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萍
摘要:感恩教育是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德育教育的開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有重要意義。音樂作為與人們思想情感聯系極為密切的藝術形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滲透感恩教育,能使兩者相得益彰,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本文著重探究感恩教育在小學音樂學科中的地位及價值。
關鍵詞:感恩教育;小學音樂
小學教育對于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面對當前的校園暴力問題,面對問題學生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感恩教育是基礎性德育,對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品德有奠基作用。如果學校重視德育,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則會避免很多令人唏噓的悲劇發生。教師應該在各學科的教學中有機融入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優秀品德。
一、小學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具體內涵
所謂感恩,即是我們在面對他人的幫助與關懷時所具有一種精神品質。它給我們傳達了這樣的價值觀:對于他人的關照,我們不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并以實際行動給予回報。具體到小學的學生感恩教育,其內涵與上述內容基本保持一致,但因為所針對的對象不同,我們在對其做出具體的教育時應該注意把握好尺度,積極引導學生,尤其是較低年級的學生對感恩這一較深邃的概念進行理解與實踐,讓其對來自父母、老師以及同學等多方面的關懷與友善予以思考,明白這些行為均非不勞而獲的,他們需要在接下來的生活學習中,做到規范個人言行、積極幫助他人等一系列有益于其自身成長的相關要求。基于此,小學德育將感恩教育納入日常的教學實踐之中,希望通過對學生的感恩心理的塑造,加上家庭方面家長的密切配合,在小學生中開展充分、有效的感恩教育工作。
二、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基礎地位
感恩教育在內容廣泛的小學德育中是基礎的構成部分,同時為更高層次的品德教育提供了必要條件。
(一)感恩教育是小學德育的基礎組成部分
感恩是人們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先決性情感基礎,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善意,回報社會的個體內部重要動機。感恩教育是小學德育的基礎組成部分,引發并擴大小學生的善心和感恩之情。感恩教育的內容和功能不可被其他教育替代,在小學德育中占據基礎位置。
(二)感恩教育為更高層次的德育提供必要條件
小學的感恩教育教導學生時刻以感恩之心對待他人與生活,留心美好的善意與關懷,在報恩與施恩的行動中提高修養,獲得內心的豐盈與愉悅。感恩回饋的行動源于情感的延伸,而這種感恩之情是人們思想和行為中至關重要的聯結點,這個聯結點能延伸至更高層次的道德思想和高尚行為。感恩教育為小學德育夯實基礎,這樣更高層次的德育才能順利開展并收到成效。
三、感恩教育與音樂教學的可融合性
感恩教育與音樂教學由于主題和形式的可融合性而可以有效結合。音樂教學與感恩教育的融合是審美觀念與感恩意識相通的結果,也是感恩之情與音樂藝術的巧妙結合。
(一)音樂審美與感知恩惠的相通性
音樂是培養審美素養的藝術學科。音樂教育可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指導學生學會欣賞藝術或事物的美。這種對美的審視與感恩教育中對善的感知有著相通之處。因而在音樂教學中可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在藝術的審美活動中領悟感恩的要義。
(二)感恩教育與音樂教學中情感的交融性
音樂是與人們情緒聯結極為緊密的藝術形式。人們在聆聽音樂時,情緒會隨著樂曲的起承轉合而產生波動,行為也會隨之變化。感恩教育需要合理的方法引發學生的情感,而音樂教學正是與情感相關的適合途徑。如此音樂教學是感恩教育的良好載體,兩者的巧妙融合可令教育事半功倍。
四、小學音樂教學中感恩教育體現的德育價值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感恩教育,可以讓小學生在輕松的藝術氛圍中懂得感恩,提升思想境界。音樂中的感恩教育有利于顯著提升學生道德素養,體現出重要的德育價值。
(一)情境教學感恩祖國,樹立報效祖國之志
情境教學是創設與歌曲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在情境中融入感恩教育,能有效觸發學生的情感,讓教育更具感染力。例如在教學《彩色的中國》時,教師可準備大幅的中國地圖來創設情境。在彩色的地圖上找出平原、沙漠、長江、黃河,可以讓學生直觀地體會到歌詞的涵義,感受到祖國的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教師可以順勢進行感恩教育,向學生介紹我國的美好風光、悠久文化及飛速發展的現狀,使學生感恩祖國給予的生活環境。
(二)合唱教學感恩自然,養成環保意識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的基本活動,而合唱是多人分聲部唱歌,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彰顯出集體的力量。《太陽出來啦》是一首典型的合唱曲目,歌曲中表現了嘩嘩的小河,唱歌的青蛙,天上的燕子以及花叢里飛舞的蝴蝶。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合唱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學生在集體的合唱中,不僅產生了對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也訓練了相互合作的能力。
(三)聽賞教學感恩生活,惜時積極進取
聽賞教學是注重聆聽和欣賞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仔細聆聽音樂的同時會得到心靈的升華。賞析樂曲能明確其主題思想,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清晨》這首優美歡快的歌曲描繪了“推開窗門晨曦到,鳥語花香,綠油油的秧苗,蔥蔥的山林在身旁”這樣美好的圖景。清脆動聽的童聲歌唱道“早起運動身體好,身強體健智慧也增高,奉勸大家要起早,美好時光不要辜負了”。這樣清晨美景的描繪和清脆童聲的歌唱讓小學生產生極強的代入感,從歌曲中感悟到鍛煉身體,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五、結語
感恩教育遵循小學生認知發展規律,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引導他們在生活中以行動回報好意。感恩教育是小學德育的基礎組成部分,也是更高層次德育的必要條件,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感恩教育與小學音樂教學有著形式的相通性和情感的交融性,兩者可有效融合。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之情和立志為祖國效力的思想,也有利于學生學會感恩大自然和生活,熱愛生命,積極向上。
參考文獻:
[1]管建華.中國音樂審美的文化視野[M].西安:山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196.
[2]張前 王次炤.音樂美學基礎[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277.
[3]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