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花
【摘 要】聲樂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一大鼎力支柱,是音樂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重唱正是聲樂歌唱的形式之一。重唱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舞臺實踐方面的能力,更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集體演繹的概念。鑒于重唱教學在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內并未受到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因此我們應當大力推廣重唱教學在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的發展。
【關鍵詞】重唱教學;安徽省高等教育;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4-0088-02
一、重唱的基本概念
重唱對于一般人而言應該并不陌生,不管是對于其演唱方式還是表演形式。重唱這一形式簡單的理解就是多人合唱,但與此同時精簡了歌唱的篇幅,例如一段多聲部重唱,至少壓縮了多個人物各自的宣敘調和詠嘆調,而直接表現戲劇沖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重唱不同于一般的個人聲樂獨唱,而這個不同點正是在于重唱可以使幾個角色內心世界同時得到展示,并相互影響。而我們所探索的重唱藝術考驗的是表演者對表現同一內容或者不同內容產生一種美的聽覺效果。所以重唱藝術就使得歌劇的音樂具有一定程度的交響化的意義,“隨著歐洲歌劇的興起,重唱藝術也隨之不斷發展,在歌劇表演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舞臺劇中,假如兩個演員同時用各自的特性音調歌唱,通過和聲與對位的技巧,來表現同一內容或者完全不同的內容,從而使得表演具有生動的戲劇性并產生立體化的效果”。[1]
二、重唱教學在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的重要意義
宋楊老師曾在《重唱在高等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一文中提及,在我國的專業音樂院校中,有很多學生會學習歌劇中的重唱曲目,還會不斷地上臺演出實踐表演,而在我們高等師范院校的音樂學院中,卻在聲樂教學和音樂專業學習中并沒有很重視重唱課程的開設。而恰恰在我們這個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社會,我們更需要的是提高精神素質,提升藝術教育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歌唱專業知識,更加全面地發展自己。在我看來,片面的掌握專業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我們不僅要學會歌唱藝術,還要熟練掌握創作歌曲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情感思想,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作品進行動作表演的即興編創,號召同學們在對歌唱作品進行詮釋的同時,多多加入舞臺表演元素,提升自己的舞臺實踐經驗和演出經歷,從而為自己的音樂專業學習帶來一定幫助。
早在2014年6月,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葉長春老師就已經發表過一篇《試論高師聲樂課程中重唱教學的滲透》的文章,在文章中就提到了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內目前重唱課的教學情況以及它的生存狀態,重唱在我們的音樂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舞臺表演還是實踐創作中都是一門基礎課,尤其是對學生的視唱練耳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正因如此我們應該了解到重唱課程開設的重要性。但是可能因為教育體制的種種原因,重唱課程目前為止并未廣泛地被高等師范院校所推廣。
重唱教學在音樂院校內之所以能夠被重視,是因為重唱教學對音樂藝術來說太重要了。重唱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在舞臺實踐方面的能力,更加能帶動學生理解集體演繹這個概念。同樣,現如今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們也是這樣慢慢成長的,這也正是他們所缺少的,但是重唱課程恰恰能改善他們這方面的不足,提升個人的表演能力,增強團體協作能力。
現在由于社會的發展,更多的家庭選擇重視子女的培養,不再像舊社會一樣,追求子女的數量,卻忽略了對子女在教育藝術方面的培養,往往這樣的情況就埋沒了很多人才,不管是科研界還是藝術界。現如今,獨生子女的教育成了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父母花費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培養孩子,但是孩子們在學習的路上通常都是獨來獨往,單純地跟著老師后面一對一進行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沒有討論,沒有交流,不僅導致了孩子們性格上的保守和內向,更使他們不能認清藝術的概念。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我個人會利用閑暇時間去周邊的琴行上一些最基本的音樂課程,教他們一些基礎的音樂理論,并且本人也在2016年的暑假,帶領一支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去到一個鄉鎮學校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支教活動,正是在這一段實踐經歷中發現,6-7歲的孩子們對于音樂是沒有概念的,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來學習,只知道父母對自己有要求,并不知道音樂是有靈性的,是能帶給人快樂的,就更別提讓他們在音樂中提升自己,在音樂中學習到集體的強大,學習到互幫互助的精神了。支教的實踐經歷使自身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一名老師不僅僅要將自己的專業學通透,更要能夠在講臺上有自己的風采,在舞臺上有自己的演繹風格,在團隊里應該具有團隊協作的精神,當然作為一名團隊的領導者更應該兼具。
三、重唱教學的演唱要求
(一)正確的呼吸支撐
正確的歌唱呼吸對于詠嘆調的完美演繹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氣是音之根”,沒有呼吸,就沒有歌唱,正如古人陳汝恒所說:“夫聲美,厚聲弱,濁聲散。”這表明,沒有正確的呼吸,歌曲就不能完美地表達。在演唱重唱作品時氣息要保持連貫,做到高位置演唱,音區越高的地方,就需要越強的氣息支撐,這些都需要在聲樂練習中慢慢達成。
(二)甜美的聲音色彩
重唱作品的完美表達離不開適合角色的聲音色彩。一般來說,作曲家和編劇對角色都有要求,但是對于二度創作者來說,選擇合適的音色也是很重要的。合適的音色可以讓角色更真實,更感性,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角色的演繹。作為一個演唱者,不僅要唱好,還要讓作品變得有靈魂,這就要求演唱者自身要更好地把握準確的音色。
(三)準確的節奏表達
節奏的有序處理也是演唱詠嘆調的關鍵。
每首重唱作品都有作曲家特定的節奏標記。然而,想要高質量地表現一部聲樂作品不僅需要完整地演繹作曲家的創作理念,有時也需要我們對作品進行適當的節奏變化,以滿足二次創作的要求。
(四)細致的情感表達
完美演繹重唱作品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節的發展。
當我們依據自己的情感處理作品時,不僅要遵從作曲家的要求,還要彰顯出自己的演唱風格。這也是重唱打動人心的一個重要方面:根據原作的總體要求進行創新和個性化創作,使作品更加生動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效果更好,演唱形式更加多樣化。
(五)生動的情節再現
深入了解重唱作品的故事情節是唱好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想要完美地演繹重唱作品,必須對整個作品的內容有深刻而透徹的理解,否則就不能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
(六)完善藝術素養
藝術素養主要是指音樂素養,包括對節拍速度的把握,對旋律的正確演唱,對樂理的熟練掌握,包括演唱時的心理素質,這些都影響著重唱作品的演繹效果。只有全面提高音樂的能力,才能更加充分地表現作曲家創作的思想、情感和意圖表達。
四、重唱教學在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中的概況與推廣的必要性
重唱技巧法是本人在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習聲樂歌唱后逐漸接觸的,通過了解知道只有個別院校才會進行重唱課程的教學和應用,大部分高等院校是沒有進行這門課程的教學與應用的,這種現狀就使得大部分學生不能完全領悟通透聲樂歌唱的真正含義,從而也就讓個別在重唱方向有過研究的老師不能發揮自身的作用。對我而言,自己的聲樂雖然沒有質一樣的飛躍,但是我在跟隨葉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接觸到了重唱,通過對重唱的了解與學習我知道了重唱除了與樂隊結合之外,也可以與小合唱結合,但是恰恰重唱在安徽省師范院校內的推廣還遠遠不夠。重唱其實不僅僅只是幾個不同的角色按照角色各自特定的情緒和戲劇情節同時歌唱,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藝術特色。同學認為聲樂個別課在音樂專業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確如此,聲樂個別課對提高個人能力很有幫助,但是重唱課的教學更能夠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鞏固自己的專業能力。因此重唱教學需要在安徽省內的師范院校里得到發展。
在安徽省目前的高師院校中,開設重唱課程的寥寥無幾,這個現狀讓我深思。重唱不僅僅在現代作品中有很大的表現力,早在浪漫主義時期,當時的作曲家們就以重唱作為高潮的鋪墊,這種對音樂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歌唱方式在當今就應該被全面推廣,推廣到安徽省內的各個高師院校內,而不是只在音樂學院內得到發展。而現在我們對于重唱課程在安徽省內高師院校的開設還并沒有得到完全的推廣,因此對于音樂教育體制而言還并未完善,要想使得高師院校內的音樂教育體制更加完善,可以讓本科生通過選修課的形式對重唱有所了解和認知,以此來增強自己對音樂歌唱能力的提升,再逐漸加以推廣。如若重唱課程能夠在高師院校內被廣泛滲透,這將會是藝術教育的一大突破,也是一次質的飛躍。
五、重唱教學在安徽省高等師范院校中的應用設想
重唱是聲樂的一種高度藝術化的表達形式,重唱可以在歌劇中表現出幾個相同或不同情感的人物,可以反映歌劇表現的多面性、三維化等藝術特征,可以演唱一個或多個不同角色,可以在情感和思想上體現出不同的作用,體現出強烈的沖突。它是歌劇戲劇化表達的重要手段。當前可以開設由兩位或兩位以上的學生組成的重唱課程,在此期間可能會遇到音準和節奏上的雙重問題。在音樂開始時,卡農式風格的旋律很容易導致學生之間的不適當合作,一旦出現音符和節拍錯誤,將導致音樂與整個作品的音樂與伴奏脫軌。這不僅需要學生多次合作,而且需要學生掌握自己及他人角色的旋律、節奏、情感。在歌唱的合唱部分,訓練學生的內在聽力尤為重要,兩部分的聲音直接結合,若合作不當,將導致“二重唱”轉換為“合唱”。因此在聲樂教育的過程中開設重唱課程是很有必要的,不僅提升了學生歌唱技能,更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視唱練耳,從而使學生具備更強的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董雷.重唱教學在藝術院校中的“靈魂”地位[J].大眾文藝,2015.
[2]宋楊.重唱在高等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藝海,2014(11).
[3]葉長春.試論高師聲樂課程中重唱教學的滲透[J].蚌埠學院學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