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入蜀的客家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家即道場
——嶺南入蜀的客家人

2020-12-01 10:17:31郭一丹
嶺南文史 2020年2期

郭一丹

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是語文課本中的一篇小說,它所表達的語言認同與家國情懷感人至深,引人沉思??图胰撕芸粗亍案迸c“魂”“家”與“祖先”“祖宗言”“崇正”“守正”。這些文化心理背后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梁啟超先生說:“舉凡數千年來我祖宗活動之跡足徵于文獻者,認為一無價值而永屏諸人類文化產物之圈外,非惟吾儕為人子孫者所不忍,抑亦全人類所不許也。既不可不讀而又不可讀,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讀之,然后出其所讀者以供人之讀?!盵1]誠如斯言,祖先教訓,文化遺業,既需要擇善而從,也需要與時俱進。

四川客家人大部分是清康熙年間從廣東興寧、五華等地的移民。一般認為,目前四川有客家人300萬人左右。

一、祖宗言與沖破時空的“存在”

清嘉慶間,廣東和平縣人徐旭曾的《豐湖雜記》被視為“客家宣言”,短短千字道出客家與中原文化的深厚淵源:衣冠舊族、故家世胄、遺民、南遷、耕讀為本,負耒橫經之教,教以立身持家之道,崇禮讓,重廉恥,質而有文。清末,廣東梅縣人黃遵憲《乙亥雜詩》有“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的文化追憶與由衷感慨。前人著述,諸多表達,文化認同已然彰彰在目。20世紀初至上半葉,廣東增城人賴際熙編撰《崇正同人系譜》、廣東興寧人羅香林從事系統化客家學研究,基礎資料多來自于客家人的“一家之史”——客家譜牒。正是家譜記載了家族的血緣譜系,讓血緣團體穿越時空,凝聚為基本的社會生存單元,同中華民族生生與共,生脈不息。

南北朝時期,顏之推在他顛沛流離、歷經風雨的人生經歷中體悟到家的可貴、家的意義與它超越時空的永恒性,于是有了淵源流傳、歷久彌新的《顏氏家訓》??图胰顺Uf“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寧丟祖宗坑,不丟祖宗聲”,這兩句俗語警句昭示著比土地更為重要的“存在”——祖宗和祖宗言。至今年紀稍大的四川客家人會說,小時候不講客家話都會被長輩罵“賣了祖宗”“四川的驢子學馬叫”。因在外求學、工作等原因不講客家話,回家后總會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開啟祖宗言模式。很多四川客家人都是天然的“雙語人”,他們可以根據不同場合的語境,在西南官話與客家話之間自然切換,游刃有余。

《大戴禮記》說“先祖者,類之本也”。祖先早已故去,但他們一直在人的心靈之中存在,他們仍活在牌位之中、在神龕之上、在神道碑上,仍活在家史的記錄之中,活在子孫后代的祭祀儀式之中,是他們感召人們牢記慎終追遠、啟裕后昆的精神家園。盡管“子不曰怪力亂神”,但子也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因此,祖先是可以蔭庇子孫的神靈,是能將家人、將族眾融為一體、同舟共濟的“神主”。對于客家人來說,祠堂或堂屋里從古至今都供奉“××堂上歷代先祖考/妣之神位”,或“天地君親師”。至今四川很多鄉村、城郊地區都還延續著“寢廟合一”的生活方式。家既是客家人現世居住的家,也是祭祀祖先的“家廟”所在。

很多學者認為,客家的本質特征在于客家方言的獨特性。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是一個對“家”有關懷的西方哲學家,他在《存在與時間》一書中曾討論“在此與話語,語言”。他認為,語言中包含著領會、解釋、傳達、贊許、呵責、警告、愿望、道出自身等。人們共同現身、共同領會,“共在”于某種操勞共處之中,共在于互相聽聞之中??傊?,語言“是植根于此在的存在建構的生存論環節。從存在論上說,唯有這些東西才能使語言這種東西成為可能”。[2]當代學者張祥龍對海德格爾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海德格爾所說的“家宅天使”與“年歲天使”是從空間和時間維度為人們提供的一個“家”,在這 “家”中有源于內在的“真態的牽心”[3](操心、操勞、淘神、情感和愛)。對于客家人來說,祖先與子孫之間、族人與族人之間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組成了一個生存單元——家族。這種觀念的深入人心和文化實作與客家人歷經戰亂、南遷、離散、械斗、聚族而居的生存境遇有關??图以l的圍樓、土樓、圍龍屋,四川的客家大瓦房、碉樓等民居建筑,一方面形象地反映了客家人的生存結構,另一方面,儒家教化教人從弓行履踐中獲得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受用(熊十力語)。

清代中前期,嶺南客家人在“填四川”的歷史背景下,不遠千里,西進入川。他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在代代繁衍、香火傳續的空間與時間中,在“家”的生存結構之中瓜瓞綿綿,繁衍至今。如今,三百多年過去了,關山重重,遠離原鄉,客家人頑強堅韌,扎根四川,“祖宗言”一直陪伴他們走過了萬水千山,穿越了歷史塵煙。至今,四川各地都還有很多客家“方言島”,很多客家人仍在延續著年年祭祖、會食一堂、定期續譜的生活方式,保護著代表嶺南的植物符號——紅豆樹。

二、家與德修道成

《論語》說:“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從孔子“克己復禮”“吾從周”到孟子“托古設教”,更是從精神層面進一步將這些特質理論化、系統化。延續久遠的儒家文化尤其重視祖先的精神凝聚力,出發點是至善至誠。潘光旦先生說過:“團體生活原先也是善的,到了后世,因為歷史與文化的種種原因,才變為不善,于是更進一步的以堯舜的郅治來設教。他(孟子)的目的不在證明堯舜之世究竟有沒有郅治的實跡,而在當時的君民可以因為這種說法,而多得一些為善的刺激,多作幾分改革的努力。”[4]發展到后來,漸漸食古不化,開始走向事物的另一面了。在潘光旦看來,本來一個很有能力有所作為的人,心心念念的就是為家族修建祠堂,修訂族譜,他們過于依戀過去而把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主體性消解、遺忘了,猶如作家巴金筆下的高覺新。學者徐復觀說:“殷人的宗教生活,主要是受祖宗神的支配。他們與天、帝的關系,都是通過自己的祖宗作中介人?!盵5]“周人的貢獻,便是在傳統的宗教生活中,注入了自覺的精神;把文化在器物方面的成就,提升而為觀念方面的展開,以啟發中國道德地人文精神的建立。”[6]學者李澤厚對“巫史一體”“家為巫史”“絕地天通”,祖先是人與上天的中介人進行了論述。他說:“祖先生是人,死為神,或生即半神。無論生死,祖先(主要是氏族首領的祖先)都在保護著‘家國’——本氏族、部落、部族(酋邦)、國家的生存和延續。在這里,人與神,人世與神界、人的事功與神的業績常直接相連、休戚相關和渾然一體?!盵7]儒家經歷了先秦時期堅持不懈的知識生產、精神生產,到漢儒、宋儒以及此后歷代的推崇與傳播,由學團演變為政團,取得了文化主流的神圣性與合法性,并完成了國教與家教的無縫連接。《大學》說:“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四川客家人非常認同“教家即教國也”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當然,這一切的邏輯起點是祖宗均為君子完人,是敬德修業、自強不息的,歷代祖宗都是厚德載物、德合無疆的,即人們常掛于口頭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之類。

翻閱四川客家族譜, 會看到客家家族倡導的“ 清一色” 的修身齊家、講信修睦, 無所不在, 不厭其煩?!暗馈薄暗隆薄皞悺薄袄怼薄吧硇摹保匀饔诠P端。滿篇嘉言懿行、道德事功、盛德幽光、芳徽懿范、舊德先疇,勸導后生小子尊崇圣道、人倫之道、齊家之道、倫常之道、和族敦讓??傊瑵M紙苦口婆心,教導后代培養厚道,培養門風家道,培養敦讓厚俗之道,才能厚德載物、家道攸隆。

四川客家人擬定班輩排行時,字里行間一再強調這些價值認同,蘊含著祖先教育子孫恪守齊家之道的豐富信息。如成都清水溝范氏班輩排行為“宗傳克珍,文才時新。朝廷登俊,德修道成。”[8]鐘氏排行為“生吉相朝樹祥基,光昭祖德在能為。新田衍慶芳聲久,大道常存繼本支?!盵9]周氏排行為“卓立希輝章,思成道德光;榮懷欽玉樹,毓鳳肇嘉昌?!盵10]廖氏排行為“明谷君瓊道,為仁士品芳。家傳興禮儀,國寶重賢良。尚德宗永泰,崇文世奕昌。斯名周復序,代遠有綱常?!盵11]自然,客家人的名字往往含有這些字詞,如尚道、宏道、崇道、恒道、脩道、道耕、堃道、德淵、德華、德隆、鴻德等,不一而足,舉不勝舉。在他們看來,這能充分體現從歷代祖先以來一直就深信不疑的自古神道設教、托古設教之說。他們再以各種道德述說,教導子孫要尊崇圣道,如此有助于激勸之意,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多積德澤,培固元氣,作善降祥,昌達萬世。

問題是,祖宗個個都是完人圣賢,個個都慈眉善目、白璧無瑕嗎?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是書寫家族歷史的普遍規則——隱惡揚善,為尊者諱,為親者諱,這是家族的信徒選擇性書寫的“效果的歷史”(伽達默爾語)。這也是家史與國史的不同之處??鬃幼鳌洞呵铩?,而亂臣賊子懼。孟子又說春秋無義戰,一國之史可以引為鑒戒,而一家之史永遠是后人之垂范。而這也恰恰是往圣先哲深諳親親之殺、愛有差等而規劃的忠孝傳家、修身齊家的郅化、至善的藍圖。孟子極力宣揚虞舜的大孝、至孝,是亞圣在慘烈殺伐的戰國時期“托古設教”“性善設教”的結果,“是多一些為善的刺激”“多作幾分改革的努力”的結果。

《詩》說:“君子有徽猷,小人與屬?!薄稌氛f:“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章明,協和萬邦?!睆目鬃印皠h詩定禮”到從漢代開始尊奉儒家,儒行教化,主要是建立在厚德載物、親親和睦的“元德”之上的。家族知識精英們往往是受儒行教化熏陶最深的人,認為親親之愛天經地義,合情合理,于是溢美之詞,文以載道。如謝氏:“亦思國者,家所合成。民者,族所分布。欲愛國必先愛其家,欲愛其民必先愛其族,詎可遺其家族而獨熱心愛國愛民?由親及疏,由近及遠,中外通例也?!盵12]即使修譜者心中有問號,也不便深究,而是遵循慣例,隱惡揚善,揚清而不激濁。《吳氏族譜》說:“斯一家之忠孝節烈,道德文章,以及人物顯晦之殊,言行得失之辨,無不于是乎。在而要其大指所存,大抵揚清之意多,而激濁之情亦隱寓乎其內。”[13]《李氏族譜》說“祖功宗德,源流漸遠,嘉言懿行……效之由之,不覺習焉。若忘非若視古圣先賢之跡,驚以為異,駭以為難,而不敢擬之議之也。孝弟之心,由然而生,當以是乎?是亦道德齊禮之一端也?!盵14]《馮氏族譜》說“族人有賢德而不采登,亦修譜者之愧也?!盵15]可見,人類天然的親親性使然,崇宗敬祖的虔誠信仰使然,道德齊禮的需要使然,執筆者自然不敢輕易擬之議之,而是需要深信不疑。

比起其他各族家譜,《謝氏蜀譜》的表述更加單刀直入,直言無隱,干脆說其他與圣道、圣教——孔孟之道不相合的就是邪教:“五洲立國,各有宗教。吾國自有黃帝以來至周公孔子,而圣人之教大備焉。敦五倫,守八德,倡仁義之風化,抱道德之思想,舍此圣教以繩人外,又有何教而更善乎?方今民亂日亟,萬教齊開。然各教亦無非勸人改惡從善為急務,挽劫運為宗旨,第皆不失為正也。竊恐邪教混出其中,誤入之則為害不淺。勸我族人不拘何教,所談所行合乎孔孟之道,方可加入。不合,則為邪教,慎毋誤入自取罪戾。自古神道設教,原以輔王化之不逮,宜存敬畏心,自檢其失;毋存謅媚心,妄希福錄,庶得圣道之真詮焉?!盵16]《范氏族譜》比起《謝氏蜀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祖先修祠堂,與子孫“立約”,子孫必須敬信奉持,才能得到祖先福佑,如子孫不守祖先清規戒律,就會受到嚴厲懲罰:家法伺候,或逐出祠堂,或鳴官究治,或家譜不書。如果家譜上不再承認你這個人,意味著你就失去了時間和歷史,你將來不過一抔黃土,無人祭祀,不過一縷孤魂野鬼、無主游魂。更有震懾力的是得罪祖先神靈會遭受報應:“我立烝嘗,或約或例。子子孫孫,世守勿替。賢肖子孫,敬信奉持。陰靈佑爾,百福長隨。若有其人,不賢不肖。擾我清規,背我遺教。明神殛之,顯報從之。”[17]為何除了德性感召之外,還輔以這種方法要求所有子孫戒懼、敬畏,讓他們循規蹈矩,不越雷池呢?因為“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神圣性。正如李澤厚所說,“德”這個字本身就有“大眼睛”,有“心”的在場。日常生活中,舉頭三尺,必有神明,心存敬畏,誰敢造次?

諸如此類的“告誡”在一些客家族譜、民間善書、歌敘都有所反映。儒、釋、道的各路神靈,靈祖、神仙、菩薩、金剛,天堂、地宮,法力無邊,無所不包,論功行賞,論罪行罰。如《周氏宗譜》中有“玄穹高上帝玉皇金闕天尊所懸十律牌示”:[18]雷擊電掣以定忤逆父母凌辱翁姑糞污谷米謀害孤客之罪;火焚水漂以定欺天欺人害人害物謀財奪財之罪;瘟病瘟災以定白口咒詛瞞心昧己奸盜邪淫之罪;減壽削名以定為官不清為士不仁為民不良之罪等,仿佛一部中國版的“摩西十誡”。

這種絕對不容質疑、不容僭越的單向度的規定性將子孫后代都變成謹言慎行的孝子賢孫,培養出了百忍家風。人人都在三綱五常的制度框架之下生活,以保障馨香與明德并殷,天賜其祚,神相其宅,地效其靈。從這一意義上說,人們在歷代圣人、祖先、圣諭的教化之下,澡身浴德,厚德宏慈,飲和食德,子孫濟美,這樣便能保香火不絕、家聲永振,國泰民安。它或被質疑不真,有必要進行“古史辨”,但人們也應理解它求善、求治的“至善”初心。

“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親親,仁也”之類的話早已深入人心,難以撼動,盡管它從理性上有待盤駁,有待推敲。往圣先哲抓住了人性之中天然的親親性,看中了早期人類社會遺留下來的血緣為天然紐帶族群的積極價值,并不斷“層累”,不懈論證,以證實其合理合法性。先秦儒家、漢儒、宋儒、心學大抵如此??傊菫榱撕秃仙?,為了培育元氣。著名學者任繼愈說:“儒家經典中的‘敬天法祖’‘尊尊親親’‘敬德保民’的教訓,都帶著原始宗教的遺跡,后來儒家對所傳的六經不斷給以新解釋,注入新內容,使它成為生活的準則?!盵19]最后融化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們文化血脈中的一部分。因此,任繼愈認為儒家經典始終具有濃重的宗教傳統。傳統社會中,人們終其一生,大都是在家中存在,在與家的牽心之中存在。祖先崇拜,親親之愛,不論時空,永恒為真。先哲們重視修身齊家,如橫渠先生“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勵精圖治,初心可鑒。禮時為大、圣之時者,后來的社會實踐卻逐漸走向了矯枉過正的一途,走向了偏離從容中道的極端與僵化的方向,成為近代以后被聲討撻伐的“吃人禮教”與“孔家店”“朱家店”。

三、祭神如神在

《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睆纳瞎艜r代起,氏族、部落、國家這樣的命運共同體需要共同處理的兩件大事:就是祭祀祖先與對外族的戰爭?!抖Y記》說:“禮有五經,莫重于祭?!睂W者李澤厚將古代繁復的儀文禮節稱為“巫術禮儀”,認為“其主觀目的是溝通天人、和合祖先,降福氏族;其客觀效果是凝聚氏族,保持秩序,維系生存”。[20]祭祀儀式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求,它使人在儀式中感知到真切的存在感或歸屬感。先民的巫術、宗教或神話等大都是通過祭祀儀式來滿足這種心理需求,如商湯禱雨、《禮》中的各種祭祀。炎黃祭祀,文廟、文昌祭祀,至今延續。體育競技時升國旗、奏國歌儀式,不容忽略。對于孔子來說,盡管他生不逢時,諸多失意,但他最終成了德配天地,世代敬仰的“素王”,歷朝歷代,屢屢被請上神壇?!拔氖ツ岣浮薄跋葞熌岣浮薄跋葞煛薄跋仁ァ薄靶浮薄疤珟煛薄奥〉拦薄拔男酢薄靶ノ男酢薄爸潦ノ男酢薄按蟪芍潦ノ男酢薄爸潦ハ葞煛薄按蟪芍潦ノ男葞煛薄爸潦ハ葞煛保钡矫駠鴷r期被奉為“大成至圣先師”。民間知識分子大都在儒家思想的教化下成長起來,他們再用平身所學去教化族眾,共同經營士、農、工、商的社會,共同維持農耕時代特有的“道德經濟”,[21]它仍是在追求“至善”的。

對于崇宗敬祖的客家人、對于寢廟相連的庶民百姓來說,他們對祖先、對家族的敬畏與歸屬感也常常在祭祖儀式中得以體現,不敢擅廢祭寢之禮、祠墓之祭,每年都會虔誠致祭,以酬祖德。當年剛入川創業的廣東客家人,還沒修好祠堂,祖墓遠在嶺南,不得不作權宜之計。如鐘氏“初公之置業也,望空設祭,哭泣數日,其后每事必祭,祭必泣,屢欲回鄉省墓?!盵22]祖先父母遺骨遠在原鄉,也不能斷了祭祀,這一“道場”始終存在于客家人的內心深處,根深柢固。經過創業階段之后,他們開始醵金建祠,置辦祭田,族譜往往會引用宋代《朱子家政》“祭祀欲其豐潔”,清代《朱子家訓》“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等勸告,記載祭祀儀式的各種具體規制,以便子孫遵行。他們往往在祠堂上供“神主”,兩邊側壁書家族條約、古今格言的對聯匾額等。逢初一日、十五日族人集聚給祖先上香,至重大節日,更要齊聚,陳設俎豆,祭拜祖宗。如葉氏,“我高祖榮山公由粵遷蜀,男丁女口千有余人……維公實為生民之始,于制固宜立廟堂寢門廡,一如定制。”[23]不僅如此,客家人祭祀時必須講究莊重,對各種禮儀、程序,個人儀表等都有細致入微的規矩。如“祭祀儀注不可不講習也。凡祭祠墓子孫,除士而外,務農工商賈者較多,禮儀未必嫻熟,故于祭祀之余……茲譜以祠墓應行儀注,逐一刊刻?!盵24]“其祠在輔臣公案山數百步……中堂三楹,兩山塞口各二楹,兩廊各三楹,三滴水龍門,共五楹,倉厫圍屋俱全。”[25]在四川客家人看來,這也是國家仁孝之治的社會基礎,各家各族如果都在祖先的大眼睛下牢牢抱團,體量祖宗垂裕之心,便可消除戾氣,凝結和氣,雍雍一族,振振繩繩,和福自生,家和萬事興。

《尚書》說“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惟德動天,無遠弗屆”,“繼其所聞,服行其德言,以為政教”,教導后來者要學習效仿祖宗之德,才能長治久安。馬克斯·韋伯觀察儒教時說:“由于倫理理性化了的‘天’保護著一種永恒的秩序,所以君主的卡里斯馬取決于他的德性”。[26]總之,從周公旦制禮作樂起,社會要求治、求穩,就需要豎起一面道德的旗幟,祖先、族長、家長便成為絕對有權威的“家君”,過世后是“府君”“先君”。他們一定是道德楷模、完人君子,至于其他,后代不用追問,不便質疑。

四、余論

如王國維先生所說,周代之所以綱紀天下,主要訴求是在于“納上下于道德”,以凝聚成為一個整體的道德之團體。血濃于水,恩重于山,儒家用人類最原始的血緣紐帶來整頓血緣社會的社會結構,構成了中國兩千多年社會治理的思想基石。統治者認可“忠臣出孝子”,“接受一種唯一正確的國家哲學——如同凱撒只會容忍斯多葛學派,并且只委任斯多葛主義者當官一樣。”[27]如今,隨著時代變遷,社會轉型,儒家教化下的親親主義成為一個歷史的范疇。人們能理解它的歷史合理性和老祖宗的生存智慧?!凹摇比允侵袊肆贾?、良能的起點和發端。近代以后之所以遭到批判和質疑,是因為它走向了過倚傍門戶、利用勢位、憑借余蔭的僵化變態的大網之中,漸漸失去活力,無法動彈,從親親之愛走向了極端的親親主義,于是畛域之見,越陷越深。隨著環海棣通、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中國社會悄然開啟傾向于原子化的生存模式,不婚、丁克日益增多,農村地區也紛紛出現“斷親”現象,個人主義的價值觀讓家族主義逐漸讓位,社會治理又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叭绾吻笃洌ㄌ斓馈⑷诵耘c文明)貫通將是21世紀人類的新探索,也將是原罪論的基督神學與原善論的孔孟(荀)儒家仁學的新探索?!盵28]而傳統歷史文化無疑是后人資以謹始懷來、中和位育的文化遺業與重要參照??图胰藢鹘y的敬畏與持守,他們受傳統文化濡染后的內心道德力量、情感信仰與和睦齊家的經驗,為人們打開了一個溝通古今、守正創新的觀察窗口。

注釋:

[1]梁啟超著:《中國歷史研究法》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頁,1998。

[2][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存在與時間》;陳映嘉、王慶節合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第190頁,2014。

[3]參考張祥龍著:《家與孝:從中間視野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4]潘光旦著:《潘光旦文集》第5集。北京大學出版社,第310頁,1994。

[5][6] 徐復觀著:《中國人性論史》。上海三聯書店,第15、14頁,2001。

[7][20]李澤厚著:《說巫史傳統》。上海譯文出版社,第8、15頁,2012。

[8][17]成都華陽《范氏家譜》,清光緒九年(1883)。

[9]《鐘氏族譜》,清宣統三年(1911)。

[10][18]成都《周氏宗譜》,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11][21]成都《廖氏族譜》,民國13年(1924)。

[12]成都《謝氏蜀譜》,民國9年(1920)。

[13]《吳氏家乘》,清嘉慶六年(1801)。

[14]《李氏族譜》,光緒二十六年(1900)。

[15]《馮氏族譜》,民國11年(1922)。

[16]《續修謝氏蜀譜》,民國37年(1948)。

[19]任繼愈著:《任繼愈談朱熹·王陽明·王夫之》。石油工業出版社,第15頁,2018。

[22][24][25]成都《鐘氏族譜》,清同治元年(1862)。

[23]《蓉城葉氏宗族全譜》,民國2年(1913)。

[26[27][德]馬克斯·韋伯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第77-78、225頁,2002。

[28]成中英、麻桑著:《新新儒學啟思錄——成中英先生的本體世界》,《21世紀的新探索:天道、人性與文明》。商務印書館,第98頁,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22国产无码在线| 国内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91九色视频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91精品|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日韩少妇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成人韩免费网站| 亚洲福利网址|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色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色婷婷电影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2020国产精品视频| 综合亚洲网|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jizz国产在线|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中文字幕 日韩 欧美| 999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啪啪啪亚洲无码|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色老头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韩国福利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导航| 日韩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97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动漫精品| 午夜综合网|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 午夜啪啪网| 国产美女叼嘿视频免费看|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四虎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在线播放| 国产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