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華

[摘要] 目的 分析層級管理模式對血液透析室護理質量的應用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將來該院血液透析室的7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38)與對照組(n=38),對照組給予常規普通管理模式,研究組給予層級管理模式,隨后評價護理質量及患者負性情緒變化情況。結果 護理質量: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均有明顯升高(P<0.05),但是,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為(92.93±2.89)分,相較對照組的(81.92±3.47)分,明顯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負性情緒變化情況:與護理前相比,兩組護理后的SAS和SDS評分均有明顯降低,但是研究組SAS和SDS評分分別為(30.13±2.74)分和(30.32±2.53)分,相較對照組的(34.01±4.03)分和(33.69±5.04)分,明顯偏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層級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具有顯著的管理效果,既能提高護理質量,又能改善患者負性情緒。
[關鍵詞] 層級管理模式;護理質量;負性情緒;血液透析室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a)-012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on the quality of care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Methods 76 patients who June 2018 to June 2019 came to the hemodialysis room of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the study group(n=38) and the control group(n=38).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routine gener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a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n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 chang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Nursing quality: Compared with before nursing,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However,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93±2.89)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81.92±3.47)points,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hanges in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compared with before nursing,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but the SAS and SD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30.13±2.74)points and (30.32±2.53)point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34.01±4.03)points and (33.69±5.04)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management effect in the hemodialysis room,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but also impro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Key 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Nursing quality; Negative emotion; Hemodialysis room
血液透析室具體是指為患者提供腎臟替代療法的場所,血液透析作為腎衰竭的常見療法,雖然該療法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腎臟發揮它的生理作用,但是并不能徹底糾正機體內的代謝紊亂,同時,血液透析室在進行血液透析時,通常會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2]。臨床指出,血液透析最佳血管通路即為自體動靜脈內瘺,雖然血液透析技術目前已得到飛速發展,但是實際使用過程中,極易引發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針對這一現狀,血液透析室需采取層級管理模式,為了明確該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中的應用效果,故該次研究將2018年6月—2019年6月來該院血液透析室的7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層級管理模式后,評價護理質量及患者負性情緒變化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76例來該院血液透析室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將76例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38)與對照組(n=38)。納入標準:①患者基本資料齊全;②參選患者及家屬依從性良好;③參選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的臨床指征[3]。排除標準:①患者存在肝素過敏及凝血功能異常現象;②患者患有嚴重血液疾病或惡性腫瘤;③患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存在嚴重障礙;④認知功能及語言功能存在嚴重障礙;⑤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分布:33~64歲,平均(48.50±16.08)歲,病程:1~12年,平均(6.50±6.02)年。研究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分布:34~65歲,平均(49.50±16.07)歲,病程:2~13年,平均(7.50±6.05)年。該次研究患者均為自愿參加。將上述資料比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普通管理模式,護士長對所有護理人員統一管理,根據工作任務合理安排當班護理人員。護理人員按照血液透析室護理規范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給予層級管理模式,具體為:①分層管理:根據血液透析室具體情況及護理人員的學歷、工作年限、職位及工作能力將其分為護士長、組長、責任護士及輔助護士,其中護士長要求工作年限超過15年,學歷本科以上,具備科學實效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可以及時協調內部工作人員的整體情況,同時,護士長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能夠在護士中樹立威信,可以帶領下屬不斷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組長要求工作年限超過10年,學歷大專以上,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可以協助護士長進行管理工作,完成績效和業務考核任務,并正確指導下級護士完成臨床工作;責任護士要求工作年限超過5年,學歷大專以上,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可獨立完成患者的透析治療,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生活指導等,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血液透析室的臨床護理及病情觀察;輔助護士要求工作年限超過1年,學歷專科以上,具備基本的護理技能,能夠完成血液透析室的環境維護工作,包括各種器械、物體表面的消毒,以及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完成病人的基礎護理工作,保證質量。護士長對所選護士進行分組,共計5組,每組13人,每組選派1名組長,帶領小組成員完成護理工作,組長需根據病房情況進行排班,并及時調節上班人員數量,以此促進護理質量提高,提高護理安全性[4-5]。②制度管理:根據護士具體工作情況制定績效考核,考核原則按照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執行,同時,考核過程中結合護士級別、患者分級及臨床工作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核。對于考核優秀的護士,可提供進一步深造或提高崗位作為獎勵,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護士,適當減薪作為處罰,以此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整體提升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評價:借助我院自制護理質量量表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技能、護理宣教、護理文書、護理安全及整體護理等,總分為100分,得出分值與護理質量呈正相關[6];患者負性情緒變化情況評價: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護理前后的負性情緒進行評價,評分范圍為0~100分,50~60為輕度焦慮,60~70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評分越低,說明患者負性情緒越少。
1.4? 統計方法
數據資料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該次研究中以t檢驗,計量資料表示采用(x±s);以χ2檢驗,計數資料表示采用百分數(%),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對比
研究組護理質量相較對照組明顯偏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負性情緒
干預后,患者負性情緒明顯得到改善,且研究組負性情緒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研究發現,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及多余水分,進而維持血液酸堿平衡,避免患者出現中毒現象[7-8]。血液透析是延長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終生血液透析治療。在長期治療過程中,若護理不當,患者可出現血壓不穩、營養失衡、感染、動靜脈內瘺失功等多種并發癥。因此,血液透析室的護理質量直接關系到患者治療的安全性,而護理管理制度是決定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傳統的管理制度下,護理人員無明確職責劃分,無法發揮年資高、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的護理優勢,同時年資低的護理人員缺乏護理經驗,無法高質量地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致使科室護理質量得不到提升,增加護理不良事件風險。
在血液透析室采用層級管理模式,根據護理人員的學歷、工作經驗、工作能力等進行層級劃分。在明確的責任分工下,組長在協助護士長工作中提升管理能力,責任護士可以充分發揮護理優勢,輔助護士在上級護士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使血液透析室的護理質量得到全面提高。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在層級管理模式下,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有:①采用層級管理模式,可以確保護理人員具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并及時發現患者病情變化特點,以便于臨床采取針對性護理;②層級管理模式可以實現層層把關、層層落實等工作原則,同時還能優化人力資源;③層級管理模式可以實現人人參與的管理理念,同時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相較常規管理模式而言,層級管理模式在崗位職責及薪酬分配中具備雙向性,該管理模式的實現,對促進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及家屬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9-10]。
綜上所述,層級管理模式在血液透析室具有顯著的管理效果,既能提高護理質量,又能改善患者負性情緒。
[參考文獻]
[1]? 黃玉賢,申敏.基于專業能力進階制度的護理人員優化層級管理模式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5):510-514.
[2]? 朱娜,馬洪,詹旭蕾,等.層級質量控制在外科ICU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10):71-72.
[3]? 馬慧芳,張曉艷,李楊玲.1997-2018年我國血液透析護理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4):481-485.
[4]? 徐駿,吉小靜,戴歡歡,等.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194-197.
[5]? 羅麗敏,黑小杰,朱麗萍,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與反芻性沉思水平的相關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2):3913-3916.
[6]? 孫雪,謝珺.維持性控制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終末期腎病患者臨床成效研究[J].河北醫藥,2016,38(6):945-947.
[7]? 李領香,胡建軍,過嘉明,等.護理程序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凈化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6,6(s1):250-251.
[8]? 何許,葛淑芝.綜合護理對重癥胰腺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應激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5):667-670.
[9]? 陳勇琴,羅麗.整體護理干預對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22(8):1370-1372.
[10]? 劉小英,梁立紅,張雪英,等.心理干預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和生活質量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9):2226-2228.
(收稿日期: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