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國文物保護中重要的一項工作,歷史文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淀和傳承,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和藝術鑒賞價值。由于缺少及時有效的保護和修繕,很多文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基層文物的處境更是令人堪憂。近年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為文物保護事業做出了很多貢獻,但是,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存在著許多問題,就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促進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更好的進行,為文物保護工作做出貢獻。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問題;現狀;對策;文旅融合
文物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是活得歷史、是歷史的再現。現階段有效保護和探索文旅融合,是提升我國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蘊必備的條件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工作取得長足發展,社會各屆開始意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文物保護工作地位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基層文物保護工作依然面臨諸多問題,是因為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及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新問題、新任務,再加上改革的不斷深入,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越來越難,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是基層文物保護面臨一項新的課題,也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必須重視和認真思考的現實問題,結合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進行簡要分析,提出幾點對策。
1 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對文物的價值認識不足
現階段文物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普及工作不到位,很多基層文物保護工作者對于文物的認識也很膚淺,有的各級政府對于文物的價值認識不足,只想加快本地經濟發展,對文物進行過度開發,破壞了文物。有的忽視文物保護工作,認為文物不能給當地政府帶來經濟效益,而且多數文物占地面積較大,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有的擅自拆除、破壞文物,給文物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沒有真正認識到文物的價值,沒有認識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教育意義,更沒有認識保護好文物適度的開發利用,文旅融合對當地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明確政府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職責,各級地方政府要把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統籌規劃,促進文化、經濟的和諧發展。
1.2 文物保護經費投入不足
基層文物保護經費是由當地政府財政承擔,沒有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就不能對文物進行修繕、修復,嚴重影響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經費不到位,文物只能放在倉庫,無法展出和利用,例如田野文物調查,由于缺乏經費,無法進行正常的調查、巡查和管理,連必要的交通工具都沒有,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文物的現狀,就不能保障文物安全,極大的限制了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
1.3 管理機構不健全、缺少專業技術人員、人員不足
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基層文物管理所更名為文物事業服務中心、文物服務中心、文物保護中心、文物所、文物站、文物研究所等等,取消其行政管理職能,縣級文物管理部門沒有設定明確的職責分工和專門科室,出現互相推脫責任現象發生,管理工作比較混亂。文物執法和文物保護部門職責也不明確,文物執法能力是基層文物保護的重要保障,執法能力強大可以有效打擊違法破壞行為,然而當前基層文物執法能力薄弱,文物執法隊伍建設不健全,更沒有專業的文物執法人員,在基層文物執法部門普遍存在著有案不查,嚴重失職的現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基層缺少文物保護專業技術人才,因待遇的差距,專業院校畢業生不愿意來基層文物部門工作,而且基層文物工作者大多只有3-4人,承擔當地所有文物方面的全部工作,人員少任務重,給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 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幾點建議
2.1 加大基層文物保護宣傳工作和財力投入
文物保護工作關系到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傳播,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應當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重視,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才能更好的開展,因此,基層文物保護的宣傳工作應當加強,給當地基層政府和普通群眾宣傳文物保護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發揮媒介的宣傳教育功能,定期開展講座,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加,講座中著重宣傳當地的有價值的歷史文物、紅色文物、革命文物。墻面張貼樹立宣傳板或發放宣傳單、充分利用微視頻、抖音、等現代化的宣傳手段普及文物保護的基礎知識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人們對文物保護意識,激發人們保護文物的熱情,從而提高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力度及成效。加大基層文物保護的資金投入,文物保護工作是一項艱巨、長期、復雜的工作,需要有財力、人力的支持保障。隨著文物保護工作的日益繁重,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投入是遠遠不夠的,文物保護經費的缺口越來越大,難以滿足文物保護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可以采取動員民間贊助、捐贈、購買等方式進行籌資,鼓勵個人出資購買,搶救修繕瀕臨危險和有特色的文物建筑,只有多方加大資金的投入,對于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2 建立部門協調工作機制,積極引進專業人才
文物保護工作不僅需要加強各地政府及人民群眾的保護意識,還需提高文物保護工作單位的工作力度。有些文物的產權不一,國有產權、鐵路產權、軍隊產權、私人產權等等,由于保護資金缺失,出現私自修繕,改變建筑本體原貌及內部結構的問題,有些文物建筑年代久遠,電線嚴重老化和超負荷使用大功率電器,可燃物品隨意擺放,極易造成火災風險,村寨文物建筑巷道狹窄,沒有安全通道,一些文物建筑內的滅火器老化年久現象嚴重,個別文物建筑內還沒有配備滅火器,防火安全措施嚴重不到位,需要各個部門通力合作,特別是城市建設、交通部門、公安、消防、文物執法、國土等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文物。積極協調處理文物保護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文物保護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技術性和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文物保護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加強基層文物保護單位隊伍建設,健全高效、專業的文物保護團隊,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并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素質和技能培訓,盡快適應當代新形勢文物保護工作。
3 結語
總而言之,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是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了確保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順利開展,首先做到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真正的開展實施,現階段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雖然有一些問題,但是,各地基層政府做到不畏懼、不退縮、直面應對問題,將文物保護工作做到最好,保護好祖先遺留給我們的財富,相信通過社會各階的不懈努力,我國基層的文物保護工作一定會有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董薇.當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現狀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史志,2014,21.
[2]靳忠梅.淺析基層文物保護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黑河學刊,2014,1.
[3]塔娜.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民族博覽,2015,18.
作者簡介
張忠權(1969-),男,漢族,黑龍江省穆棱市文物事業服務中心,書記、主任,館員,大專、研究方向:田野考古調查、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