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領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朝著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在此背景下,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設被提上了議程。檔案資源的數字化,為檔案館帶來海量的數字存儲空間的同時,還可以提升用戶查找和瀏覽資料的效率。但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海量的數字信息資源、穩固的信息系統、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專業信息人員的支持。
關鍵詞: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困境;對策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更新,各種各樣的文獻資料也朝著的數字化的方向發展,這使得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人們由傳統的紙媒閱讀方式轉向數字化的閱讀方式,導致紙媒的優勢逐漸弱化,在此情況下,為了適應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傳統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設變得非常迫切。一方面,數字資源建設為檔案館帶來了數字存儲空間,另一方面數字檔案可以提升用戶查找和瀏覽資料的效率,是傳統檔案館服務升級的最有效措施。但在現實的數字資源建設的過程中,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會使得建設過程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對這些困難進行分析,以探討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1 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的現狀
1)數字資源呈幾何倍數增長。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數據總量正以年均5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40ZB(相當于4萬億GB),我國數據量將達到8.6ZB,占全球21%[1]。
2)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占比越來越大。《中國檔案館年鑒 2016》統計結果顯示,全國公共檔案館新增電子圖書30994萬冊,占新增總藏量的85%。
3)讀者數字閱讀需求日益增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發布的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率持續上升,2017年為73%,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個百分點,較2015年的64%上升了9個百分點[2]。
2 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1)技術和人才困境。在當前的數字資源建設中,技術不僅沒有用來融合各類資源,反而成了設置資源壁壘的工具。各大數字資源供應商的存儲格式各不相同,而且,由于數據格式的不同,它們所要求的閱讀器也各不相同。這些壁壘森嚴的存儲和閱讀方式在文獻資源的收藏、存儲、壓縮等方面給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設帶來了巨大的困境,造成了資源浪費的同時,也給讀者閱讀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眾所周知,傳統檔案在基本業務方面比較簡單易行,不需要太多專門的高層次人員,所以大部分檔案館員知識層次和專業素養不是很高。但是,由于檔案數字化要面對經過多重融合的復雜系統,檔案館人才的場合能力轉變為比較專業的計算機系統操作、內容維護、情報存取等等,它所要求的知識層次涉及計算機和網絡知識、信息情報知識以及各學科門類的專業知識等等,這顯然不是一般的檔案館員能夠勝任的。
2)知識產權問題。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使數據庫的利用日趨廣泛,由此產生的知識產權問題將不可避免,尤其是網絡產品的制作、傳播和使用所涉及的版權保護問題,使文獻信息資源的數字化過程與法律產生沖突。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信息資源的數字化變得容易,可以輕而易舉對轉換后作品進行復制、下載甚至盜版,由此產生的知識產權問題將會更加尖銳。根據著作權法規定,作品必須取得著作權人授權才能使用,但數字檔案館卻很難使其擁有的海量信息資源得到每位著作權人的同意,導致二者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3)檔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目前,我國檔案館數字化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館員隊伍知識結構單一,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技能不強,無法滿足數字檔案館建設的要求。一直以來,檔案館的地位和待遇較低,沒有受到足夠重視,致使無法引進高素質的復合型館員,或者引進了也留不住;而且現有的館員隊伍普遍意識落后,大多數檔案專業人員對計算機、網絡等知識掌握不多;計算機等專業人員不懂檔案館專業知識,對如何利用數字檔案館則知之更少,導致目前的館員隊伍很難適應數字檔案館建設,既要精通專業知識又要熟練掌握計算機與網絡運用等能力的要求。
3 加強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的對策
1)創新數字化技術。對于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而言,最主要是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且充分挖掘其中的價值。但是,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一方面對數字化基礎設施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對數字化技術也有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數字檔案館的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對數字檔案館的業務范圍和信息資源進行管理和整合,從而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使信息資源中蘊藏著巨大的價值[3]。對數據進行分析,不僅可以掌握現在所發生的,而且可以對未來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同時還能在數字檔案館中實現數據的挖掘、文件分析、數據管理以及空間信息分析等,進而衍生出新的知識。
2)健全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檔案館法》和《版權法》是我國數字檔案館建設和發展的兩大法律依據,但在互聯網時代尤其在媒介融合的新形勢下,這兩部法律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制度規范,都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所以,加緊制定信息資源數字化與著作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目前建設數字檔案館必須解決的問題。在現有的版權法框架下實現檔案館的發展是檔案館界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一方面,法律和制度規范必須要不斷改進、提升,新形勢下尤其要在知識產權保護、用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加大力度,并從法律政策上協調好上游的內容提供商、信息服務商與下游的數字檔案館之間的利益關系。另一方面,數字檔案館本身也要在現有的框架下積極謀求發展出路,用有效的發展實踐來引導各項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
3)提升館員的專業素質。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檔案專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變得尤為重要,其關系著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成的成敗與否,因此,在原有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培訓教育,使其具備一定的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技術知識,為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提供技術和專業支持,成為兼具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的專業型人才。
4 小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檔案館的數字資源建設成為檔案館發展的主要方向。而現實的數字資源建設中,卻存在諸多困境,如技術和人才困境、知識產權問題、檔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等,都成為阻礙檔案館進行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原因,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創新數字化技術、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以及提升館員的專業素質,以保障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高效運行,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劉元珺,鄭強.公共檔案館數字資源評估指標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4(2):49-51.
[2]國家檔案館研究院.2016中國公共檔案館事業發展基礎數據概覽[M],2017.
[3]董媛媛,胡敬華.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及利用對策[J].黑龍江檔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