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癌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均采用手術治療,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2例給予常規出院指導,研究組51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比較兩組術后癌性疲乏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干預后不同時間研究組術后癌性疲乏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軀體狀況、社會和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乳腺癌特異模塊及生活質量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延續性護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術后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 乳腺癌;手術;延續性護理;癌性疲乏;生活質量;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 R737.9?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27-016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 and lif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3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all treated with surger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52) and the study group(n=51).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what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CRF score and life quality score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RF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total score of physical status, social and family status, functional status, emotional status, breast cancer specific modules and life qualit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ostoperative CRF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ncrease their life quality, which is of grea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Surgery; Continuous nursing; Cancer-related fatigue; Life quality; Anxiety; Depression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各種女性惡性疾病中占10%~12%,40~60歲的女性發病率較高[1]。乳腺癌主要采用以手術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方法,雖然能收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術后存在的體型改變及放療、化療所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均會嚴重影響患者生理、心理及社會情感等,最終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2]。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難以完全康復,出院后需要長時間的康復過程,在治療間歇期,患者缺乏相應的護理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疾病康復的進程,而傳統的護理難以兼顧患者出院后的康復需求[3],延續性護理是患者在醫院護理的延續,可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護理能力,有效緩解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督促患者出院后堅持康復鍛煉,不僅有利于疾病的預后,還可明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4]。本研究對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1例乳腺癌手術治療患者在常規出院指導的基礎上采用延續性護理,效果較為理想,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3例,均采用手術治療,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51例,對照組52例。其中研究組年齡21~66歲,平均(47.1±8.5)歲;腫瘤分期:Ⅰ期16例,Ⅱ期25例,Ⅲ期10例;病變部位:左側乳房病變24例,右側乳房病變27例;學歷:小學及以下10例,初中至高中20例,大學及以上21例。對照組年齡22~68歲,平均(47.5±8.9)歲;腫瘤分期:Ⅰ期14例,Ⅱ期26例,Ⅲ期12例;病變部位:左側乳房病變23例,右側乳房病變29例;學歷:小學及以下9例,初中至高中19例,大學及以上2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學歷、腫瘤分期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經乳腺穿刺活檢及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原發性乳腺癌,年齡在70歲以下,預計生存期>1年,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長期隨訪,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既往有乳房手術史、言語功能障礙、生活無法自理、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出院指導:發放乳腺癌術后管理等內容的健康宣傳手冊、用藥指導、定期復診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延續護理:(1)成立延續護理小組:小組共5名成員,均有專業的護理工作知識,小組組長由院內高年資護士長擔任,對相關人員進行乳腺癌術后康復知識培訓,以提高其操作技能,詳細了解延續護理實施流程,為患者建立延續護理檔案,記錄姓名、性別、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基本資料及患者身體健康狀況等基本信息,每次隨訪完隨時進行記錄。(2)患側肢體功能鍛煉指導:為患者制訂功能鍛煉計劃表,居家探訪時請患者現場演示患側肢體功能鍛煉,觀察是否有錯誤或者不到位,對規范性、正確性及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功能鍛煉,并現場給予正確示范,將鍛煉過程中的步驟、目的、注意事項等向患者及家屬做詳細的講解,指導患者適度、循序漸進的進行功能鍛煉,記錄患者康復鍛煉進度,在康復鍛煉過程中指導患者的家屬做好督促工作,以促進患者身體的康復[5]。(3)運動指導:指導患者康復期間適當進行運動鍛煉,選擇快走、慢跑、爬樓梯等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中熱身占1/5,鍛煉3/5,放松1/5,具體的運動方式患者可按興趣自行選擇,15 min/次,3次/周,持續1~3周后運動時間逐漸增加,每3周運動時間可增加5 min,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患者康復期間易疲勞的現象[6]。(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在隨訪期間引導患者傾訴情感,給予患者安慰、開導、精神支持,可指導患者通過聽音樂、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保持樂觀的心情,積極進行鍛煉、治療,指導家屬多與患者溝通,建立和睦的家庭關系,更有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盡快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5)個體化隨訪咨詢:可采用電話、微信網絡平臺、短信、家訪等方式進行延續性護理。可為患者建立QQ群、微信群,定期推送乳腺癌術后康復知識、食療知識、康復鍛煉計劃等,對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出現的疑問隨時進行解答,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及康復知識,更好地了解自身康復所處的狀態或階段,在康復期更好地配合治療、鍛煉[7]。兩組均隨訪3個月。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術后癌性疲乏:兩組患者術后癌性疲乏用Piper疲乏修訂量表(PFS)進行評定,該量表共包括4個維度22個條目,包括行為及嚴重程度、情感、感覺、認知及情緒,每個維度0~10分,量表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癌性疲乏越輕微,反之則越嚴重。癌性疲乏具體可分為無或輕度疲乏、中度疲乏、重度疲乏3個等級,對應的分數范圍為0~3分、4~6分、6分以上[8],在出院時及出院后1、2、3個月時對患者疲乏情況進行評估。生活質量: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用乳腺癌患者特異量表(FACT-B)進行評定,該量表共包括軀體狀況、社會和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乳腺癌特異模塊共5個維度,采用等級程度計分,由輕到重分別計0~4分,逆向條目4~0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反之則越差[9],在出院時及末次返院時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術后癌性疲乏評分比較
出院時研究組術后癌性疲乏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不同時間研究組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軀體狀況、社會和家庭狀況、功能狀況、情感狀況、乳腺癌特異模塊及生活質量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增加,全世界的乳腺癌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對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4種,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及內分泌治療,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乳腺癌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改善,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率。但是部分患者在手術治療中切除了乳腺及周圍的組織,嚴重影響了乳房外觀,喪失了女性特征[10]。此外,手術造成的創傷、術后肢體功能受限及放療、化療等產生的不良反應、過于擔心疾病復發造成的心理壓力及長期治療過程中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經濟負擔,導致患者容易產生悲觀、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使其生活質量明顯降低,尤其對患者出院后治療的積極性及依從性造成了嚴重影響[11-12]。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干預至關重要。延續性護理是醫療護理的一種擴展模式,將護理服務由醫院擴展到社區,對患者提供連續、協調照顧,使高危人群的護理需求得到滿足,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及再住院率,節約公共衛生資源,具有一定的社會及經濟效益[13]。
延續性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的持續性照顧和轉介系統,由出院計劃延伸而來,在糖尿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種疾病中均有廣泛應用,使患者得到持續性的健康幫助。本研究中,研究組在常規出院指導的基礎上給予延續護理,成立延續護理小組,每次隨訪完畢在延續護理檔案中做相應記錄,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體康復進程;患側肢體功能鍛煉指導能夠及時糾正患者不正確或不規范的功能鍛煉,指導患者適度鍛煉,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復。癌性疲乏是癌癥患者的一個重要臨床癥狀,是一種擾亂機體正常功能的、持久的、主觀的疲勞感,疾病發展速度快、病情嚴重,使患者的機體功能明顯降低,治療后形體的改變及心理壓力的增大更加重了患者癌性疲乏的感覺,嚴重影響其術后康復。研究表明,適當運動可緩解患者的癌性疲乏,規律的身體運動能顯著改善和恢復乳腺癌患者身體機能、心肺功能、免疫功能等,有助于改善預后,降低復發率[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不同時間研究組術后癌性疲乏得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由于對乳腺癌的認知較差,加上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響,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嚴重影響患者的后期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對其實施對應的心理護理,并且指導患者家屬參與到康復進程中,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治療及鍛煉的依從性,幫助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個體化隨訪咨詢能夠有效利用網絡,可彌補電話、書信等的不足之處,其優點顯著,具有時效性、快捷性及互動性[16,17]。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延續性護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術后的癌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價值較高,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袁雪林,蔣柳雅,賈杰.國內乳腺癌術后患者延續性護理的現狀[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9,34(10):1254-1257.
[2] 滕躍虹,胡云娥,呂一駿.電話隨訪在乳腺癌術后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9,18(2):58-60.
[3] 李振華,肖海靜.知信行理論模式在乳腺癌術后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2):23-25.
[4] 覃秋旺.微信平臺在乳腺癌術后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4):2319-2321.
[5] 謝健,林寶行,李娟云,等.延續護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4):85-86.
[6] 宋玲玲.乳腺癌化療患者居家管理中延續護理的應用[J].系統醫學,2016,(9):153-155.
[7] 曾招英.院外延續護理在提高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學論壇,2019,(30):4390-4391.
[8] 周春蘭,李曉瑾,李文姬,等.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4):663-665.
[9] 劉小紅,張子云.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1):3955-3957.
[10] 范士元.乳腺癌根治術患者應用延續護理的臨床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0):3196-3199.
[11] 吳珂,賈會英,妮娜,等.乳腺癌患者延續護理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7,32(20):100-103.
[12] 隋愛慈,李群,胡祥芹,等.28例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延續護理[J].天津護理,2016,24(2):116-117.
[13] 王秀麗,王秀芝,李華克,等.云隨訪平臺在乳腺癌術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 24(2):1-3.
[14] 陳燕鈺.乳腺癌患者運動干預的研究進展[J].醫藥前沿,2016,6(12):8-11.
[15] 郝楠,楊群草,康小云,等.有氧運動對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影響的護理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4-6.
[16] 周慧敏,王佳,李素云.基于微信的醫院家庭協作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9,(2):63-66.
[17] 邵莉莉.探析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化療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學,2020,26(1):65-67.
(收稿日期:20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