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華宇工學院 山東 德州 253000)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理想是人們追求的目標,信念是人們朝著這個目標前進的意志和定力。理想崇高,才能堅定信念;信念堅定,才能堅守理想”。理想信念作為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精神力量,是高校大學生開展學業、職業生涯的重要價值支撐。高校大學生是被國家、家庭賦予時代重責的砥柱力量,只有青年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更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但伴隨新媒體網絡的發展,高校大學生思想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加之個體不同特征的內在影響,高校大學生表現出不同的理想信念常態。本文通過調查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問題表征,通過數據分析影響因素,找出針對性的提升策略,以期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可資借鑒的育人模式。
本文在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結合理想信念量表的成熟度,借鑒劉西華在《“9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與教育對策研究》一文中,理想信念量表中的相關內容,從生活理想信念、職業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政治理想信念四個方面展開相關內容研究。調查過程中,共發放1362份問卷,其中回收134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53%。此外,對23名高校大學生、11名高校輔導員進行訪談。
目前高校大學生對于理想信念的表現總體上符合時代的需求,能表現出愿擔時代重任、敢擔時代重任的責任覺悟。有78.9%的高校大學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能通過理想信念幫自己化解不良情緒,并表示理想信念能使自己的大學生活不迷茫。有83.7%的高校大學生表示自己有明確的奮斗目標,愿意為之努力奮斗。有89.1%的高校大學生認為,遠大理想是需要和國家、社會的需求相結合的。有89.2%的高校大學生表示自己在確立理想目標時,所受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自己的社會實踐、平時父母的教育、同輩榜樣。但也有23.7%的同學表示在實現理想信念過程中,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個體能力以外,家庭社會資源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在對生活理想信念調查過程中,高校大學生普遍認為上網、旅游、運動、聽音樂是自己最理想的休閑方式。有72.1%的高校大學生表示,月收入在8000到10000覺得會滿足自己的各種生活支出,且生活結余主要想用于旅游、擴大人脈等。在追求的生活狀態一題中,只有52.1%的高校大學生選擇為國家做貢獻、實現自己的價值,87.6%的高校大學生選擇一家人開開心心、工作順順利利。
在對職業理想信念調查過程中,對于職業的選擇,更多會考慮是否體面、生活環境、個人發展機會。畢業后更愿意去國家事業單位和國企工作,還是追求工作的相對穩定性,“鐵飯碗”“金飯碗”的思維依舊存在。當畢業時沒有找到理想工作時,有32.4%的高校大學生會考慮繼續求學深造,暫緩就業,有42.1%的高校大學生會選擇考取大學生村官或“三支一扶”,有22.4%的高校大學生會選擇去西部就業或基層就業,還有同學會選擇先找一份工作,等待機會去更好的工作單位。有36.9%的高校大學生認為高校的就業指導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對道德理想信念調查過程中,當被問及在社會中生存覺得最重要的要素時,選擇最多的除了個人能力、社會經驗、良好的品質以外,還有部分高校大學生選擇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和金錢。對于當前各種平臺推出的網紅成名方式,有62.1%的高校大學生認為這是為了出名而采取的一種不恰當的炒作方式,有32.4%的高校大學生表示這是他們自己的個人行為,自己覺得沒什么好不好。當被問及是否參加過志愿服務時,只有43.6%的高校大學生表示,自己有參加過,但參加的次數參差不齊。對于高校大學生在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愛國精神、集體精神等方面的評價中,普遍對自身表現不是很滿意。對于心理素質的判定中,高校大學生對于社會責任感、學習創新、溝通及團隊協作普遍認可度不是很高。
在對政治理想信念調查過程中,與89.6%的高校大學生表示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當然加入黨組織的動機,有48.9%的高校大學生表示是為了政治理想,但也有34.8%的高校大學生表示自己是為了獲取更好工作的機會。對于黨員同學的評價,認為他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綜合素質還是比較高的。此外,高校大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制度都保持高度自信,認為國家的安定,能為自己帶來美好的發展前景。
通過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整體呈現良好的態勢,但是某些方面依舊存在很多問題,結合對于高校大學生及輔導員的相關訪談,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狀進行如下解析。
在對高校大學生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當前高校大學生整體呈現的狀態是比較自信、有明確的理想,能付出努力去實現自己想要做的事,但有時遇到困難或挫折時,也會對自己的理想信念產生懷疑,也會自怨自艾。個性、心理、性格、知識結構、心理閱歷等因素都是影響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因素。一位受訪者在提到自己的性格時這樣說道,“我現在讀大二,我有自己的理想,想去高校當教師,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當然我知道這對于我來說是件很難的事,因此有時候我也會想是不是規劃一個其他的發展道路給自己,自己的性格就是這樣,有時候對于自己想做的事,沒辦法堅持下去”。同時由于當前高校大學生獨生子女較多,性格上較為驕縱,獨立能力較差,依賴心理較重。正如一位訪談者所提到的“平時我媽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你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事你不用管’,因此雖然自己上大學了,但有時很多事還是不敢自己拿主意,怕出錯”。
家庭成員在其成長過程中對其的影響、家庭不同的背景以及家庭收入等因素都是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在訪談過程中,很多高校大學生提到,父母、哥哥、姐姐等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往往起到很大的影響。正如訪者所提到的“‘我一直很崇拜我的爸爸,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爸爸雖然已經50多歲,但依舊在努力地奮斗,還經常告誡我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不要總想著不勞而獲,必須踏踏實實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哥哥比我大幾歲,他對自己有明確的人生和職業規劃,看到他現在很幸福,我也一直將他視為自己的榜樣,他也經常會對我在成長路上的疑惑進行指導”。同時,不同家庭背景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在訪談中,高校大學生表示自己對于職業的理想信念,基本上受家庭影響很深?!鞍职质轻t生,從小就對醫生這個職業很了解,并且我自己立志也想成為一名醫生,通過自己的雙手,救死扶傷”。
當前處于網絡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在接收各種信息的過程中,也正在被各種信息所影響。在此過程中,發達國家的經濟、文化、科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滲透到高校大學生的生活中,在某些領域形成對比時,會給高校大學生思想上造成資本主義發展更好的觀念,動搖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仰,當然這對于堅定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是很不利的,部分高校大學生也在計劃出國繼續求學,并有定居的愿望?!澳壳拔艺跍蕚淇佳校肴ネ鈬^續深造,前期已經搜集好了很多大學的資料,也有想法留著國外定居,國外給我的總體感覺是工作壓力不是很大,福利待遇也比國內要更好一些,并且醫療也稍微發達一些”。除了國外思潮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現在“網紅”時代,也對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產生了影響,坐在屏幕面前就能獲得很高的打賞費,這對高校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觀也產生了不良影響。
高校作為敦促大學生明確理想、確定信念的重要教育場域,在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每年的新生開學典禮和畢業生畢業典禮上,我們總能從其中感受到各個學校對新生及畢業生所寄予的期望,那就是樹立遠大理想,踏實奮斗??墒?,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又不得不反思,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對于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相關的教育、培訓及探討又少之又少,最常見的也就是輔導員在班會中有所提及,但距離我們所要實現的系統化教育還有很大距離。目前都在提倡課堂思政,可是大部分教師還在積極尋找課程和思政之間的契合點,在訪談中,很多高校大學生也談到“傳統的說教式教育,已經引起不了我們的興趣,因此還是希望教師在傳教過程中也能尋找到適合我們的方式,并且對于理想信念的相關主題,可以多開展一些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明確自己的目標”。
高校大學生是素質教育選擇的優秀人才,進入大學后,更重要的是學會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首先自身要有強烈的使命感,要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明確樹立理想信念的意義,有意識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主動將自己的前途命運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其次,要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要能夠將自己的個人理想同社會理想主動結合在一起。正如新冠肺炎期間,很多醫務工作者在關鍵時刻舍小家顧大家,為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因此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不管在何種崗位上,都要盡職盡責,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再次,作為高校大學生應有意識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理論學習能豐富高校大學生看待問題的辯證思路,實踐活動能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起到讓高校大學生進行反思,更能體會到理想在實現過程中具有長期性、艱巨性、曲折性的道理,在以后理想信念實現過程中,不急功近利,不急于放棄。
首先,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工作者要發揮教育主體性作用。高校目前都開設思政課,且給大一新生所安排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這門課,提出了對于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相關要求,那么思政課授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創新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教學平臺,如慕課等,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提升教學的實效性。其次,高校要發揮合力育人的優勢,思政教育的教育主體人員絕不僅限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師、輔導員,相關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的教學人員也應該參與到育人行列中,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培育,逐步將課程思政育人模式逐漸建立完善。再次,高校應根據自己的學科特色,開設一些與理想信念相關的選修課程,并且在校級課題中,應突出對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課題研究,從而通過相關研究,將研究內容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最后,對于高校教師而言,也應主動進行自我革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思考如何講好一門課,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從而實現言傳身教。
前期的調查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庭教育在高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作為父母而言,首先自己應該端正行事、處事的方式與風格,經常性地與子女在人生規劃及職業發展上進行溝通,對于他們的困惑或者疑問能及時進行解答,并在子女行為或思想出現偏差時,予以及時正面的糾正。其次,當前高校大學生以獨生子女為主,很多時候父母習慣于替子女做主,這樣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賴,遇到困難時容易退縮。因此,父母在日常教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規避過度的干涉,讓子女明白在堅持理想信念這個道路上,需要將自己的個人理想至于社會共同理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