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祁鎏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的童年是快樂的,童年生活是絢麗多姿的。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幼兒向著快樂出發。筆者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近年來著力進行“快樂教育”園本課程。
“快樂教育”園本課程實施
存在的問題
(一)開展目的不明確
幼兒園開展“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目的不夠明確。不少幼兒園開展“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目的是彰顯幼兒園特色,提高幼兒園的知名度,并進行一些形式化的宣傳,忽視了課程的真正目的。部分幼兒園在開展“快樂教育”園本課程時過于注重開展的形式,忽視了本應產生促進幼兒發展的積極效果。“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展的過程多樣化、類型多元化,導致教師在開展課程時難以考慮周全,效率較低,致使幼兒得不到有效發展。
(二)實施方法不夠合理
部分幼兒園實施“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方法不夠合理、科學,導致“快樂教育”園本課程實施效率低下。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師對開發“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缺乏正確的認識,加之部分教師對課程開發的經驗不足,缺乏開發課程的實踐經驗。教師應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為引領,從幼兒園自身特點出發,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實施方法。
(三)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幼兒園缺乏一套完備的“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評價機制。如何評價幼兒園在“快樂教育”園本課程中的表現,需教師、家長、幼兒園管理者積極探索評價應涉及幼兒在課程中的表現,如,幼兒參與課程建設的興趣、態度、情感、參與度、思維發展、創造、創新精神的發揮等多方面。應實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評價幼兒在課程中的積極表現。教師在給予幼兒正面、積極、肯定評價的同時需要對幼兒的困惑指點迷津等。評價應結合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也可以結合預設與生成。同時,“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評價還應注重評價教師自身在園本課程建設中的表現,如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的力度、開發的創新點、開發的先進做法等。此外,還需評價幼兒家長的支持程度、家長的參與度等方面。
應對方法
(一)加強幼兒園師資建設
部分農村幼兒園缺乏強大的幼兒園教師隊伍,部分教師專業知識經驗不足,專業技能不高,不少幼兒園教師隊伍在人員安排上不夠合理,人員流動性大。教師進行“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時顯得力不從心,不知道該采用怎樣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加之農村幼兒園教學資源相對匱乏,教學資源不夠完善,導致“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硬件設施與軟件設施皆需要改進,開發效率大打折扣。在現階段,幼兒園如何采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開發是一項重要的課題。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農村幼兒園的師資力量建設與投入,提升農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素養,促進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
(二)加強幼兒園管理
幼兒園園長在“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園長需要協調教師間、不同班級間是如何開展“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對教師、幼兒、家長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困惑、需要幫助的地方及時給予解決;采納教師、幼兒、家長的合理化建議,做出正確的預測與評估。然而,不少幼兒園園長缺乏領導力,并未起到很好的領導作用,不能正確認識“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根本目的,對開發“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缺乏正確的定位。
(三)學習生活理念
“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開發缺乏必要的先進理念作為支撐。盧梭、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陳鶴琴的教育思想等都可以作為“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基礎。同時,“快樂教育”園本課程開發的理論基礎還應涉及建構主義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內隱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理論、需求層次理論、體驗式學習理論等。教師要多學習理解上述先進教育理念,并將其巧妙地融入“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開發之中。
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己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明確開展“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根據《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課程,促進快樂教育課程的高效實施。“快樂教育”園本課程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展。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東陳鎮東陳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