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了各行各業,信息技術產業也迅猛發展,人們能夠獲取到的數據量呈現爆炸式增長的態勢,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大數據時代。推動實施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耀州,更好服務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十九大報告高度肯定了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的成就。在未來發展方向上,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也就是說,在未來,互聯網等相關技術將通過向各個產業的滲透,推進實體經濟持續轉型升級,為經濟的持續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 大數據經濟發展的現狀
認真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追趕超越轉型發展”為主基調,按照“系統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圍繞我區“2342”工程布局,強力推進2個物流園區(關莊電商物流創業園、美鑫西北耐物流園)、3個工業園區(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非公經濟產業園、裝配式建筑產業園)、4個特色小鎮(照金鎮、小丘鎮、關莊鎮、董家河鎮)、2個新經濟產業園區(藥王大健康產業示范園、大數據產業園)建設,經濟結構優化、總量擴張,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錦陽新城大數據產業園是耀州區“2342”工程規劃的“兩個新興產業園”之一,以錦陽新城創業孵化大廈為基地,規劃聚焦數字經濟產業,吸引國內外大數據企業、創新創業企業、電商企業入駐,著力打造“一園五中心”(西北地區重要的工業品電商產業園區、結算中心、雙創示范中心、智慧物流中心、人才孵化中心、區域金融中心),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建成摩貝、世紀華耀、安易等交易平臺;啟動互聯網智慧園區,進行高速互聯網接入,實施人才公寓、雙創空間等建設。到2022年,人才公寓配套商場、超市、銀行等項目,聯合辦公空間、電商孵化中心、創業咖啡等項目全面建成,中央托管機房投入使用,實現無線WIFI全覆蓋。年實現產值100億元,稅收2億元,帶動5000人就業。
目前摩貝、世紀華耀、安易等國內知名電商服務平臺已建成入駐并試運營,建成項目4個,分別為:1)投資的1000萬元的陜西摩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化學品電商綜合服務平臺項目;2)投資2000萬元的陜西摩貝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化學品專業供應鏈平臺;3)投資2000萬元的陜西照金世紀華耀科技有限公司全產業綜合服務運營平臺項目;4)投資1000萬的陜西安易電子商務公司工業品電商安全交易平臺項目。
2 大數據經濟下的電商平臺
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區結合區情實際,堅持以區、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區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區鎮村電商服務站體系建設、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建設、農產品電商營銷服務體系建設和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建設等“六大模塊”為抓手,不斷強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扎實推進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止目前,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區、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基本建成,電子商務人才培訓體系完成100%,鎮村電商服務站體系建設完成,整合物流快遞企業7家。引進淘寶、京東、1號店、中國網庫等多家一線電商平臺。
一是帶動了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助推了縣域經濟發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積極擁抱互聯網,利用電商渠道進行轉型升級。2019年,全區有100余家農業專業合作社、200余家實體企業實現電商轉型,帶動1000余戶貧困戶脫貧。據統計,2019年我區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45億元,其中網絡銷售額1.676億元,網絡購買額1.775億元,快遞收件200.22萬件,快遞發件165.89萬件。
二是夯實了農村基礎設施,提升了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扎實推進農村道路、互聯網、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電商發展基本條件。加強交通運輸、商貿、農業、供銷、郵政等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共享銜接,建成鎮村電商服務站體系和區、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改變了農村商品供應渠道,改善了農村商貿流通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品質;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縮短了快遞物流配送周期,降低了農村商品流通成本。
三是吸引了大批返鄉青年創業,提升電商創業氛圍。電商人才培訓計劃實施后,有效地改變了農村青年思想觀念,大批農村青年、大學生和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回鄉開展電商創業。涌現出一批電商創業典型,激發了“雙創”活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截止目前,耀州區電商企業總量近200余家,電商創業人員達3800余人,電商從業人員近11000余人。
四是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助推了脫貧攻堅。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將電子商務與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創業就業、農村進步發展深度融合,帶動貧困群眾參與農產品上行增收、工業品下鄉減支,不斷提升貧困人口利用電商創業、就業能力,拓寬全區特色優質農副產品銷售渠道和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渠道,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
3 大數據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的基礎在于數據,數據的生命在于共享,拿不到底層的數據,數據分析也就無從談起。如今,數據孤島林立、融合困難,已經成為政府與企業面前的首要難題。
1)數據孤島問題突出。數據孤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同部門的數據儲存在不同地方,格式也不一樣。大數據最高的層次就是用數據來形成智慧,使得社會各方面可以運轉起來。由于政府部門之間、企業之間、政府和企業間信息不對稱、制度法律不具體、缺乏公共平臺和共享渠道等多重因素,導致大量政府數據存在“不愿公開、不敢公開、不能公開、不會公開”的問題,而已開放的數據也因格式標準缺失無法進行關聯融合,形成孤島。
2)底層技術差距很大。數據分析本身也是一個難題。大數據中,絕大部分屬于非結構化的數據,它們大量存在于社交網絡、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等領域,這些數據的不確定性表現在高維、多變和強隨機性等方面。我區大數據技術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
3)專業人才短缺嚴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現在正進入爆發期,由于大數據行業選才的標準不斷變化,高端的技術人才比較稀缺。成熟的數據經濟人才培訓體系尚未建立,直接導致這方面人才短缺的問題日益突出。
4 推動大數據戰略促進經濟發展的建議
1)創品牌,促進農產品上行。優化特色產業布局和農產品供應鏈,保障充足的網銷貨源。堅持生態化規劃、標準化生產經營,深度開發網銷自營產品,完善耀州品牌線和產品線。加強與阿里、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對接合作,引進更多知名電商平臺,推動耀州特色農產品走上大市場、快車道,通過市場調節,引導群眾發展生產,倒逼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促進農村工業品、旅游及服務產品的電商化。
2)重培訓,強化大數據人才培養。不斷完善全區電商人才培訓體系,夯實人才基礎,創新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分級分層教育體系,充分發揮社會專業培訓機構、電商企業和行業協會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科學合理設計培訓體系結構,全面提升人才培訓質量,培養和造就大批適應電子商務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為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提供專業人才支撐。
3)強建設,完善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由區電信局牽頭負責,各鎮(辦)具體實施。各鎮(辦)負責本區域內的鎮村兩級服務站建設和運營,尤其是抓好11個示范電商服務站、7個深度貧困村電商服務站、9個摘帽貧困村電商服務站建設,確保每個服務站點配備專業運營人員,有產品、有物流快遞服務、有農副產品網上交易額(其中鎮級服務中心交易額5萬元以上,村級服務站交易額1萬元以上),實現服務站點功能最大化。
4)整物流,電商快遞配送進農村。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統籌全區物流、倉儲、冷鏈資源,盡快構建與我區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相匹配的現代物流配送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鎮(辦)、村建立倉儲配送中心,整合民營快遞公司的配送網點,實現快遞一體化,達到網銷商品的品控分揀、打包配送、集采統儲、互采分銷、統配統送,并協調售后服務,基本實現快遞到鄉鎮,配送到村莊,完全打通農村電商配送的“最后一公里”。
5)廣宣傳,加大數據經濟下電商宣傳力度。充分發揮電視臺、報紙等媒體資源,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和電商扶貧典型加強宣傳和報道,營造全民發展電子商務的良好氛圍,從而快速提升村鎮干部對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認識,促進農民群眾轉變觀念,助力實體企業加速電商轉型,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
6)促競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加強資源統籌共享,穩步推進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增加。積極落實創業就業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退伍軍人積極投身農村電子商務實踐,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