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尊?于紅平
摘 要: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好和專業技能強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最大可能,專業建設和教學模式的研究與發展成為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重中之重。本文以技工院校如何培養未來社會需求的計算機人才為出發點,結合當前計算機專業建設的現狀,從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等教學模式方面進行探究,并淺談了計算機專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建設;教育模式
近年來,計算機已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著必要的職業崗位支撐[1]。計算機專業教學是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目前,技工院校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計算機人才,但是當前計算機專業建設中還存在著教學分配不合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機房利用率較低等問題[3-4]。為培養符合行業企業用人要求的高技能計算機人才,從分析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還指出計算機專業在未來建設中應注重開設競賽特色班、增設新職業特色專業、成立教師工作室和學生實訓室。
1 計算機專業教學存在問題
在新形勢教學模式下,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改革和創新。計算機專業教學應著眼于實際情況,從社會市場需求出發,明確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制定出能充分體現計算機專業教育特色、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當前計算機專業教學相對過去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著諸多的不足。
1)教學分配不合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新課程能力太慢,由于涉及的理論知識面太窄,導致課程進度慢,無法顧忌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情況。以至于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失去上課興趣。
2)機房利用率低。技師院校應注重實踐,培養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技工院校現有的機房存在著數量少且利用率低等現象,一方面不足以向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房滿足學生操練實訓;另一方面學生對現有的計算機利用率不高,目的性不強,導致學生練得少,實操能力差。
3)學生學習極性差。學生的特點是喜歡接受新事物,但興趣持續時間往往很短暫。由于學生基礎較差、操作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足,如果再很少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肯定,就可能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最后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效果更差。此外,學生年齡差異大,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參差不齊,以至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無法按照教材規定任務進行。
2 計算機專業建設改進措施
在培養目標任務的定位上,針對技工院校的現實情況,貫徹“以就業為導向”原則,根據市場需要、生源基礎、學校自身軟硬件條件等制定出相應的培養目標。在具備一定藝術修養和道德素養的基礎上,重點培養學生很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與市場、企業相結合針對性地培養實用性人才。根據當前計算機專業在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項改進措施。
1)注重專業教學,讓教學與市場接軌。(1)結合實際,改進教學模式。首先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素養的培養,再注重學生實踐技能與審美心理的培養。結合學生自身接受能力,有目的、有目標地整合教學資源,創新課程體系,完善設計實踐教學,確保計算機專業教學能夠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注重內容的多樣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意識,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與設計水準。(2)寓教于樂,體腦結合。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多讓學生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的舉例,多模擬一些工作上的場景,讓學生近距離感受。讓學生多接觸新生事物,注重量的飛躍。結合一體化教學形式,更切實際的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3)教學分級,因材施教。為解決學生課程學習的差異性問題,技工院校應當采取分層教學模式,分初高級班或基礎班、強化班、競賽班等等級。目的是打破原有計算機專業傳統教學的單一格局,實現在不同基礎上的培養和訓練,做到有的放矢。(4)營造良好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提供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與學習討論的平臺,針對性地開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對學習的熱愛。
2)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和實際工作“零距離”。能真正緊密聯系實際,與企業接軌,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演練或模擬現場活動,通過實際接觸客戶,接觸相關設計案例,跟蹤設計過程來檢驗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學生在校期間究竟應該實踐哪些課程,如何實施實踐課程才能使學生在將來實際工作中感覺到學有所用呢?當然最佳的實踐模式是學生進入企業了解參與設計項目,但現實是企業難以接受大量的學生,也不會花費精力和時間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轉化。那么能否將實踐課程直接搬進課堂,以“實戰”的形式讓學生對設計項目全程跟蹤、全程參與。這就需要學校或專業教師以廣告公司的名義對外洽談業務,或和校外一些設計公司聯合設計項目,學校以教學課題的形式組織學生參與。就是說盡可能的讓學生和設計實踐零距離,使得校內的實踐課堂和將來的工作崗位沒有什么區別,學生是在工作實踐而非模擬實踐。
3 計算機專業未來發展預想
1)開設競賽特色班。為了更好地推廣計算機專業以及培養出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在理實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開設專門針對競賽項目的一個特色專業班。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各種競賽項目,學生可以是個體參與或分組參與,采用競標方案的形式。在競賽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這都是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所必須具備的素養。從創意到制作再到方案的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會引導學生闡述并推薦自己的方案,將他們的設計接受市場的檢驗,這就使的學生從一開始就按照企業、市場的要求來做設計,而非“隨心所欲”地做設計。通過競賽實踐, 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增設新職業特色專業。平面設計、室內設計以及電子商務專業已經成為計算機專業重點培養的特色專業,其中平面設計更是精品專業,為計算機專業取得了許多優異成績和榮譽。為了計算機專業更全面的發展,計算機專業今后可以增設攝影、動畫、新媒體、營銷基礎、商務淘寶運營與管理等新職業特色專業。進一步滿足市場的需求,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3)成立教師工作室和學生實訓室。計算機特色專業,如平面設計、室內設計、電子商務等專業的最佳教學模式就是引入設計工作室和實訓室,并依據工作室的學習和工作流程調整課程體系和教學手段。平面設計專業是一個藝術與設計相結合的專業,實訓室或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引入可以改變傳統的學科性教育形式,形成一個集教學、設計、科研和實踐于一體的教學平臺。
4 結束語
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型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是技工院校的一項重任。本文從分析當前計算機專業教學存在問題出發,提出了計算機專業可以從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進行改進,為計算機專業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研究基礎。通過開設競賽特色班、增設新職業特色專業、成立教師工作室和學生實訓室,技工院校可以更好地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計算機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程紅.技工院校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建設的實踐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013(013):28-29.
[2]姚菊娣.淺談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技能的培養[J].職業,2016,401(11):74-75.
[3]倪曉陽.技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改革措施[J].科技視界,2013,000(020):31-32.
[4]趙毅.對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的若干思考[J].電子制作,2015,000(01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