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新
在政策環境上,2019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上發表《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該文提出了新時代媒體融合的重要性,闡述了中國夢與其聯系,這為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導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在經濟環境上,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為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編導創新提供了經濟支持。在文化環境上,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追求更高,更加注重電視新聞的形式多樣化以及內容的趣味性,使電視新聞編導面臨嚴峻的挑戰。在技術環境上,近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一些高科技應運而生,新媒體更加方便快捷,更能吸引觀眾關注,這給電視新聞編導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在專業性上,一方面,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采訪專業,擁有強大的專業知識基礎;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專業,相對于新媒體來說,傳統電視新聞編導擁有較為完善和健全的設備。在信譽度方面,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存在時間久、信譽度高,更是廣大“70 后”企業家與之合作的首選。
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較新媒體而言缺乏便捷性以及時效性,電視節目的播放范圍以及時間受限,影響節目的傳播速度和效率,加之傳統電視新聞編導缺乏節目的互動性,使得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無法發表對節目的觀點,受眾群體與電視新聞節目以及受眾群體與受眾群體之間缺少交流,從而使觀眾對于電視新聞的關注度相比新媒體而言較低,導致節目的收視率一再下滑,傳統電視新聞編導收到沖擊。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各大電視媒體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通過學習國外以及國內優秀的特色節目完善電視新聞欄目的內容以及形式,為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帶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
傳統電視新聞媒體雖然在電視節目播放內容上比較充實完善,但在節目的播放形式上比較單一,這一挑戰造成了受眾群體的流失。在觀眾與傳統電視新聞之間的關系上,觀眾一直以來處于被動地位,且缺乏提供和改進節目對策的通道。尤其是對于當下一些“90 后”而言,他們更愿意從微博熱搜上得知當下事件的發酵情況,而不是電視新聞媒體上,這給電視新聞編導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2019 年8 月24 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正式開設抖音號,開通當天發布了3 條視頻共獲得超過1 300 萬粉絲。央視新聞抖音號目前為止,點贊量最高的一個抖音視頻有近1 800 萬贊。視頻的新聞來源于《新聞聯播》中一條消息,將視頻內容剪輯結合抖音的卡點音樂形式,實現了很好的傳播效果。新媒體背景下整合傳統電視新聞媒體行業資源是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之道。為了使傳統媒體包括電視新聞行業能夠長久不衰,電視新聞編導工作人員需要明確新媒體背景下的發展劣勢,融入新媒體的創新方式,加強同新媒體之間的合作。這就需要傳統電視新聞編導能夠同新媒體行業工作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同各大發展迅猛的網絡平臺合作,從而彌補傳統媒體缺乏便捷性以及時效性的劣勢。同時可以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以及官方微博,提升該新聞的話題討論度,使得新聞發布者同受眾群體以及受眾群體與受眾群體之間更多的交流,從而彌補傳統新聞節目缺乏互動性的劣勢。促進電視新聞節目長久有效的發展。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新聞媒體行業受到沖擊,使得傳統新聞媒體的關注度不斷降低,對于此,需要創新節目形式。這就需要傳統電視新聞編導緊跟時代步伐,具備熱點敏感性,在電視新聞節目播放過程中增設微信互動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觀眾。《唱響長治》是2016 年長治廣播電視臺創辦的一檔選秀類節目,深入挖掘本土草根明星、鄉村歌王、百姓演員,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每年的海選、復賽、決賽都會通過手機直播軟件進行實時直播,讓場外的觀眾能夠身臨其境;節目錄制后,分期制作播出,增加參賽選手、導師、觀眾采訪,以及現場花絮等內容,并上傳到微信公眾號里,同時年底還有跨年演唱會《放歌新時代》《風吹太行》等大型演唱會,這樣的創新形式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一邊是舉辦了比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一邊也通過節目的形式,記錄比賽進程、實況,同時不斷創新節目形式,更完美的呈現比賽全部。
電視新聞編導是聯系傳統媒體以及受眾群體之間的重要媒介,無論是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實時跟蹤還是電視新聞的受歡迎程度都與電視新聞編導關系密切。因此,作為電視新聞編導:1)要有責任感,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作為一名電視編導,要對新聞的真實性負責,不隨意發表錯誤言論。2)要注重新聞報道的導向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這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科學指南。我們要深刻領悟,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無論是本臺播出節目還是與其他媒體平臺合作,編導在節目的采制和編輯上,都要注重新聞輿論的導向性,真實客觀報道新聞事件,發揮新聞媒體作用。3)地方電視臺更需要立足本地,挖掘本地題材的作品,展現當地特有的新聞要素,提升本地新聞報道的多樣性,從而達到對群眾精神層面的最大影響力。因此,地方媒體,尤其是編導,要多深入基層,多了解百姓需求,多出百姓喜愛的作品,把群眾愛好當成自己的愛好。去年在我市的一公園內有一群戲迷,每逢周三、六下午就會彩裝登臺表演。經過采訪,我了解到退休干部宋柏鎖因為對戲劇的熱愛,十幾年前就自籌自建了這個舞臺,音響道具、部分樂器,甚至戲迷看戲的遮陽布也都配齊全。面對他的熱情,最感染我的還是他的堅持和不為名利。在報道中,我從宋柏鎖老人清晨的準備開始,一直跟拍到傍晚的收拾結束,大量運用現場聲,五分鐘的成品里,沒有一句解說詞,片子不僅在電視節目中播出,還上傳到我們頻道的微信公眾號,來公園看戲的人多了,要求上臺表演的人也多了,甚至一些專業院團的演員也來了,公園對舞臺也進行了修繕。4)應該不斷學習實踐,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一檔電視節目就是一項系統工程,編導不僅是對稿件文字的處理,還有前期的策劃采訪到后期的編輯制作,工作復雜且系統。編導需要對各個環節熟悉精通,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身水平,不斷加以實踐,把每一次的采訪任務當作檢驗,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5)編導要明確自己的欄目定位,把握受眾的心理需求,靈活運用網絡技術帶給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機遇和挑戰,從受眾關注點和興奮點入手,使節目流暢自然,風格獨特。這就要求我們的編導研究受眾的需求入手,從欄目形式、內容到語言表述等方面不斷改進,提升欄目收視率。6)編導要有創新精神,這樣才能使其制作的電視節目更有新意。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大部分電視節目編導始終習慣在一種“安全模式”下工作,缺乏創新精神、缺乏突破自我的勇氣,而看到新興媒體的作品時又不得不驚嘆。電視編導是電視節目創作的核心,只有不斷學習、思考、探索,創新最適合當下觀眾的表達方式,來滿足觀眾的需求,贏得觀眾的認可。7)電視新聞編導還要同電視新聞受眾群體進行換位思考,多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群眾關注熱點,提升電視新聞的受歡迎程度,擴大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
新媒體興起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編導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優勢、劣勢、機遇以及挑戰,這對電視新聞編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導不斷推升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綜合能力,克服劣勢、發揚優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不斷創新節目形式,提升節目質量,從而為電視媒體編導工作樹立標桿,引領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