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電子計算機技術功能的不斷強大,促使電子計算機在各大行業的市場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機械制圖與CAD是機械類及相關專業學生必修的兩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核心課程。但是中職學校的這兩門課程在教學中,總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將通過分析機械制圖與CAD的關系,對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進行一系列的分析,根據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核心,就業為導向關鍵的培養模式提出改革的有效措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識圖、繪圖及對知識進行綜合應用的能力。
關鍵詞:機械制圖;CAD;中職;教學改革
前言:近年來,信息化技術在我國的發展越加的迅速,應用范圍也越加的廣泛,各項信息軟件的應用對傳統的市場也進行了全面深化改革。中職機械類專業課中的機械制圖作為一種工程語言,主要講述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原理和方法,而CAD繪圖軟件能夠快速、準確的表達機械圖樣,極大地提高了繪圖質量和效率,廣泛的應用于機械、建筑等領域。目前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機械制圖與CAD作為兩門獨立的課程的框架之下,這樣導致課程內容重復,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學生的實踐機會少,不利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了解決此類問題,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的開展就需要實現對課程的優化改革,將兩門課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各自的優勢彌補其中的缺陷,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一、中職機械制圖和CAD課程的教學概況
在當前中職學校的機械專業進行機械制圖與CAD兩門課程教學中,往往采用分開式單獨教學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較多的問題,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學生的需求。例如,單獨的機械制圖教學更多的是通過ppt和掛圖進行實踐教學,僅僅局限于平面制圖,無法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創造性,對抽象的理論知識理解困難,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CAD的教學重在提高學生對軟件的應用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對圖樣的識讀能力。這使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無法緊密結合在一起,各自的優點無法最大化的發揮出來。因此造成學生只會制圖而不能按照要求繪制相應的圖樣,也不能進行正確快速的識讀。這種教學模式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加重了學習壓力,無法滿足現階段知識技能的需求,教師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和效率得不到提高。
二、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探究
(一)正確處理機械制圖與CAD課程之間的關系
機械制圖與CAD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機械制圖是傳統的繪圖方式,主要講述識讀和繪制圖樣的原理和方法,而CAD是機械制圖的輔助工具,可以通過計算機進行繪圖和分析相關圖紙,進一步提高了繪圖質量和效率。但CAD不能完全取代機械制圖,機械制圖是基礎,學生在使用CAD繪圖的時候不能脫離自身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獨立繪圖,而是需要在掌握基本的繪圖理念及各項投影規律和相關表達方式,在了解國家制圖標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利用CAD繪制圖樣。同時CAD是補充,它可以讓學生擺脫傳統畫板的束縛,利用現代化手段來提高工作效率。兩者不可分離,需要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改革方向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機械制圖與CAD更多的是獨立式的教學模式,這樣容易出現兩者分離教學的情況,教學效果不理想。機械制圖與CAD的改革方向是要將兩者有機結合,發揮各自的長處,讓學生們感受到兩門課程之間相互結合的魅力。通過CAD輔助的方式來提高傳統機械制圖的效率,再通過傳統的機械制圖打牢基礎,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訓練,實踐訓練強化理論來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綜合應用能力,這是機械制圖與CAD的改革方向。
(三)具體措施
1、教學目標及內容整合
將機械制圖與CAD課程進行整合,注重對學生理論與實踐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秉承著服務學生為主,以教材內容為基礎,以現代化機械市場的實際需求和學生就業情況為導向,根據兩門課程內容的內在聯系對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等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可將相似或有聯系的知識點融合成一個模塊進行講授,這樣有助于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體系,將枯燥的制圖理論與形象化的CAD制圖相融合,將抽象問題形象化,有助于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同時要注重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讀圖和繪圖的能力。例如:在進行機械制圖中的組合體視圖內容的教學時,由于缺乏實際的模型,學生往往難以想象出形體的完整結構。通過CAD軟件建立三維模型,在繪制組合體的視圖時,先展示三維模型,再利用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進行分析,使三維模型和視圖得到一一對照,學生在這種交互訓練中,實現了實物與圖形的轉換,進一步加深了對立體投影知識的理解,通過雙重訓練強化空間立體感,提高了學生的識圖和繪圖能力,增加了實踐的機會,實現了機械制圖理論與CAD技術的有機融合。
2、教學方式改革
教學效果的程度和教學方式有著不可忽視的聯系,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便要將教學方式進行深化改革,在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的同時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多媒體教學方式
在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將機械制圖與CAD課程內容穿插后進行教授,可使教學方法更加具有靈活性。同時可采用flash動畫和實物演示等手段,將抽象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空間概念更加形象直觀的表達出來,通過這些現代化的教學元素將枯燥乏味的理論變得生動有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2)分層教學法
采取學做交替、分段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實施教學。具體可分為基本理論教學和項目實踐教學兩個層次進行。基本理論教學為基礎,項目實踐教學是對前面學習階段的檢驗,在各個階段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相應的評價反饋,以便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同時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不同情況,進行科學的分組。采用分層教學策略,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3)項目教學法
在教學實施到一定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將實際內容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可采用企業的實際項目,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實踐,通過討論與分工合作完成任務目標,可以讓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和實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另外在教學評價方面也要進行整合,考核學生成績不再僅僅局限于一張試卷,而要全面的通過以應用能力為核心,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過程評價,構建一個立體全方位的教學評價模式。
結束語: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教學改革并不是短時間內便可以完成的,而是一個持續、動態、循環往復和逐步完善的過程。我們要從切實提高學生讀圖和繪圖能力出發,將兩門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優化,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應用、職業實踐和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洪雁.中職《機械制圖與CAD》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踐[J].中外企業家,2019,633(07):192.
[2]孫艷秀.深化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培養高技能創新型人才[J].科技創新導報,2017(21):219-220.
作者簡介:吳晉(1988-),女,漢族,遼寧人,教師/助理講師,本科,營口市中等專業學校,研究方向:機械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