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豐富多彩的戶外文化生活是人們在物質條件得到極大滿足時對精神文明不斷追求的產物,反應出我國經濟水平的大大提升和社會秩序的持續穩定。針對既有社區戶外活動空間改造問題,基于對石家莊老城區的實際調查分析,論述了當前社區戶外空間適老化建設當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實際提出了一些改造策略。
關鍵詞:社區戶外空間;適老化;改造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被愈加關注起來,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我們國家提出了全新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全面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同時降低年輕一代的敬老壓力[1]。由此可見,居家養老必然會成為老年人優先選擇的模式,這便對社區環境與服務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既有社區戶外適老化改造研究成為了一個研究熱點。
一、社區戶外空間的作用
(1)提供休閑場所促進老人身心健康
群眾在戶外空間活動的內容非常豐富,例如:群眾舞蹈,長期堅持可以有效提升身體的各項機能,對于促進全民健康、提升人們工作效率具有積極作用。戶外活動可以讓老年人獲得更多與他人交際的機會,對于緩解人們生活壓力增加人們生活樂趣有重要意義。在許多地區,民間團體自發組織了很多群眾舞蹈表演比賽,無論從觀賞性還是從樂趣性上都極大的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的內容,通過這些比賽的舉辦還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到戶外活動娛樂項目,并積極參加到文化活動當中。
(2)促進社會和諧
戶外空間可以容納大量的休閑娛樂活動,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進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第一,社區戶外活動的過程以娛樂為目的它不具有任何利益性,因此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增加更多群眾之間交流的機會,進而促進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親近,促進社會的和諧[2]。戶外文化活動的方式隨著生活物質條件的提高而逐漸多樣化,人們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社區戶外活動成為了人們茶余飯后聊天取樂的主要方式,每天經過一天的工作勞累后,人們相約在社區戶外空間散步、拉家常、看廣場舞表演,這種愜意的環境不僅讓人緩解了生活的煩惱,也使單調的生活多了些許色彩。從更加深刻的角度講,社區戶外空間形式下的群眾文化,促進了人們的心理健康和對社會的滿意度,進而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社區戶外空間發展現狀與問題
以石家莊老城區老年人基本特征及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對石家莊老城區公共空間觀察與訪談,分析室外公共空間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滯留性缺乏
既有社區的戶外空間通常具有年代特征。從60年代到90年代,經歷了以交流動型交通空間為主的無滯留空間到居住組團模式的狹小滯留空間,再到商品房時代較大戶外空間的變化。但時至今日,社區戶外空間依然缺乏面向老年人的具有滯留性的商業服務空間,壓縮了老年人的休閑社交范圍。
(2)交通空間安全性缺乏
既有社區的交通模式較為混亂,通常都是人車共行,這種情況會給老年人的步行安全帶來隱患。例如:在石家莊老城區部分社區,經常能夠看到老人在駐車夾縫空間中進行下棋打牌等娛樂項目,可見戶外空間是非常狹小的。此外,老城區受住房規劃問題制約,使得汽車停車位非常少,大大占用了社區戶外老年人活動空間,加上缺乏管理,讓小區的交通顯得非常擁堵,也產生了嚴重的安全隱患[3]。
(3)戶外空間綠化水平低
生態健康的綠化空間有助于提升人們的心身愉悅感,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在充滿綠色的環境中散步會更加愜意,因此老年人對于社區空間的綠化水平十分重視。但是老城區的社區空間由于受到空間狹小、車輛擁堵、管理不善等問題影響,使得社區內的綠化程度非常有限,一些草坪花壇也因缺乏物業管理而長期荒廢,成了無人問津的地方。
(4)無障礙設施不健全
無障礙設計是保證老年人社區戶外活動的重要舉措,通過對老城區的走訪調查可以發現既有社區的無障礙設施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戶外小廣場的進出口、邊緣樓梯或坡道部分受損嚴重,極易造成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發生摔倒,坡面不平也會造成輪椅行駛困難。第二,共用場地鋪設地面所用的磚材在雨雪天會過于濕滑,防滑措施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老年人跌倒摔傷。第三,盲人道缺乏修繕,許多地方的破損已經到了無法辨別的地步,這對盲人識路會造成嚴重影響。
三、既有社區戶外空間適老化改造策略探討
(1)全面完善戶外設施
社區戶外空間適老化設施的完善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軟件方面:智慧型社區空間為遵旨,健全降噪、照明、網絡、監控等設施,輔助老年人進行戶外活動,保證老年人的安全。硬件方面:進一步完善空間建設,如修繕路面、加強健身器材維護等等。
(2)在政策制定時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真實需求
老年人的健康促進不等同于身體保健, 它讓各個部門各級領導層都認識到了重要性, 健康促進政策要讓制定者了解到決策施行后會產生什么樣的社會影響,而他們需要在這當中承擔何種責任。解決問題的多樣性與方法的互補性結合形成了老年人健康促進政策,它不僅包括了法規頒布財政支出,還囊括了稅收細則問題、組織實施問題,結合老年人群的真實需求,使健康管理、收入支出、與制度政策達到協調平衡。保證更加安全、健康、穩定的商品供應,更加細心周到的公共服務,更加輕松愉悅的生活環境時聯合行動的宗旨,在非衛生部門中采納克服公共健康政策實行阻礙的方法是健康促進政策需要重視的工作內容。此外,決策者應當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狀及特點有詳盡的了解, 讓他們在政策制定時能夠充分的考慮到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同時,倫理學問題應當作為政策制定及辦法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考量部分,使不同性別、種族、地區、年齡、經濟收入的人都能公平地獲得健康保健和公共服務,并獲取相應的資金補助。
(3)重視生態環境建設
生存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健康狀態也與生態環境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老年人的活動環境變化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重要影響[4]。創造一個適宜于人們在各個生命階段進行生活、工作、娛樂的安全、美麗、舒適環境是健康促進策略的重要指導方針,尤其對于老年人,做好對環境建設的綜合評估工作,對不足之處進行及時整改,有利于促進健康老齡化政策的實現,由此,自然環境建設一定要被充分的重視起來,社區綠化與日常維護管理都要投入更多的資金。
(4)強化社區行動
通過具體有效的社區醫療保健活動促進老年人健康工作,包括社區戶外空間活動目的確立、活動內容設計、活動策略執行,通過這種方式幫助老年人進行健康管理。社區自助醫療服務的核心內容在于通過免費服務刺激老年人參與的積極性,樂于將身體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為了促進老年人服務政策順利施行,制定的計劃首先要有利于促進家庭的團結和親朋好友之間的互助,通過加強宣傳工作讓老年人能夠獲得更多的生活照顧。其次,政策制度設計要利用好社區現有的人力、物力資源,盡可能拓展服務人群的廣度,讓老年人都能夠系統的接受到健康保健與健康護養的教育和培訓當中,旨在教育老年人群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提升利用社區空間活動休閑的能力。
結語:通過以上論述,結合石家莊老城區的既有社區戶外活動空間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策略,通過論述證明其具有一定使用價值,然而在實際當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相關部門還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以保障城區老年人的生活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曉多,劉彤.既有住區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研究[J].建筑與文化,2019(07):126-127.
[2]謝雨紓,林娜,黃啟堂.居家養老模式下的老舊住區景觀適老化改造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2):117-123.
[3]高輝, 趙小龍, 俞婷,等. 基于使用后評價的既有社區適老化改造研究——基于使用后評價的既有社區適老化改造研究[J]. 建筑與文化, 2017(8):158-160.
[4]張巧霞, 張春曉. 青島市住區戶外活動空間的適老化設計策略研究[J]. 城市住宅, 2017(9):87-89.
作者簡介:
張華(1981年-),男,河北衡水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無障礙設計,環境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河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專項《河北省石家莊市老城區室外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845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