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林連杰 張華東
(1.德州學院職業教育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23;2.德州學院體育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23)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現代化教育理念不僅要求學生的文化成績,還要求學生全面發展。校園足球運動是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的一大重點內容。足球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在我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這也為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積極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對學生各方面的成長均有積極意義,但就我國的現狀來說,校園足球運動的發展尚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作為校園教育規劃內容,校園足球運動的核心價值在于豐富校園體育教學內容,吸引青少年參與其中,為我國儲備優秀的足球人才,這對于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尚面臨著學校重視度不高、家長普遍不支持、學生未樹立足球學習觀念等一系列問題,導致目前我國校園足球的發展較為艱難。
足球作為一項風靡全世界的運動,有著很好的觀賞性和對抗性。足球是集體運動,一場高水平的比賽需要團隊每個人的努力;隊友之間要保持默契,無障礙溝通,在球場上思路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說,足球的訓練學習是對學生團隊意識、溝通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各個場合都表現出良好的溝通能力,適應不同的團隊環境;足球十分強調隊員之間的合作,足球在球場之上的傳遞,在某種程度之上可以視為球員合作意識的一種表現;贏是足球運動的最終目標,因此,足球訓練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拼搏求勝的精神。
我國青少年群體身體素質逐年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學生忽略體育運動的結果。繁重的學業壓力,極大地縮短了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教育部門已對此加以重視。足球運動量較大,深受青少年群體喜愛,學生通過參與校園足球運動,能夠有效鍛煉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強體魄,這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均有積極作用。
足球曾被稱為“和平年代的戰爭”,這充分說明足球競技的激烈性。學生在足球訓練中能培養自身的拼搏精神,激發求勝心,擁有克服困難、戰勝逆境的決心。這是賽場上身處劣勢時毫不氣餒的精神體現,它使學生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頑強拼搏,永不放棄。隨著足球學習、訓練、比賽的增多,學生會將自然養成的迎難而上的拼勁逐漸內化為自身所具備的素質,從而終身受益。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足球場地增長規模緩慢,遠落后于其他類型體育。足球在我國是極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群眾基礎良好,具備相當的發展潛力,但場地稀缺的問題一直阻礙著我國足球運動的發展。其主要問題在于足球場地較其他運動場館建設成本要高得多,尤其是在大中型城市,建設一個合格的足球場,所耗資金、物力、人力龐大。而在校園中,足球場不是被體育特長生的訓練占據,就是被學校以保護草坪為理由拒絕開放,學生不能在足球場上活動,久而久之,對足球的熱情也冷卻下來。因此,場地問題是我國校園足球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大多數青少年學習足球的熱情很高,但父母的決定才是他們能否進行足球學習訓練的關鍵性因素。實際上,絕大多數父母均樂于看到孩子參加足球活動,不過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不能影響學習。文化學習的優先度永遠高于足球訓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課業壓力逐漸增大,父母就認為孩子參與足球活動會浪費時間,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直接禁止孩子參與任何與足球有關的運動。不僅如此,一些家長還反對學校以競技性、發展性的目的對孩子進行足球訓練。以上情況也導致我國校園足球水平持續下降。
學校的態度也是影響校園足球發展的關鍵性因素。目前,多數學校將精力放在提高教學質量及升學率方面,對于足球這類校園體育活動的重視度不高。雖然不少學校也設有體育特長學習,但足球并不在內。學校對于足球的這種態度,決定了學校不可能花費大量的資金購置校園足球活動所需的設備,即便有足球場,但缺乏專業的足球教師,無法展開系統化訓練。多數校領導對于校園足球發展的規劃的支持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并未落實。
校園足球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力度的不足,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國中小學漠視校園足球發展的一種具體表現。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專業化足球教師數量不足。二是教師專業化水平偏低。三是師資配置不均勻。四是教師接受專業化教育培訓的機會不多。從現狀來看,我國大多數中小學足球教師是由田徑、籃球、網球等專業的教師兼任,這無疑會影響足球的教學質量。部分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足球教師通常集中在一所或者數所學校之中,這是由于這些學校對于校園足球的發展相對重視,待遇優厚。此外,我國足球教師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相當有限,導致個人素質得不到提高,難以與當前足球教學發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足球是一項競技性、對抗性很強的運動,故而存在一定的危險性,稍有不慎即會引發安全事故。這也是學校、家長不支持校園足球的一大原因,他們普遍認為足球是一項危險的運動,因此限制學生參與。不少學校即便設有足球場,但并不對學生開放,唯恐學生在足球活動中發生安全事故,引來家長問責,若協商不當,學校甚至要付出一定的賠償。因此,很多學校限制足球活動,家長也默認了學校的這種做法,導致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十分困難。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自我保護意識弱,又爭強好勝,在足球運動中一旦控制不當,就會出現安全事故,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值得相關部門關注。
在推廣校園足球的背景下,雖然大多數中小學均加強了足球設施的建設,但仍難以滿足學生對足球運動的實際需求。針對此,應在需要增建或是擴建足球場地的學校中展開一個詳細的調查,對于足球場地需求較高的學校,可以由政府出面,優先解決,同時設立專項資金,用以改善校園足球設施,促進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校園足球的發展是建立在良好的基礎設施之上的,為了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必須從改善校園足球基礎設施著手,這是校園足球發展的基本保障和必要需求。
如果說足球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推動校園足球發展的硬性要求,那么,獲得學校領導、家長的支持則是校園發展的軟需求。對此,教育部及相關部門應當積極組織中小學足球比賽,廣泛開展相關活動,向學校領導、家長闡明足球訓練的作用及價值。校領導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擺脫陳舊的教育觀念,突破應試教育的局限,把開展校園足球項目當成提升學校綜合素質、促進我國足球發展的事業去干。此外,學校可以廣泛開展校園足球的宣傳活動及校內比賽,廣邀家長前來參與,使家長逐步了解校園足球活動對于孩子的意義。
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是否持久,這種興趣是否能成為校園足球活動的動力,是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的關鍵因素。要激發學生對足球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校園足球訓練。可以嘗試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改變傳統教學方法,適當組織班級之間、年級之間的足球比賽,增加校園足球活動的頻率,使足球活動真正成為校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校園足球師資隊伍的建設,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擴大校園足球師資隊伍。學校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調整足球課程,并配置相應教師,將足球課納為體育教學的必修課,以此提升學生足球運動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另一方面,要提升在校足球教師的綜合素質,定期培訓,鼓勵教師之間的溝通學習,為校園足球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是提升學生足球運動參與度的必要保障。對此,學校可以在校內設置足球文化角、文化走廊等,加深學生對足球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定期組織足球活動及比賽,以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足球作為一項團隊性競技運動,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培養學生勇于面對困難、克服逆境的精神。作為一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運動,校園足球的發展目標應當是重在參與,愉快體驗,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成績,只要學生能享受足球的樂趣,真正熱愛上這項運動即可。此外,學校可以嘗試將自身校園文化與足球相結合,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多元化足球活動,使足球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
足球作為一項風靡世界的團隊性競技運動,深受我國人民群眾的喜愛,足球教育化發展是校園足球的主要目標。校園足球運動的持續性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與成長。在推廣校園足球的社會背景下,要結合不同年齡層次學生的特點,積極規劃足球教育的具體內容,使校園足球能真正為學生服務,讓每一名學生都享受足球帶來的樂趣,推動我國校園足球水平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