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玲 王繼敏 孫婷婷



[摘要] 目的 探究危機預警體系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方法 選擇該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就診的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分別采用建立護患危機預警體系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和未建立危機預警體系常規護理管理兩種模式。比較兩組患者之間的不良護理事件發生率、住院時間及費用、患者滿意度、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要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患者應用危機預警機制體系,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
[關鍵詞] 危機預警體系;護理管理;安全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9(a)-007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risis warning system in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88 patients collec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4 cases ea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rse-patient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was used to provide nursing care. There were two modes of safety management an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ithout a crisis warning system.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length of stay and expenses, patient satisfacti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expen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ata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 crisis warning mechanism system to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In addition.
[Key words] Crisis early warning system; Nursing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ffect
護理不良事件即為進行護理工作時意外發生的,通常若是出現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若是嚴重的情況下對患者的生命也會造成威脅,同時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也會造成護患糾紛。護理安全管理主要是指在整體護理的過程當中,不允許患者出現法律允許范圍之內的機體損傷、身體缺陷以及障礙或者是死亡等情況,其中也包括了護理不安全隱患和護理欠缺等。現如今該院提出了建立護患危機預警體系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分析的不良事件發生,并且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得到了很多患者和家屬的認可[1-2]。現以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選擇該院收治的8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區間為50~78歲,平均年齡為(64.22±2.15)歲。對照組中:男30例,女14例;年齡區間為51~79歲,平均年齡為(64.35±2.21)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未建立危機預警體系,給予常規的護理指導,其中包含患者的飲食和過敏史等。
觀察組:建立護患危機預警體系給予護理安全管理,具體操作如下:①患者住院時,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介紹醫院內部的環境,介紹主管醫師和責任護士,并且要告訴患者和家屬在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等。②疾病急性期時,由責任護士幫助患者采取合適的姿勢,保持呼吸通道的順暢,并且給予患者準備面罩吸氧,配合醫生的相關治療操作。若是患者的病情比較兇險,甚至會瀕臨死亡,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措施,給予一些安慰和鼓勵。③對患者實施相關的常規檢查和健康知識教育傳播,介紹相關的檢查項目的重要性,陪伴患者完成各種檢查,仔細講述患者的疾病起因和預防措施。④護理管理人員需要按照實際的情況來分配病房內的情況,臨床護理工作量需要科學化的排班,認真執行責任制的整體護理。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需要負責6例患者,隨著護士的安全意識提升,針對病情比較重的患者需要給予科學化的預防手段,對于躁動吵鬧的患者必要時給予鎮定藥物。⑤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將患者居住的病房進行消毒和通風,保持舒適的溫度。并且告知患者的家屬在探望的期間需要戴好隔離服,其探望時間最長為30 min。⑥避免食物對患者的呼吸造成影響,患者的床位需要抬高30~45°角,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做好翻身的工作,避免出現壓瘡的情況。
在合適的時機給予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患者用藥,與此同時仔細檢查患者在服藥過程當中出現的任何表現。護理人員需要全面了解該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等。服藥降壓藥、鎮靜劑時,需要提前告訴患者不能突然更換自己的體位,避免出現低血壓等不良現象。
護士完善不良事件上報流程:針對護理不良事件需要及時的上報,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得知,因為管理失誤造成的護理事故大約占據12%左右,發生此類事件不僅包含負責人的問題,同時也是制度問題,通過完善系統和相關制度后,形成科學化的系統護理模式,能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從而促進和諧的護患關系[3-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之間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住院時間及費用、患者滿意度、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5-6]。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統計數據,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住院時間與費用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花費的費用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生活質量情況
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整體評分均要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要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通過培訓每位護士都成為危機預警體系的報警員和控制員,因為護理服務對象處于動態變化和發展的過程,護理服務過程所涉及到很多個環節,因此,護理危機可能會發生在每個服務過程的各個環節中,若是單獨依靠管理者,針對危機的控制存在嚴重的局限性。此外,該文先讓護士明確認識到危機,甚至做到未雨綢繆,積極地參與危機管理,良好落實該預警體系,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危機的發生[7-8]。
現如今,我國的醫療事故發生仍然會出現,不僅對于患者產生嚴重的身心傷害,同時還會對醫院綜合效益等產生嚴重的影響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水平都在逐漸提升,而自我防范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加,醫患矛盾需要避免[9-10]。目前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也在不斷的發展,總結分析護理不良事件和建設并且執行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是目前改進醫療服務質量的有效措施,不良事件的匯報和處理也是衛生系統以及每個醫院內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護理作為醫院工作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需要適應環境的改變,增加危機意識,應用危機理論指導護理工作,實施有效的護理管理措施,才可以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11]。危機預警體系是目前一種超前的管理手法,其目標不僅僅在于防范危機,還要在危機出現之前及時給予阻止,并消除其誘因,將其及時扼殺。通過建立護理安全危機預警體系,護士的危機意識得到了強化,識別和應對護理風險的能力得到提高,也可以建設良好的護患關系[12]。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要高于觀察組;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費用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針對患者應用危機預警機制體系,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且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芳,沈莉.危機預警體系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護理,2016,12(28):2732-2733.
[2]? 張瓊,胡文軍.危機預警機制在普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9):3287-3288.
[3]? 高波.危機預警機制在臨床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8,(16):349.
[4]? 楊藝,江家芳,羅英.危機預警機制在臨床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智慧健康,2017,3(22):121-122.
[5]? 倪杰.危機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學雜志,2017,22(17):73-75.
[6]? 曹群朵.泌尿外科老年患者術后譫妄危機的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29(11):1663-1664.
[7]? 朱丹,楊美娟,黃靈玲.危機預警機制在胃腸外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運用[J].健康必讀,2018,(30):286-287.
[8]? 尚旭麗.護理危機管理在神經外科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5,28(3):36-37.
[9]? 馮瑩杰.淺談危機管理在腦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5,23(12下旬刊):7497-7498.
[10]? 戈俏梅,徐碧瑩.基于主成分判別分析的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機制的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9,33(3):43-46.
[11]? 王曉君,桂意華.危機預警體系方案對減少耳鼻喉病房護理安全隱患的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3):191-192.
[12]? 蔡麗娜,胡建道.危機預警體系在耳鼻喉科醫療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1):179-180.
(收稿日期: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