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醫學院藥學院 安徽 蕪湖 241002)
新時代背景下,面對復雜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和外來文化的沖擊,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新要求、新形勢、新任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得到大學生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檢驗標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感不僅僅取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更離不開大學生的主動參與,以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體驗、感悟、肯定的自我感受建構過程[1]。因此提升大學生自我認知和自我教育能力十分重要。
大學生自我教育普遍存在自我教育觀念不夠、自我教育能力缺乏等問題。高校學生干部(主要包括班干部、學生會干部、黨團組織學生干部、學生社團干部、宿舍社長和其他學生組織干部等)[2]是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中堅力量,是學生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執行者,發揮著上傳下達、服務學生的重要作用,承擔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學風班風建設、第二課堂活動開展等重要任務[3]。因此,充分發揮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
“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名好的學生干部應該具備堅定的思想政治素質、扎實的業務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領導力等,具體包括:有崇高理想和進取精神,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立場堅定,遇事能及時做出正確決策;明確目標,并能有效付諸實踐;自學能力較強,能將理論轉換為實踐;合作意識較高,具備團隊協作能力等[4]。其中加強學生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因為思想道德素質在眾多素質中起著主導作用,是成才教育的靈魂。《高校學生干部培養規劃(2006—2010)》中也指出:“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應該放在學生培養的首位。”[2]思想道德素質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其他素質發揮效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幫助學生干部提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為其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突出,不可替代:
1.橋梁紐帶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的交流與配合,學生干部與同學們朝夕相處,能夠有效傳遞師生信息,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
2.協助管理作用
學生干部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由于學生干部的“地理位置”優勢,能夠隨時關注到學生思想動態,一旦發現不良苗頭,可及時匯報輔導員,防止事態惡化。
3.示范榜樣作用
學生干部是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具備先進性,意味著其言行舉止很大程度上感染、影響、帶動其他大學生,學生干部的榜樣示范作用發揮,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可引領其他同學的綜合素質提高。
4.團結凝聚作用
學生干部具備較好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通過他們的帶動作用,可以凝聚班級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有助于班風學風的建設,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5]。
5.服務奉獻作用
學生干部的核心作用是服務學生,關注學生所思所想,解決學生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問題,踐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學生干部是推動大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力量,學生干部以身示范,就能以點帶面,以上率下,形成“頭雁效應”,加強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整體的思想道德素質。
高校學生干部是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服務的中堅力量,是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一味對大學生提出要求或者在后邊推動學生,都不如學生帶動學生。學生干部在大學生中是活躍分子,他們的一舉一動被其他同學所關注,提升學生干部自身思想道德素質,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使其成為“政治站位高、思想覺悟高、綜合素質高”的“三高人才”,充分發揮朋輩引領作用,做學生的“意見領袖”,體現學生干部的價值,輻射帶動普通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高校工作開展提供力量,有利于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另外,學生干部深入學生群體,能夠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幫助高校將危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學生干部協助維護學校教學秩序穩定,協助高校日常事務管理工作等,為高校順利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安全文明、和諧向上的環境保障。
“一崗雙責”,按照字面意思是指一個崗位兩項職能或者一個崗位兩種責任。學生干部的能力主要包括思想素質和工作業務能力兩個方面,然而高校在培養學生干部時,往往重視學生干部的業務能力,忽略學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基于高校學生干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學生干部“一崗雙責”的概念。學生干部“一崗雙責”指的是學生干部既要負責所在崗位應當承擔的具體班干部工作,又要以同等精力抓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學生干部“一崗雙責”具體指:在提升學生干部業務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提升學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質,強化學生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提升學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質,具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并付諸實踐,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帶動作用,以身作則影響和帶動身邊的同學,最終推動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干部的工作業務能力主要包括:統籌和協調管理能力、人際交流和溝通能力、執行部署能力、合理規劃能力、突發事故處理和心理抗挫能力、創新發展能力等。為使學生干部對自身工作理念、工作職責、工作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要具備組織開展班級、社團活動等提升統籌和協調管理能力;搭建交流平臺、開展班級聯誼等增強人際交流和溝通能力;開展經驗交流、以老帶新等活動提升執行部署和合理規劃能力;組織心理健康培訓、“心理月”活動等提高心理抗挫能力;開展創新創業培訓、以賽促學等培養創新發展能力等。此外,采用重點培訓、問題反饋、專題研討、經驗分享等方式,全面提升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充分引導學生干部發揮主觀能動性,帶領學生自我管理,推動高校管理組織工作。
1.開展調研,確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貼近學生、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干部所思所想,通過進班級、訪宿舍、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方式全員、全程、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干部的需求和期待,掌握學生干部思想動態,了解清楚學生干部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2.健全制度,保障理論學習質量
健全學生干部理論學習制度、培訓制度、監督制度、考核制度等,使理論學習系統化、常態化,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
3.豐富形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依托“青馬班”“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發展對象培訓班”等,使學生干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增強學生干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做到政治自覺、理論自信,樹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識。采用專題講座、報告會、學習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理論教育,充分發揮QQ群、微信、微博、學習強國等新媒體激發學生干部學習熱情,使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1.價值引領,凝練價值觀
學生干部培養過程中始終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核心價值觀體現到學生干部管理以及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各環節,凝聚學生干部思想共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共同價值追求。凝練“愛班、敬業、誠信、友善、責任、奉獻”學生干部價值觀,促使學生干部始終做到使命在肩,初心如磐,走進、傾聽、關心、關愛、教育、引導學生。
2.文化育人,強化價值觀
發揮文化涵養品德品質功能,強化文化育人作用,增強學生干部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強化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教育,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渠道營造氛圍,將愛國主義融入主題班會、黨員活動日等活動中,組織重大紀念活動,抓住關鍵時間節點。比如國慶節期間,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班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等,充分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干部發揮榜樣作用。
3.實踐育人,踐行價值觀
培養學生干部的責任擔當意識,引導學生干部開展社會實踐。健全志愿服務制度,將其與大學生社會責任學分認定相結合,在社會實踐中培養愛國情懷,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組織學生干部參觀紀念館、博物館、烈士陵園、寒暑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比賽等,強化責任擔當,在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汲取養分、豐富思想,引導學生干部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
“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6]黨支部、團支部、班級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干部的重要依托和來源。黨員、班干部、團干部等學生干部是大學生的領航者,他們的政治意識、道德素養等至關重要。然而事實上,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形式缺內涵、重管理輕服務、應對被動而非主動出擊,存在同學對黨支部的認知度不高,團支部建設薄弱,班委過于主導的情況[7]。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黨支部、團支部、班委關系不明確、職責不清楚,經常各自為政,缺乏協同機制,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夠系統,教育碎片化,因此理順黨班團的關系,打造黨班團協同育人模式至關重要。
黨支部作為指揮部,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總方向,團支部和班委會為執行機構,協同推進班團建設,突出黨支部和團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在日常管理和運動機制方面,構建黨班團聯席會議制度,實現黨支部、團支部和班委會工作融合發展[8-9]。黨支部堅持精神引領,堅持品牌帶動、典型示范,充分發掘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形成朋輩互攜的機制。
1.講政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通過定計劃、勤學習、重培訓、多形式等方式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占領思想陣地。
2.建團隊
提高學生干部質量,嚴格學生干部管理,開展激勵關懷活動等,強化學生干部集體意識,通過學生干部團隊的帶動,引導班級學生樹立團隊集體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3.抓教育
包括黨性教育、專業教育、典型案例教育、第二、三課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方位提升學生干部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干部“一崗雙責”作用。
新時代教育背景下,自媒體、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挑戰性[10],全面提高學生干部在思想素質和工作業務兩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重點提升學生干部思想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干部“一崗雙責”的重要作用,強化學生干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形成以學生干部為主體的自我教育模式,能夠切實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價值引領、育人成才、就業創業、科學研究、志愿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推動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