僅僅只認為地標建筑只是供人游覽的場所,當代的建筑被賦予了更多符號印象,是建筑當中具有復雜關系的綜合體。我們應該要認識到地標建筑是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表現,當要了解一個地標建筑時應該要結合以上背景來進行綜合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地標建筑于城市中的意義。即使是近代剛剛建造的標志性建筑,也具有上述代表性的特點,地標性建筑是城市設計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載體,它對城市設計的構想與規劃起著直接的促進與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傳濤,王建赫.城市綜合管廊工程重要節點設計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000(005):119.
[2]徐恰然,唐芃.基于空間檢索和案例庫匹配的城市歷史地段更新設計方法研究——以意大利普拉托市城市更新為例[C]//共享·協同——2019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9.
[3]浦安原,張磊.基于城市符號學的城市品牌形成深層機制探究[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9,116(0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