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君竹 黃冰冰
【摘要】在傳統的中職視障生語文教學中,教師采取教學手段普遍單一,學生易生厭倦情緒,不利于視障生智力提高和素質的提升。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不斷完善的環境下,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視障生語文教學能力、培養視障生使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建立學習自信、個性化教育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視障生;自主學習;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31-0105-02
【本文著錄格式】高君竹,黃冰冰.論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視障生語文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J].課外語文,2020,19(31):105-106.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祝賀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時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產、生活、學習方式”,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據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殘疾人總數超過8500萬,其中視力殘疾人數1200多萬,其中低視力所占比例越來越多,他們同樣是社會平等的一員,他們的教育狀況,關系到我國教育發展的形象及教育改革前進的步伐。以前視障學生因為生理原因,學習過程只能依賴聽覺和觸覺等來認知事物,存在畏懼學習、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學習新知識慢、生活環境封閉等特點,同時由于盲文書數量少、種類缺、版本舊,獲取知識來源少,知識匱乏,認知片面。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加之盲人專用讀屏軟件、閱讀放大器等的開發、完善和廣泛應用,使所有視力殘疾人使用計算機暢游網絡成了現實。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語文課堂,可以同時向視力殘疾學習者提供聲、文、形等信息,刺激眼、耳等器官,并且還可動手操作,有助于調動多種感官參與、補償其缺陷,為他們自主性學習提供了廣闊空間,培養了學生信息素養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利用網絡促進終身學習的能力。針對視力障礙學生的特點,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視障生語文教學能力(如提高多媒體課件水平和質量、創建適合視障生語文教學模式等)、提高視障生信息技術能力、培養視障生使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建立學習自信、個性化教育等方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視障生由于生理原因,學習過程只能依賴聽覺和觸覺等來認知事物,存在依賴性強、學習新知識慢、生活匱乏等特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語文課堂上,多媒體課件、電腦、手機等不僅為學習者提供聲、文、形等信息,而且給視覺聽覺器官帶來了強烈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參與語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讀屏軟件、放大器等廣泛應用,更大地解決了學生閱讀上的困難,幫助低視力乃至全盲生都能更好地獲取來自電腦手機等各方面信息。
一、提升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首先要全面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視障生語文教學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具體課程,最大程度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從改變幻燈片的模板顏色到適時地根據文章內容加入音頻視頻,這些都是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的努力。視障生本身基礎薄弱,而語文教學又是比較抽象比較重視理解的科目,針對這樣的情況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更能夠對教師自身的學習和教學起到良好促進作用。雖然這會占用教師課下一些時間,但對于課堂效果的提升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視障學生這一特殊的群體,我們作為特殊教師一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多種感官相結合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視障學生大多在音樂方面都有一定的天賦,信息技術中音頻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聽覺能力,補償一部分視覺的缺失。在講解《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時,可先讓學生聽到海浪拍擊巖石的聲音,并讓低視力學生看到岸邊的場景,最后讓學生聽那動人心魄的朗誦,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二、構建信息技術環境下語文自主學習新模式
根據中職視障生學習特點,探索利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手段和方法,嘗試構建信息技術環境下語文自主學習新模式。疫情期間在線平臺的應用給教師開辟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完成語文自主學習新模式。以《畫里陰晴》為例,這是吳冠中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通過對天氣的描寫,寫出了“陰”與“晴”獨特的藝術主張。這篇課文如果僅僅是枯燥的照本宣科,視障生很難理解所講的內容。在講這篇課文的時候引入項目教學的方式,把文章分成幾個問題,提前布置在超星平臺。讓同學們帶著答案進入課堂,隨著老師的講解一道一道地共同研討完成課文學習。通過與學生們的研討,感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積極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
積極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自信,養成利用手機等進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鼓勵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下載并學會使用讀屏軟件。以往在教授視障生學習的時候,老師總會發現他們學習動力弱、能力差,探究一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們缺乏自主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可以激發視障生學習最大的動力,只有他們能夠通過自主的學習獲得知識,他們才會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我們把這一技術引入到語文課堂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立情景,讓視障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樣才會達到我們教學的目標。如要講《將進酒》一課時,可讓學生上網自己搜集一些李白的資料、故事,其中老師稍作提示,學生就能體會到李白在寫作將《將進酒》的心路歷程。在本課教學中,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式教學變為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的學習,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四、個性化教育
在對我校2017、2018、2019級中職針灸推拿專業視障學生語文學習情況進行調查后,結合查閱各類資料,課題組發現:中職視障生與正常學校中職生語文學習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在于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習動機不強、層次參差不齊、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等。個性在于視障生由于視力存在缺陷,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比正常學生遇到的困難要多,閱讀困難、書寫困難、知識面狹窄、視野局限、獲取知識途徑有限等極大影響了語文學習效果。研究發現,由于沒有形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習的意識和養成運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他們遇到學習困難時,或者進行手機閱讀時,更多地選擇求助他人;但學生并不排斥現代信息技術,他們通過上網來進行娛樂、學習和彼此交流,只不過使用網絡時間比正常生少;對多媒體課件講課應用語文教學、手機運用語文教學必要性及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自己語文自主學習能動性方面持積極態度的居多,但還是相對有一些學生持消極態度。特別是全盲生對多媒體課件運用語文教學持消極無所謂態度,但對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及運用手機進行語文學習還是持積極態度的。對于以上的情況,就必須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育。體現在對學習興趣弱的學生我們要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改變他們無所謂的態度,要讓他們認識到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對自身發展的好處。對于有學習興趣,但能力欠缺的學生,我們要利用結對子的方式幫助他們盡快地掌握信息平臺的應用,更好地完成老師安排的教學任務。
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一改往日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授課模式,生動形象鮮明直觀的信息技術可以促進視障生積極地自主學習、探究,有效地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此外,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不僅能提高中職視障生的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溝通能力,還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健全人格,提高視障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探索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模式,培養良好語文學習習慣,解決中職語文課時少、間隔長的弊端,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促進學生終身學習。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可以提高視障生的各方面素質,讓他們能夠真正地體會到語文的趣味性和實用性,為將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從而實現我們大愛育人的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劉全禮.特殊教育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陳玉梅.網絡環境下盲校語文教學模式初探[J].現代特殊教育,2001(7).
[3]郭戈.信息技術與視障教學整合的探索[J].中國特殊教育,2003.
[4]諾靜.盲校視力殘疾學生評價之研究[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5.
[5]張新華.基于信息技術提升盲生語文教學的探索研究[J].信息技術與教學,2018(34).
附? ? 注
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視障生語文自主學習模式研究(課題批號:201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