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爽
摘要:疫情背景下的線上教學教學,與傳統的線下教學相比,增加了許多挑戰。對教師來說,應當充分認識到線上教學的特點,掌握線上教學的工具,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有很大不同,容易產生很多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備好課入手,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發揮實時反饋的功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網絡資源;線上教學;有效性
2020年年初暴發的新冠疫情,使學校無法按時開學,學生只能呆在家里。為了不耽誤當學期的教學進度,保障學生的居家學習,學校組織教師進行線上教學。線上教學效果如何?線下課堂應作怎樣的改變?如何減少疫情對數學教學的影響?這些都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此次疫情前,很多數學教師還是可以和以前一樣,一根粉筆、一個三角板、一塊黑板就可以上完一節課。在這次疫情中,沒有這老三樣,如何利用網絡資源上好數學課成為數學教師面臨的新問題。對于年輕教師來說,接受新事物能力強,可以很快上手;但年紀偏大的或者偏遠地區教學設備不齊全教師,卻難題多多:以前在黑板就可以簡單畫出的圖,現在在電腦里需要用相應的軟件才能制作出來,對于沒有制圖經驗的教師來說,學習一項新技能確實需要時間;上課軟件(例如釘釘)運用不夠熟練,在線上課、布置作業、批作業、簽到功能等都需要掌握。
在線上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也存在一些問題: 由于每天需要手機、電腦等設備進行學習,導致很多沒有自制力的學生利用家長不在家時,玩游戲、聊天等;在家里進行學習,很多學生無人監督,抄作業、不寫作業、缺課成為常態;有的家長為了監督學生,只能下班回家才讓學生用手機學習,遠沒有白天學習效率高;學生在線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不積極,學習動力小,課堂反饋不及時……
鑒于此,我們應當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從備好課入手,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發揮實時反饋的功能,從而提高線上教學的有效性。
一、充分備課,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教學是由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行為。教師授課的第一環節就是要“引起”,即引起興趣,引出問題,引發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一)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備好課件
線上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可以借助強大的電子技術手段,把數學課堂裝扮得更加豐富多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如在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九年級上冊“圖形的旋轉”一課中,在知識回顧環節,可以用幾何畫板功能讓三角形動起來,引導學生根據圖形運動,重溫平移的定義、平移的要素、坐標平面內平移運動與坐標變化等舊知。然后,再用動畫演示生活中的蕩秋千、時鐘的轉動、風車的旋轉等情境,引出旋轉的定義。
此外,線上教學的優勢還在于課件直觀、清晰、可回看,對不懂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回放課件進行理解、鞏固。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件的錄制中邏輯要準確,要言簡意賅,不能出現錯誤,以免對學生的復習產生誤導,進而降低學習效率。對于數學教師來說,平時可以在黑板上畫的圖需要提前在幾何畫板或PPT中畫好,對于難點和易錯點的講解,在圈畫時要用鼠標示意或標注清楚,字跡不能潦草,知識點要強調到位,不能一帶而過。口齒要清楚、語速要放緩,以免在語音傳輸時,另一邊的學生聽不清楚。
(二)適時與學生交流,備好學情
在線上教學中,教師還要與學生適時交流,因為教師無法看到真實的學生,也就不能像課堂中一樣通過眼神或者動作就能判斷學生是否理解。所以,我們就要利用上課軟件中的資源與學生交流,時時掌握學生是否在認真聽講、是否聽懂了。
如在教學“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這一節課時,可以提前讓學生預習教材中的內容,在研究矩形的定義和性質時,引導學生說出它與平行四邊形性質的不同,其他學生來補充。這樣,既可以調動課堂的氣氛,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線上教學,更能體現出一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當我們無法面對面交流時,更要通過語言把學生凝聚起來,克服種種阻力,把我們的線上數學課上好。
二、寓教于樂,營造生動的課堂氛圍
線上教學,教師和學生面對的是都是屏幕,單一而乏味。對于學生來說,一天若干節課的聽講時間很難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也會大大降低。這時,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思考,如何寓教于樂,讓我們的線上課堂生動起來。
(一)多樣探索,設計有創意的學習情境
好的學習情境,啟迪思維,引人入勝,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學生自然而然地想聽、想學。線上教學中,我們可以多設計一些獨具匠心、形式多樣、聯系生活實際的情境。如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段優美的音樂、一個可以大家互動的游戲、一個和數學相關的謎語等,甚至可以讓同伴猜猜你最擅長什么。一個有創意的學習情境,等于給了學生一把開興趣之門的鑰匙,讓學生時刻充滿對數學的好奇心。
(二)制造氣氛,增加數學課的趣味性
線上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中間隔著一塊冷冰冰的屏幕,師生之間需要一點熱烈的氛圍來化解這種冰冷。如遼河油田某教師帶貓上課的視頻在網上大量播放,引得不少人會心一笑。學生上網課,長時間盯著屏幕容易犯困,為了讓學生打起精神聽課,教師要費心思去設計趣味課堂。這時,需要教師有幽默細胞,開動腦筋,在保證正常上課秩序和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在課堂中帶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
(三)游戲元素,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
麻省理工學院米切爾雷斯尼克教授就曾經提出:“可以教給學生一種有創造可能的游戲,他們就可以象拿著積木一樣,親手把腦海里的想法變成現實,創造出此前不存在的東西。”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尚俊杰教授也曾提出過“游戲化學習”的概念。實際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學生對游戲有很大的興趣,一旦引入了游戲元素,學生就變得輕松活躍。當然,要想實現這個愿望,還需要專業的編程專家開發“游戲化學習”軟件作為技術支持。
(四)小組合作,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線下的課堂中,班級劃分為各個小組,以便達到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與互助。在線上教學中,小組的作用也必不可少。一個班如果按四十到五十人計算的話,可以分成六到七組,每個組六到七人不等,并選出學習成績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組長。組長每天需要監督本組組員是否簽到、缺課,作業完成情況,哪個知識點不會或哪道題不會做,最后匯總到一起交給教師,方便教師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缺課、不寫作業或抄答案的要扣分,本周滿勤的、作業認真完成的要加分,并且每周要進行小組評分,表現好的小組要表揚嘉獎,表現不好小組的要進行勉勵。要讓學生知道,在家學習和在學校一樣,不可得過且過。
三、 適時反饋,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線下教學的評價體系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線上教學的評價體系也一樣。鑒于線上教學的特點,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評價的手段,構建完善的線上教學評價體系。
(一)結合網絡特點,重視作業反饋
可以說,提高線上教學的“最后一公里”在作業。學生認真做作業,教師認真批改作業,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有個性化的教學指導,從而提高線上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在每節課后都配套相應的作業,以便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數學教師來說,對學生網絡上交的作業更加需認真、細心,學生做錯的題要標注出來,要將學生錯題的原因具體到是思路跑偏、步驟過程不嚴謹還是字跡太潦草,最后利用網絡中豐富的軟件能,以生動的形式反饋給學生。同時還應要求學生把不會的題或者似懂非懂的題用筆圈畫出來。
對于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要鼓勵和表揚。這樣,既可以通過網絡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又可以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要警惕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抄別人的作業和答案,應付了事。網絡數學作業,很容易能從解答題中看出端倪,針對作業的完成情況,教師要對作業完成得好的學生通過有趣的網絡語言、動畫等提出表揚。對于抄別人答案的學生,要用網絡資源中的提醒功能提出警告,讓學生明白,要誠實守信。只有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作業情況,教師才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教學中有針對性的輔導。
此外,如果線上作業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就還需要增加不定期的測試反饋。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在同一時間發出試卷,讓學生作答,以檢驗本段時間內是否達到預期教學效果和教學要求,以便隨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
(二)利用網絡平臺,做好輔導工作
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網絡平臺,多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以掌握學生在網絡下的學習情況。經溝通反饋,有些家長反映學生在家學習效率不高,趁家長不在身邊玩手機游戲,不會的作業直接用手機搜答案。有的家長白天上班,無法時時監督,對于那些自制力差的學生來說,在家學習形同虛設。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與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生的家長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在家的學習情況,與家長達成共識,并得到家長的幫助。同時,要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好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
同一節課同一個教師講也會有的學生會、有的學生不會。如果發現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點不明白,在線上教學中又無法提問,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個性化輔導。 如在線學習了“勾股定理”一課之后,有一個學生反饋,對于利用“趙爽弦圖”證明勾股定理,仍然不理解。針對這個情況,我單獨拍了一個小視頻發給他,讓他反復觀看。看了兩遍后,他告訴我明白了,我又讓他講一遍給我聽,他果然弄懂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教會了學生知識,也增進了師生間的友誼,實現了有溫度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王冰冰.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學教學考,2014(5).
[2]趙健.線上數學教學如何準備相關的備課資源[J].遼寧教育,2020(9).
[3]魏悅心,馬云鵬.基于數學本質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5(1).
(責任編輯: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