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澎莉
摘 要: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主要是以場館為依托,開展讀者咨詢、圖書借閱、以及閱讀推廣等活動,隨著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手機移動客戶端網絡的普及,讀者對圖書館線上服務的需求也日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利用微信平臺作為圖書館服務的載體,探索滿足讀者閱讀需求與閱讀方式的新型服務模式。故而本篇文章將主要探討基于微信平臺的圖書館服務的實踐價值和創新手段,以期望為廣大的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微信平臺;圖書館服務;探索與創新
微信是中國的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移動設備的社交工具,在此工具推出的初期主要是為了方便公眾隨時接收和發送信息,從而取代手機的短信功能。隨著微信應用在公眾中普及率越來越高,騰訊公司順勢推出了微信公眾平臺,此類平臺擴展了微信的功能,將微信從一個簡單的通訊工具打造成為開放式的社交平臺[1]。隨著微信平臺的技術和內容愈發成熟,圖書館的管理也開始借用微信平臺來為公眾提供日常的服務,這一舉措極大地便利了公眾的學習生活。
1 圖書館服務的概念及內容
圖書館服務是指圖書館利用館藏和設施直接向讀者提供文獻和情報的一系列活動,有時也稱圖書館讀者工作。現代圖書館不僅通過閱覽和外借的方式向讀者提供印刷型書刊資料,而且還提供文獻縮微復制、參考咨詢、編譯報道、情報檢索、情報服務、定題情報檢索以及宣傳文獻情報知識的專題講座、展覽等服務。
2 基于微信平臺的圖書館服務探索與創新
2.1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服務探索與創新
1)以微信電子讀者證替代實體讀者證。傳統圖書館利用實體讀者證作為讀者借還書的操作載體,基于微信平臺的圖書館服務可以借助微信平臺電子讀者證,取代或部分取代實體讀者證功能,方便快捷的為讀者提供服務。以山西省圖書館為例,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綁定讀者信息后,生成的電子讀者證與實體讀者證具有相同的使用效應,不僅能夠方便快捷的進行圖書查詢、借還、續借等操作,還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的方式交押金、繳納因逾期還書產生的滯納金。這種以電子讀者證代替實體讀者證的服務方式不僅免去了部分讀者丟失補卡的困擾,極大的方便讀者,同時也可以降低圖書館制卡成本,減輕國家財政壓力。
2)微信公眾平臺留言互動,增強讀者反饋。基于微信平臺的圖書館服務能夠更好的增強讀者的互動反饋。圖書館可以利用公眾號當中的自動回復功能以及留言功能為讀者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將書籍查詢檢索、圖書借閱規則、圖書館開放時間等讀者想要第一時間了解咨詢的普遍性問題設置成自動回復,方便快捷的為讀者提供服務,有效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效率而且還可以利用留言功能更高效快捷的接收讀者的反饋。除此之外,圖書館還可以開發出 24小時機器人客服這類更人性化的對話服務。以上海圖書館為例,讀者在微信公眾號內發送任意關鍵詞,激活自動回復,可通過24小時客服“圖小二”進行進一步咨詢,如回復不滿意還可輸入“人工”給后臺工作人員留言。這種應用實際是一個多級菜單,后臺需要程序支持,如果想要提升微信平臺的服務質量,需要對微信平臺的自動回復功能升級,促使其更好地為廣大公眾服務[3]。
3)完善圖書電子閱讀功能及數字資源。傳統的圖書借閱以紙質書籍為主,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電子閱讀方式已經成為當今的新型閱讀方式,當前市面上存在大量數字化閱讀終端、平臺和軟件,各個平臺的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同時平臺內的書籍推薦和分類也存在一定缺陷。而且平臺由于資源來源、版權等因素能夠提供給用戶的數字化資源也較為有限。圖書館可以發揮專業優勢,與數字資源平臺進行合作,整合優質數字資源,鏈接到微信公眾號上,制作成為海量電子書庫,供讀者進行選擇閱讀,并且以書單的方式將優質書籍進行定時推送,滿足讀者的電子閱讀需求。目前,山西省圖書館、杭州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全國多家圖書館均以實現此項功能。
4)利用多樣化的線上活動加強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是服務于閱讀的方式之一,如今已成為圖書館服務的重要領域。公共圖書館通過進行全面、廣泛、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圖書館可以進行豐富的“線上+線下”閱讀推廣活動,具體而言,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微信平臺發布線下活動信息,甚至直接進行線上活動云直播,方便快捷的開展閱讀推廣活動。以山西省圖書館為例,通過微信公眾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閱讀推廣活動,推出山西省圖書館長風讀書會線上分享系列、山西省圖書館文源視界網上展覽、“你閱讀我服務”圖書館服務宣傳周云直播活動等,極大的豐富了讀者的閱讀生活。
2.2 基于微信群的圖書館服務探索與創新
1)吸納志愿者,加強文化志愿隊伍。文化志愿隊伍首先就需要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讓志愿者有章可依,其次就是需要擴大志愿者的招募來源,使不同年齡層和教育背景等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所參與,利用微信公會號發布志愿者招募信息,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吸納志愿者,擴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加強文化志愿者的服務與管理,優化志愿者結構,進而提高志愿者的服務質量。
2)建立方便讀者的服務交流群。圖書管理者還可以建立多個讀者的交流討論群,幫助讀者解答在閱讀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為讀者們提供交流讀書心得的平臺,為讀者提供精準服務,既增強了讀者粘性,也更直觀更全面的了解讀者需求,更好的為讀者服務。
3 微信平臺在圖書館服務中的優勢與不足
3.1 微信平臺在圖書館服務中的優勢
1)輻射面廣,不受地域限制。所謂的頁面移動化是指以往的電腦端的信息服務網頁可以借助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客戶端完成信息的獲取[2]。以往圖書館的服務信息被局限在場館內,微信平臺的出現使得圖書館服務能夠利用移動化的頁面完成服務過程,公眾只需要借助互聯網和微信平臺便能夠隨時隨地查看圖書館的服務信息。極大便利了公眾的生活。
2)操作便捷、功能全面多樣,可鏈接可架構多層級服務網絡,基本涵蓋圖書館服務全領域。微信平臺無論是在用戶群體、純移動端用戶、消息推送機制、實時響應、平臺開放方式根據用戶特殊請求實施不同服務,還是開發、維護等方面都具有先天的優勢和騰訊公司的后備支持。并且通過多級嵌套程序的方式,可以鏈接架構多層級服務網絡,進行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完善,基本涵蓋了圖書館服務全領域。
3)運營維護成本較低。微信平臺不僅能夠提供頁面移動化的服務,同時微信平臺的維護成本也隨之降低。微信平臺的開發是騰訊公司進行的工作,不需要圖書館投入更多資金維護,圖書館通過注冊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免費開展服務。
3.2 微信平臺在圖書館服務中的不足
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服務受網絡技術限制較大,會因為網絡原因導致故障產生(例如押金、滯納金繳納延時顯示或者不顯示);微信平臺對功能接口和界面布局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微信顯示界面較小、一級菜單位置有限,這種視覺上的差異將會影響讀者的服務體驗;電子讀者證的使用普及對設備要求較高,需要投入資金及時進行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
4 結語
隨著微信公眾平臺高度可定制的服務模式的不斷成熟,想要實現無論是低成本或高商業化的服務都不再是問題。而隨著微信公眾平臺功能的不斷強大,圖書館也將會在不斷的探索與創新中,利用好微信平臺開展更加豐富的圖書館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為.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圖書館移動服務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5(5):35-38.
[2]康孝宏.基于微信平臺的圖書館服務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11):255-256.
[3]陳添源.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的高校圖書館PDA創新實踐[J].福建圖書館學刊,2019,2(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