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實現文旅融合后,本文通過分析游學的定義以及其與公共圖書館的聯系,提出公共圖書館開展游學式閱讀推廣的方案和建議,期望游學閱讀能成為深度閱讀的方式,未來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推廣模式,豐富公共圖書館的全民閱讀計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游學閱讀;推廣模式
游學閱讀,是體驗閱讀的創新,是全民閱讀新的著力點,是文旅融合的典型實踐。它是一種閱讀方式,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教育方式,一種旅行方式,一種體驗方式,一種實踐方式。游學閱讀是閱讀和旅行的結合,學習和體驗的結合,教育和實踐的結合,豐富了閱讀服務的內涵,拓寬了閱讀服務的外延,為全民閱讀找到新的切入點,既有利于推動全民閱讀深入發展,又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還有利于促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1 游學的定義及與公共圖書館的聯系
“游學”從字面上解釋,即是遠游異地,學習知識,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過程。發展至今,游學已成為在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的學習方法。游學期間,游學人通過路線規劃,參觀當地各類活動地點,吸收知識,寓教于樂,使游與學結合。游學成為一種主動參與、行之有效的學習文化體驗式教育模式。而無論哪個國家的游學,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往往也是游學人要前往的一站。公共圖書館承擔著每個地方的歷史傳承與知識未來,是地域文化的保存根基。2018年,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我國不再保留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旅游局,新組建文化和旅游部。其目的是為增強和彰顯文化自信,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由此,各級公共圖書館并入文化和旅游部,為公共圖書館開啟了與文旅各領域共同合作發展的新視野。公共圖書館是每個城鎮大眾閱讀、學生閱讀的聚集地,與游學有著天然的內在聯系,如果能發揮文化地標和全方面為讀者服務的優勢,文旅融合,打造公共圖書館的游學閱讀推廣之旅,那么相信對當地的公共圖書館及文化旅游事業都會有相當的助益,對全民閱讀推廣的發展也能找到一個新平臺,走上一個新臺階。
2 公共圖書館游學閱讀推廣
2.1 打造公共圖書館文旅特色資源庫
每到一個城市旅游,除了當地的著名景點,游人感興趣的還有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不論是不是最美圖書館,每個公共圖書館都承載著本地的地方特色。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包含收藏保存本地相關文獻資源,所以成立本館的文旅特色資源庫既可將本地資料更好地分類保存,也能推廣本地的旅游事業。文旅特色資源庫應該不僅僅只有相關的地方文獻資料,還可以運用多種多媒體設備全面介紹本館,并引入博物館式的藏品立體展示,如老照片、老物件等,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本地的歷史與文化。
2.2 游學閱讀服務的切入點
游學閱讀服務的切入點是文獻。游學文獻以圖書為主,但并不限于圖書。期刊和報紙,也是重要的游學文獻。比如根據科普文章對恐龍化石的描述,組織讀者到自然博物館觀察恐龍化石;根據報紙上發布的日全食時間,組織讀者觀察日全食。現代意義的文獻,是廣義的文獻,互聯網也屬于文獻(網絡文獻),互聯網上的知識信息,也可以作為游學閱讀服務的依據。比如根據互聯網上發布的有關紅葉觀賞的文章,組織小學生現場觀賞,并寫觀后感等。游學閱讀中文獻的選擇,不僅影響游學目的地的確定,而且還影響游學路線的安排,影響游學課程的制定,影響讀者參與活動的熱情,影響游學閱讀活動的質量和水平。選擇文獻時,應考慮以下問題:文獻是否容易理解、文獻是否有文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圖書館此種文獻的館藏情況、讀者是否對文獻有興趣、興趣大小、與文獻相關的目的地是否適合開展閱讀活動、閱讀活動是否有意義、文獻與目的地的相關程度等。
2.3 增強圖書館與讀者的互動
公共圖書館要從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激發讀者的參與積極性,與讀者活動互動,使閱讀推廣活動可持續發展。結合線上線下,與讀者分享真實的人生,分享心得。實現圖書館與讀者之間、讀者與讀者之間的閱讀互動,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開展多樣形式互動,如:通過微信公眾號線上簽到、在線閱讀、評價、建議和意見上傳、跟帖交流等;發起網絡征文活動,舉辦讀書日、圖書展等方式可持續性閱讀;邀請圖書讀書達人,開展真人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近幾年,我國部分地區的公共圖書館推出了讀者薦書的活動,也就是說可以由讀者將自己想看到類別的書籍、想看到哪些作者的書及告知圖書館的管理者,圖書館可以將讀者所推薦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分類整合,針對大多數讀者都喜歡的內容進行購買,及時有效地滿足了讀者在閱讀時的需求,提高了閱讀多樣化的狀態。與此同時,圖書館還需要不斷地去開拓全新的服務模式,比如說圖書館可以定期舉辦閱讀指導,由一些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如何進一步提高讀者在閱讀時的閱讀效果以及閱讀質量,也可以根據圖書館內比較受歡迎的各類不同書籍開展的文化講座,促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主動到公共圖書館進行學習。再比如有很多年輕人到圖書館讀書時,選擇一些有關于職場培訓的內容,也可以開設相應的主題職場培訓,或者是一些老年人的健康養生等系列講座,這些全新的服務模式也能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應用質量,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以及公共圖書館的社會發展而言,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提高了圖書在使用時的質量、效果。
2.4 開展特色手工藝DIY活動
不同于枯燥地從書本上學習知識,游學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在游學過程中能有更豐富、直接的感受。公共圖書館每年都會開展很多讀者參與的手工制作活動,如果能將傳統的、經典的活動長期開展,作為游學人員的體驗活動,那么不僅可以豐富游學活動,而且可以更廣泛傳播本地特色文化。如,各地的文人墨寶拓片解讀與制作,在學習名人傳世筆墨的時候,了解拓片的知識,同時還能自己制作紀念品;壯鄉繡球制作,在聽取壯族繡球歷史文化后,學做一個繡球也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北京的雕漆圓珠,天津的泥人彩塑,上海的絨繡,重慶的工藝陶,南京的剪紙……這些需要在景區購買的東西,如果能在圖書館里自己親手制作,一定更能增強公共圖書館的吸引力。
3 結語
全民閱讀推廣是每一個公共圖書館必須堅持,也必須不斷推陳出新的工作。在文旅融合后,怎樣才能充分利用國家的新政策、改革的新形勢,這也是公共圖書館應該研究的新重點。游學閱讀推廣融合旅游、學習、閱讀于一體,基于更具有優勢的體驗式學習方式,它的發展可以讓傳統閱讀推廣走出原有的框架,開拓一種新的閱讀推廣模式。相信隨著公共圖書館與文旅事業的深入融合,研究出更多的能執行、可持續方案,我們一定能打通公共圖書館游學閱讀推廣之路。
參考文獻
[1]本報評論員.走進全民閱讀新時代[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0-04-23(001).
[2]王志成.推進新時代全民閱讀工作制度建設[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020-01-21(002).
[3]劉楓.高質量推進全民閱讀走向深入[N].西藏日報(漢),2020-01-23(005).
[4]趙晉.山西省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研究與思考[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