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喆?李歡?朱邦輝

摘 要:近年來,我國很多省、市、自治區等均發布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放標準,2019年12月《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發布,但與之配套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機制卻不盡完善。本文在調研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分析了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最后給出了管理及技術方面的建議。
關鍵詞: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近年來,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面臨的環境問題逐漸被重視,而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問題更是備受關注[1]。目前《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已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發布,該標準對湖南省所有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提出了要求。同時,一些缺乏污水處理設施的村鎮,也正在建設出水水質符合標準要求的污水處理設施。筆者根據上述情況,對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的特征、處理現狀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發現了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初步提出了一些改進的設想。
1 農村生活污水成分分析
農村生活污水一般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物質含量高,有毒有害的物質比較少,可生化性好[2]。農村生活污水的一般來源有三個方面:廚房污水、生活洗滌污水和沖廁水,其中包含的主要污染物指標如表1所示。
2 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
2.1 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模
截至2019年2月的統計數據,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共有1245912座,設計規模71.88萬m3/d,10-500m3/d處理規模(含10m3/d)以上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占比0.1%;5-10m3/d(不含10m3/d)處理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占比0.5%;0-5m3/d(不含5m3/d)處理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占比最大,為99.36%。
2.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湖南省現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主體工藝有多種,如人工濕地、氧化塘、厭氧生物處理、A/O工藝、A2/O工藝、SBR工藝、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氧化溝等。占比最大的0-5m3/d處理規模的設施以厭氧生物處理為主,達72%。此工藝運行費用低,但出水水質不佳,后續仍需人工濕地等工藝聯用。
2.3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經濟分析
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費用,在達到同樣出水水質的前提下,通常規模越大成本越低,而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基本以5m3/d規模以下為主,按《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排放,運行費用(不包括設備損耗)約為0.4-1.0元/t。
3 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存在的問題
3.1 管網建設配套落后
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管網建設滯后,處理設施達不到滿負荷和24小時連續運行,導致效率低下;管網未覆蓋到的農戶,污水無序排放直接污染環境;污水收集系統基本沒有雨污分流系統,在降水量大的時候,污水池的水經常溢流出來,可能污染周邊環境。
3.2 某些特殊地區進水污染物濃度低,集中處理浪費大
在湖南省的某些偏遠農村,人口較少,潲水等都進行了資源化利用(喂豬等),排放的生活污水污染物濃度低,部分水質指標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基本符合《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可以直接排放。但這些農戶排放的生活污水被混合收集進入村鎮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排放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處理成本高達0.6-1.0元/t,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來做“無用功”。
3.3 缺乏專業的運營管理人員
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主體較多,如鄉鎮政府、建設單位、村委會、村組等[3],容易造成推諉扯皮、管理失效等現象,處理設施的管理人員多以當地村民兼職為主,缺乏環保相關知識以及設備操作管理的相關技能,難以勝任專業水平的系統維護,導致污水處理效果波動以及出水水質不達標等問題。
3.4 維護經費無法保障,大量設備“曬太陽”
湖南省地下水資源相對豐富,即便是有集中式供水的自來水廠,很多農戶仍然習慣自行打井使用地下水。因此大部分的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無法順利收取居民的排污費,因為不交水費,自然就沒有排污費。污水治理設施的建設、運行費用只能單純依靠財政預算,對于地方財政困難的地區,難度極大,普遍存在污水處理設施“曬太陽”的現象,降低了已建成設施的處理效益。
3.5 管理體系尚未健全
由于目前國家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管理體系尚未健全,如設施運行的主體都沒有統一的規范[5],這些設施建好以后,很多都沒有規范地驗收,更不能保證處理效果和日常運行的穩定性。
4 初步建議
4.1 健全管網建設,因地制宜設置出了設施
在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設計處理量上限的基礎上,鼓勵農戶為改善自己居住環境自行敷設管路將污水收集至處理設施,以減輕政府部門建設管網工作的負擔;對于非集中式排放的農戶,當管網建設成本較高時,可以考慮單戶設置低運行費用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4.2 區別對待,不做“無用功”
某些特殊農村地區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B標準的,不接入鄉鎮集中污水處理設施,降低集中污水處理設施的負荷,減少成本。
4.3 引入第三方運營
從運行管理的角度探索農村污水處理的產業模式,應建立長期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維護與管理的市場機制。依托大型環保龍頭企業,建立區域性第三方建設運行維護管理機構。由第三方來承擔污水處理技術和設施的選擇、運行,維護、管理責任[4]。
4.4 多方資金共同建設運營
1)中央財政、地方財政支持。2)普及農村集中式供水,提高供水水質和安全性。3)大力推行具備氮磷回收(做天然肥料)等功能的污水處理設備。出于經濟效益和改善居民周邊生活環境的目的,農戶本身也愿意付一部分的費用來建設、運營污水處理設備。當經濟效益達到一定程度時,也能吸引到企業來投資建設運營[5]。
4.5 健全管理體系
必須配套完善《湖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相關的管理措施,落實責任主體,反向推動對提高建設項目的質量要求和出水水質,提高設備運行的效果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付昆明,廖敏輝,王俊安,楊宗玥,李慧,仇付國.村鎮低濃度生活污水現狀及處理技術分析[J].環境工程,2019,37(04):48-51+111.
[2]謝勇麗,曾霞,趙永生,張靜.組合濕地凈化農村散戶生活污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20,46(07):124-127.
[3]胡凱,許航,張怡蕾,李曉洋,陳衛,武虹妤,陸旭,彭朝陽.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模式探討[J].水資源保護,2017,33(02):63-66.
[4]李瀟瀟,張林.樂山市農村污水處理問題及對策研究[J].決策咨詢,2020(01):15-18.
[5]徐志榮,葉紅玉,卓明,許明珠,武璐.浙江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其對策[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5,31(04):47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