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倩?任婷婷
摘 要:在我國職業教育普及發展進程中,高職院校中女生人數逐年遞增。鑒于高職院校獨特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對女生身體素質、意志品質具有一定要求。因此,文章結合高職體育課實際體驗,論述了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現狀問題,并就提升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效果的方案進行了研究,以期為高職一線體育課教學水平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女生;體育課
當前,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中存在的一種普遍現象是:男生在學習態度、學習過程表現、學習效果等方面的表現普遍優于女生,男生在體育課中參與積極性較高,女生在體育課中參與積極主動性不足,畏難情緒較為突出,影響了高職體育課整體教學效果。基于此,研究提升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效果的方案,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1 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現狀問題調查
采用訪談法,對當前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可知由于自身身體素質限制、自由活動時間缺乏、擔憂鍛煉受傷、存在不良運動史、教材內容及課時安排不當、學業壓力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前多數高職女生對體育課興趣程度一般,參與體育活動態度為不積極、不主動,對體育類知識也不感興趣[1]。部分女生存在厭煩體育課情況,也沒有養成鍛煉習慣,無法體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
2 提升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效果的方案
2.1 恰當安排教學內容
高職女生身體形態、機體代謝能力日趨完善,可以適應外部環境變化,但整個心血管系統適應負荷機制還不夠完善,再加上體形上窄下寬,重心較低,不適應跳躍、速度類及對耐力素質要求較高的運動項目。因此,在體育課程教學前,教師應就體育內容興趣志向展開調查,結合專業經驗,恰當安排教學內容。一般來說,高職女生較為喜歡羽毛球、健美操等運動項目,不喜歡籃球、足球等項目。因此,教師可以將健美操、羽毛球等運動項目作為高職女生教學主要內容,將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作為輔助內容,盡可能壓縮相關項目課時。
在心理方面,高職女生情緒變化不夠穩定,興趣愛好變化無常,在對抗性體育項目中極易受情緒干擾[2]。但由于女生注意力較集中,在高度準確性項目中可以發揮性格優勢。因此,教師可以在健美操教學主題確定的基礎上,增設動感啦啦操、形體訓練等項目,引導高職女生根據自身情況矯正身形,體會到體育課對自身的優良影響,調動其參與體育課程積極性。
2.2 貫徹因材施教理念
體育教學是一項以身體練習為主的動態性教學,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自覺反復鍛煉,達到增強體質目的[3]。基于體育教學這一特殊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貫徹因材施教理念,結合高職女生“愛美”、“好勝”的天性,增設形體指導、健身健美指導模塊,促使高職女生可以在愉悅的氣氛中完成體育鍛煉。同時考慮到高職女生身體素質差異,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女生,采取“一幫一”、“手把手”教學手段,或者“優帶差”的結對練習方式,鼓勵女生相互學習,不僅要讓身體素質好的高職女生樹立終身鍛煉、不斷提升理念,而且要讓身體素質不佳的女生適應一般體育運動強度。在這個基礎上,為了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學趣味性,教師可以將不同個性、身體素質學生分組,并利用按一定圖形跑、接力跑的形式代替耐久跑,或者利用分組競賽方式代替投擲實心球、排球墊球練習,并在競賽后及時進行表揚、批評,在增強集體凝聚力的同時,也可以調動高職女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主動性。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主動參與到女生隊伍中,與其共同活動,營造融洽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并在與女生溝通過程中了解其內在需求,賦予其一定體育鍛煉自主權,從更高層面激發女生參與體育管理、體育活動積極性,為體育教學效果提升提供依據。
2.3 合理利用微課件
為促使女生養成身體鍛煉習慣,并主動通過運動的方式提高身體素質、人體免疫力,教師可以周為節點,為女生安排提高身體素質的微課教案,并以《網絡指導工作方案》的形式為女生良好健康身體狀態維持提供指導。具體微課教案可以劃分為熱身部分、基本部分、放松整理部分三個部分。其中熱身部分是開啟一次運動健身的基礎,可以充分調動身體各個系統,給予身體一定適應運動時間,提高運動表現,降低運動損傷概率,達到每一次運動鍛煉最佳效果。熱身部分內容主要為左右小跳(30s/組*連續2組)、勾腿跳(30s/組*連續2組)、頸部熱身(4*8拍)、前后繞肩(4*8拍)、體前屈轉體(4*8拍)、髖關節及踝關節熱身(4*8拍)。
在做完熱身運動之后,教師可以示范指導學生調整呼吸,舒展身體并適當補充水分。隨后依據微課件展示順序完成十個動作為一組的三組基本部分,在此期間可以要求女生根據自己的速度自行計時并在每一個動作結束后休息半分鐘。基本動作內容主要為平板支撐轉體(10次/組)、空中蹬車(40s/組)、肩橋(30次/組)、仰臥交替抬腿(30s/組)、向前交替箭步蹲(16次/組)、小燕飛(30次/組)、屈膝收腹(16次/組)、半蹲(16次/組)、右側及左側側支撐抬臀(12次/組)。在動作結束后,教師可以指導女生放松呼吸,調整節奏,進入運動后放松整理部分。放松整理部分主要以減輕運動時肌肉內產生乳酸對肌肉酸性刺激、拉伸肌肉外膜、增加肌肉柔韌性為目的,包括肩部拉伸、大腿后側拉伸、大腿內側拉伸、扶椅子左腿前側拉伸、扶椅子右腿前側拉伸、腹部拉伸、跪姿背部拉伸,均為30s/組。在拉伸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女生根據練習情況打卡,保證微課件應用效果。
3 總結
綜上所述,女生厭煩體育課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通病,也是令體育教師頭疼不已的問題。為了提升女生體育課教學效果,教師應從女生厭煩體育課的原因入手,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同時立足女性主義視域,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制定與女生實際特點相符合的課程內容及教學形式方法,促使女生在體育課堂中體會到運動的樂趣,為其身體素質及終身鍛煉意識的形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鵬.高職院校女生體育課教學效果提升途徑[J].才智,2019,000(02):32-32.
[2]李芳.如何提高高職女生體育課學習質量[J].科學咨詢,2018,000(031):11-11.
[3]蘭博.高職女生體育課教學改革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8,000(001):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