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敏

[摘要] 目的 分析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應用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價值。方法 選取該院的53名護理人員進行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施行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實施前后,對管理質量進行評估,主要評價衛生質量和無菌操作。結果 管理方案實施后,衛生質量和無菌操作質量顯著提升,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用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方案,能夠顯著提升管理質量,改善衛生質量和無菌操作質量,可以控制醫院感染情況,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追蹤方法學;PDCA循環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a)-010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tracking methodology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value in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53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the tracking methodology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plan were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9.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plan, the management quality was evaluated, mainly to evaluate the hygiene quality and aseptic opemtion quality.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plan, the quality of sanitation and aseptic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data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application of tracking methodology and PDCA cycle management progra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anagement quality, improve sanitation quality and aseptic operation quality, and control hospital infections with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Tracking methodology; PDCA cycle management
在醫院管理過程中,感染的有效控制是基本關注點,良好的感染管理質量能夠提高醫院的整體水準,減少因感染引起的不良事件[1]。在醫院工作中,感染問題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是由于發生感染,導致病情加重,嚴重者可能直接導致死亡,因此醫療工作開展時,尤為關注感染情況的控制。常規管理方案太過于籠統,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即使是護理人員,也會存在衛生質量不合格的情況,難以滿足感染控制的基本需求,因此醫院需應用較為有效的管理方案,追蹤方法學已經有了較多的應用[2]。后續實踐過程中發現,使用PDCA循環管理輔助追蹤方法學,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彌補追蹤方法學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管理質量[3]。該次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53名護理人員,分析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聯合應用,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所能發揮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的53名護理人員進行研究,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婦科、產科各9名,兒科8名;男7名,女46名;年齡在26~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76±13.62)歲。
1.2? 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施行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方案,之前執行常規管理方法。
常規管理方案按相關標準執行,關注感染管理要點即可,主要是加強醫院感染的宣傳、明確感染的危害,并控制環境衛生和手衛生。
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方案,根據管理內容對所有患者進行管理,內容如下。
(1)追蹤方法學:①成立追蹤組,對追蹤目標進行分析,總結出管理過程中可能導致感染的細節問題,同時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之明確后續控制感染的相關細節以及處理方法。②開展個案追蹤,分析管理工作中在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總結所有問題之后,讓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實際操作,評價其實操情況,并對整個追蹤流程應用情況進行評估,若是存在不足,及時進行調整。對個案進行追蹤時,可以選取一些病情較為復雜的患者,這類患者在日常治療階段需要多個科室配合,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細節較多,發生感染的可能性較大,而且有利于評估多個科室的工作情況。③開展系統追蹤工作,尋找導致感染發生的根本原因以及整個大環境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要關注科室之間的配合情況,一些科室在工作過程中缺少交流,以至于很多工作難以充分協調,不僅增加危險程度,也加重了工作負擔,在總結出問題原因后,從源頭上進行整治,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2)PDCA循環管理:①擬定計劃,基于常規管理流程中以及追蹤方法學實踐階段所發現的問題擬定管理計劃,計劃擬定過程需要充分考慮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管理工作量偏大,很多護理人員在工作前都會關注控制感染問題,但是過程中可能會有所忽略,且單獨追蹤容易造成工作人員負擔,可能會影響后續感染控制工作的開展,就問題發生原因優化相關細節,確保后續工作有序開展。②執行管理方案,為所有工作人員安排合理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調節工作時間段,盡可能讓所有護理人員都獲得足夠的休息,同時,對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忽略的細節問題加以備注,并開展相應的教學。教學完成后,先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分析其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隨后針對性進行指導,進一步強調細節問題,讓護理人員加強對工作過程中感染控制細節的處理能力,提高其業務水平。③檢查執行情況,對執行流程進行評估,根據各工作人員實際操作情況以及方案執行階段的順暢程度,尤其是要關注感染控制的相關細節處理質量,分析操作流程和方案存在的缺陷。④處理問題,對于已經發現的問題,明確是因管理方案因素引起,還是因個人因素引起,隨后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干預,若是方案問題導致,則改進方案,若是個人因素,則加強培訓,對于多數人都存在的問題,則在科室內粘貼標語,避免其再次發生,若是現階段無法解決,則留到下一流程再處理,實現方案的不斷優化,在方案執行過程中,醫院感染科應該充分發揮作用,及時對醫院感染情況進行檢查,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一旦發生感染,需要盡快明確感染菌種和感染因素,盡可能降低感染導致的風險。
1.3? 觀察指標
兩種管理方案施行期間,由科室護士長和臨床醫師對管理質量進行評估,主要評估衛生質量,無菌操作質量。衛生質量參考護理人員表面衛生、手部清潔情況,無菌操作質量主要觀察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前后細節操作問題。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管理后,對53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質量評分,管理后管理質量評分較管理前,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開展階段,其工作內容需要涉及醫患雙方,對于護理人員而言,由于工作習慣和工作制度的要求,基本上能夠完成感染控制的目的,但是隨著醫療工作的負擔日益加重,很多護理人員在工作階段都有可能忽略一些問題,導致感染事件的發生。同時,對于患者,大多沒有控制感染的意識,而且住院過程中,會有家屬探視,這將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整體的感染控制管理工作,需要護理人員獨立來完成[4]。針對患者,一般只能進行宣教,在一定程度上雖可降低感染率,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此種情況,需要針對醫院感染開展管理工作,護理人員必須明確日常工作中的相關細節,各科室需要加強配合,盡可能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保障治療工作的有序開展。
PDCA循環管理方案最早是應用在商業服務中,因其強大的優勢,在很多領域都有使用,其執行流程主要涉及策劃、實施、檢查、處理4項內容,其應用目的,主要是在工作流程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采取合理措施進行解決,并且不斷循環使用,讓方案不斷完善,此管理方法在醫院感染控制的實際應用中已發揮了較大價值。策劃的目的是在于明確感染控制工作的目標,這樣能夠使得感染管理工作更具有針對性,讓護理人員可以有目的性地開展工作;實施則是根據策劃要點執行具體操作,實現相關工作目標,其主要目的是便于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后續改進;檢查的目的則是及時找出執行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在執行流程中同步進行,開展檢查工作的人員應該重視日常審核,尤其是要關注細節,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處理則是解決相關問題,實現方案的進一步優化,解決問題必須構建在準確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還要做好精確的分析,確認導致問題發生的原因[5]。該方案應用效果較好,但是主要是針對整個大環境,對個例的管理尚有缺陷,可采取其他方案進行輔助。
追蹤方法學在醫院管理中已有較多應用,共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個案追蹤和系統追蹤,對兩種追蹤方法進行分析,其中個案追蹤指的是調查相關評審機構中患者實際就醫記錄,在對患者目標進行選擇時,需要準確評定該醫療機構特點和救治服務的準確分類,患者的選擇上應該選取接受復雜治療的患者,因這類患者能更準確且詳細地展示出一所醫療機構是如何提供治療服務的,在對醫院各部門評價過程中提供了更充足保障。其次是系統追蹤,有別于個案追蹤的是,這類追蹤方法是從整體層面對醫療機構系統進行評價,可以準確評估醫療機構中各系統功能,便于發現其中潛在的不足之處。其具體實施是明確追蹤目標,隨后對個例進行追蹤,分析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后開展系統追蹤,尋找出整個流程中影響感染控制的主要因素[6]。在其應用過程中,可以選取復雜案例作為追蹤對象,這樣能夠發現更多的問題,也能找出科室配合上存在的不足,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感染,還能提高科室之間的配合度。實際應用中,發現兩種方案聯合使用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在追蹤方法學應用后,可以發現較多問題,隨后就可以實施PDCA循環管理法,這樣可以在計劃流程擬定出更為完善的方案,控制感染的效果會進一步提高[7]。兩種管理方案聯合應用,可以彌補單獨應用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管理質量,控制醫院感染,追蹤方法學不應該只用于PDCA循環管理法開展之前,在PDCA循環管理法實施階段,也需要將之投入使用,這樣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8-9]。另外,需要重視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感染問題的控制需要護理人員去執行,需要其準確判斷感染危險因素,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進行控制,因此必須著力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準,保障醫院感染的有效控制[10]。
醫院在運用系統追蹤法和PDCA循環管理法對感染管理工作質量進行改善工作時,可以有效提高其工作質量,并且通過該次試驗也證明這類方式可以更大規模的應用在該院全體范圍中[11]。以該次研究為示范性工作,相信在后續的開展過程中可以更大程度地對該院工作情況進行改善,糾正審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更加客觀評價對日常工作進行審核,停改影響醫療安全性的活動,將所有不合規項目進行及時有效整治。但是對于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分析時,還要避免在事情發生后才采取措施改進。而是要加強改進工作,通過提前進行工作評估促,進工作建設和工作改進,使醫院內在管理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并通過一系列改進方式進行整體提高[12-13]。
研究結果表明,管理方案實施后,與實施前相比,衛生質量顯著提升(P<0.05)、無菌操作質量顯著提升(P<0.05)。
綜上所述,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用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方案,能夠顯著提升管理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王凌,賀順紅,鐘垚.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6):7-8.
[2]? 黃穎,于愛娥.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5):80-81.
[3]? 劉素珍.PDCA循環法在提高醫院感染管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1):135-137.
[4]? 張安娜.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產科護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10):1268-1269.
[5]? 李靜.PDCA循環管理在預防手術室醫院感染質量控制中的效果[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9,30(8):1031-1032.
[6]? 謝繼慶,徐偉麗,林文華,等.追蹤方法學與PDCA循環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8):1358-1359.
[7]? 代育林.PDCA循環在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傳染病信息,2018,31(3):267-270.
[8]? 秦淑娜,林楠,劉寶麗.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5):128-129.
[9]? 劉敏.PDCA循環法在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9):61,63.
[10]? 田梅.PDCA循環管理方法在重癥醫學科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33):158.
[11]? 羅彩霞.PDCA循環在醫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352(17):60-61.
[12]? 趙芙蘭.PDCA循環模式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8,351(16):85-87.
[13]? 方晶晶,史超路,黃欽,等.PDCA管理法在ICU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7):121-122.
(收稿日期: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