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蹊然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隨著世界信息化科學技術的全面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必然會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在大數據趨勢下,我國傳統行業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一方面為人民生活、社會發展帶來很多便利條件,另一方面也在促使各行各業緊跟時代步伐進行改革與創新[1]。
“大數據”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是在2011年。麥肯錫研究院首次對“大數據”概念進行了定義,“大數據”實質上指的是數據規模龐大到傳統數據庫軟件不能夠進行采集、儲存、管理以及分析的超大型數據集。現代化信息技術領域普遍認為“大數據”具有多樣化、快速化、大量化和大價值化4個顯著特點[2]。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對于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在大數據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遠程教育模式進行自身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也應該順應社會的發展,不斷強化學校教學平臺的建設工作,豐富其中的教學資源,通過新穎的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大數據趨勢下,電子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社會對人們計算機技術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人在深刻意識到計算機技術的重要性后,紛紛投入到計算機技術的自主學習中。高職院校依托互聯網技術搭建遠程教育平臺,通過開設視頻直播課、微課教學資源分享等形式開設遠程課堂,能夠吸引更多的計算機學習者,從而導致了計算機專業教學人數的迅速提升[3]。
在大數據趨勢下,優質的計算機專業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且更易獲取,很多對計算機知識感興趣的學生能夠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技術能力。這就導致現階段教師早已不是專業知識的主要掌控者,與很多學生相比,教師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能相對匱乏和落后。但是教師仍然比學生擁有更多的人生閱歷和實踐經驗,這些知識正是高職學生急缺的。因此,在大數據趨勢下,教師的課堂角色由臺前轉為幕后,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設計與開發而非知識傳授中,通過新型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
在現階段我國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育體系中,傳統教育思想仍占主導地位,大部分教師的應試教育思想還很明顯,主要體現在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學而輕視實踐課程。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實踐類、應用類、探索類課程仍被定義為輔助課程,不僅在學時上進行限制,在課程開展上也存在明顯的形式主義,普遍存在實踐課程教學設備簡陋、教學手段和理念落后、課程設計陳舊枯燥等現象,根本不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實踐應用能力的教育效果[4]。
近幾年,我國計算機技術水平取得了飛速發展,這就要求我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不僅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能夠符合時代需求,專業知識以及實踐能力還要跟上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這對于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隨著高職院校管理制度的不斷改革,相繼提出了各種形式的考核制度、晉升制度以及評比制度,這些關系到教師切身利益的制度消耗了教師很多精力,導致其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及時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而導致現階段很多高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教學能力低下,專業技術落后,嚴重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
從教學手段的角度看,當前我國很多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手段仍然比較傳統且落后。雖然講授的是高新技術,但是教學手段卻沒有一點科技含量,仍廣泛采用板書的教學手段。其既難以體現學科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難以將晦澀難懂的技術性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無法使學生深入掌握教學內容,從而達不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方式的角度看,“滿堂灌”仍是現階段高校計算機專業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占有完全的主導地位,授課時往往會忽視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疏于開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和教學互動,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趕進度、講理論,完全不管學生是否聽懂[5]。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也在發生不斷變革,社會對于計算機專業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改變,對數據的儲存、分析及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上述社會需求,高職院校可以對原有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進行突破和創新,以“導入、授課、實踐、探究”為核心理念構建大數據趨勢下的新型課程體系[6]。
豐富教學手段是大數據趨勢下,提升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能力的有效手段。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營造良好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及互聯網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是現階段高職計算機專業優化教育模式的主要手段。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學動畫、視頻教學資源,能夠從視聽角度生動地展示晦澀難懂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將教學難點進行簡化,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7]。
前沿性、技術性、應用性是計算機學科的特點,因此想要提升高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就要深入發掘學科特點,基于學科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篩選與設計。傳統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忽視了計算機學科的應用性特點,導致很多學生存在空有專業理論,但不會實際操作的尷尬情況。
強大的師資力量是提供優質教育的重要保證,因此想要提升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水平,必然要結合大數據發展趨勢進行教師隊伍進行優化和培訓。首先是教師數量的提升。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社會上計算機專業性人才比較稀缺,報考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逐年增加,因此,高職教師應積極做好計算機專業教師的儲備工作,確保正常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其次是教師質量的提升[8]。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逐漸呈現出大數據化發展趨勢。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在大數據背景下,逐漸在教育模式、學習人數、課堂角色3個層面上發生轉變,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暴露出思量落后、能力有限、手段單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相關教育者可以通過創新課程體系、豐富教學手段、完善教學內容、提升師資力量等手段,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從而提升實際教育效果,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化的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