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睿
【摘要】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就是針對企業所得稅的稅收籌劃,這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利益。企業增值稅與所得稅是企業納稅的主要稅種,稅收籌劃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據稅收優惠政策和做賬問題來優化稅務工作流程。文章基于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展開論述,就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相關會計問題展開論述,提出幾點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 稅收政策 會計問題
企業稅收籌劃是一項集理論與技術為一體的經濟活動,企業通過稅收籌劃可以進行合理的避稅降低稅負,提高企業經濟利益。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必須避免相應的經濟風險和違法風險,保證企業繳稅義務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利潤損失。
一、企業稅收籌劃概述
稅收籌劃就是指在企業繳稅過程中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并可以避免部分稅務,通過具體規劃和事先安排,有效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委托稅務事務所或是聘請專業財務會計對企業經營生產及盈利現狀進行評估,根據相應的稅收政策調整經營模式,根據稅務需求利用稅務優惠政策進行合法避稅。舉例來看,某企業入駐二線城市開發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當地對企業繳納的所得稅進行高比例的財政扶持獎勵。假設企業應交稅務為500萬,開發區以地方留存的40%獎勵給企業,那么企業所得稅實際繳納的數量就能夠節省對應的稅款,增加了企業的實際利潤。另一方面,稅收籌劃也要考慮到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會計問題,首先要做好企業生產、研發、銷售、宣傳各個部門的協調與配合,考慮到部門的財政狀況來選擇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其次要確保財務數據的真實性,這樣才能保證籌劃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才能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否則一旦賬目出錯,企業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合理繳納稅款,不僅會被調查影響正常工作,還會出現強制停業停工的負面影響。
二、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及相關會計問題的研究
(一)合法避稅,嚴格遵守法律法規
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的前提是在保證國家對企業稅務應收、盡收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如果沒有做到這一前提,稅收籌劃行為就會變成逃稅、漏稅。因此,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人員必須明確《企業所得稅法》中的各項規定,在進行稅收籌劃,嚴格區分自身經營情況和法律條文和政策條例中的內容,在國家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享受合理避稅帶來的經濟利益。企業首先要明確企業收入的構成,企業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不征稅收入以及免稅收入是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只有確保收入的合理性、合法性,才能夠有權保留收益,進行稅收籌劃。比如在交易前期最好稅收籌劃,當企業與外包商進行合作時,通過改變產品的定價來實現合作雙方的利潤均攤或是利益最大化,以不按市場價進行產品或者勞務的價格轉讓。將利潤進行轉移,比如買方進行出口貿易或在商品稅率較低的國家或者地區售賣,就能夠有效增加利潤,在應繳納的稅收不變的情況下提升盈利空間,從而降低稅負。
(二)降低稅收籌劃風險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風險,例如國家稅收政策的風險、銀行利率變動的風險、市場形勢的變化等。企業稅收籌劃是面臨相應風險的,如果忽略客觀影響因素,可能按籌劃方案實際繳納的稅款還會高于正常繳納。因此,降低稅收籌劃風險既是合理規避經濟風險的保障,也是加強企業財務人員對財經、稅收等法律法規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對納稅人資格、應稅范圍、稅率檔次等的認定的風險,能夠加強企業對稅收法律的主觀認識,在稅收籌劃方案的變動上更具有靈活性,與稅務機關交流溝通時也能夠更加高效。加強國家稅收法律變化,根據區域間稅率、稅收優惠政策來降低稅收籌劃風險,能夠有效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三)提高稅收籌劃方案操作性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繳納的稅種較多,所得稅只是占比較大的一部分,再加上企業的經營類型和產業定位,常常會出現多個稅收政策整合,在稅收籌劃方面存在沖突的情況。如何衡量企業所得稅與其他稅務的主次利益是稅收籌劃的主要任務,只有考慮到每個可以減負的稅種進行籌劃,才能避免企業稅負彈性所造成的不同決策局面,明確具體的稅收籌劃方案。如果企業的稅收籌劃只是使某一個或幾個稅種達到了合理避稅目的,但其他稅種因此提高了稅負,那么稅收籌劃的成本反而使得企業整體稅負有所增加,所以進行稅收籌劃時應當考慮整體性、一致性以及可操作性,對于具體的避稅措施、國家稅收政策條理、抵稅率的滿足條件等等都要詳細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必須要基于企業經營利潤來開展,在合理合法的避稅前提下,根據企業財務管理現狀來明確可實施的籌劃方案,通過衡量利潤指標和企業稅收繳納的整體性、可行性來判定最優方案,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合理的運用稅收籌劃,推動企業發展,促進國家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趙冰巖.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及相關會計問題研究[J].財經界,2019,(21):212-213.
[2]羅國蓮.企業破產重整涉稅政策問題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9,(6):103-106.
[3]胡博文.現代企業所得稅會計問題研究[J].財經界,2016,(24):333.
[4]譚海峰.企業吸收合并中的納稅籌劃與會計處理問題探討[J].消費導刊、2015,(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