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春
摘 要:當今時代,不管是高校,還是中學、小學以及社會都非常重視圖書館的建設,其中圖書館建設最好的就是高校了,由數字圖書館逐漸轉變為智慧圖書館。我國的互聯網、計算機等科技水平不斷更新發展,逐漸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高校圖書館也加入了智能化處理,在智慧圖書館建設背景下,不僅圖書館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讀者的服務模式也和之前的大不一樣,圖書館的發展會隨著讀者的變化而變化。
關鍵詞:智慧圖書館;創新;服務
“智慧圖書館”自從被提出以來,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不少高校也開始進行整改,由此可見,智慧圖書館就是圖書館未來的建設方向。智慧圖書館中運用了很多現代網絡科技技術,使之與原有圖書館發生很大變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讀者服務方面進行了創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就智慧圖書館建設背景下讀者服務創新方面進行了研究。
1 智慧圖書館的含義
有很多人總是把智慧圖書館誤以為智能圖書館,其實二者之間是有差異的。智能圖書館偏向于智能化,比較偏向技術性,僅僅是給用戶帶來了更方便的效果,而智慧圖書館不僅包含著智能化技術,還有智能化的團隊、館員、服務共同促進圖書館的發展,相比較而言,智慧圖書館更能滿足讀者的需要。
智慧圖書館首先讓溝通變得很智能。因為智慧圖書館結合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多種技術為讀者構建了一種溝通網絡體系,讀者的問題都可以通過系統反饋給圖書館工作人員,并且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方案.其次讓場館變得智慧化。圖書館就是為讀者服務的,智慧圖書館內含多種系統,如圖書查閱系統、圖書借還系統、座位預定系統、消防安全系統等等,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服務。場館在科技條件的帶領下將管內各種事務、組織緊密聯系在一起,互相協調管理,讓圖書館的運行變得智慧且井井有條。智慧圖書館不僅要讓溝通變得智慧,還要讓整個場館內的組織、服務變得智慧。
2 我國智慧圖書館建設中讀者服務創新出現的問題
2.1 智慧圖書館建設中資金分配不平衡
我國對不同高校的圖書館建設投入的資金差距較大,一般對重點高校投入資金過大,而對一般高校資金投入較少,資金上的差異必然會造成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懸殊。并且一些公共圖書館的資金雖然來自地方財政,但是有時由于財政人員的工作重點的偏移,會在公共圖書館原來的資金下進行克扣實現二次分配,導致智慧圖書館建設發展緩慢,跟不上進程。這些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2.2 對智慧圖書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
對智慧圖書館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的人有讀者、領導人員以及管理人員。有很多讀者都是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圖書館提供什么就去體驗什么,自己沒有主觀的想法,甚至有問題都不會去提出來尋求解決,不光是一些對讀書無感的人,即使一些對讀書有深厚興趣的人也懶得去追求創新,對智慧圖書館的認識幾乎為零。還有一些校級領導人員對智慧圖書館還不夠深刻了解,沒有形成大力支持、積極組織的局面,沒有發現到它的優點,導致在建設過程中不夠全面,產生投入資金不足、組織力度、宣傳力度不夠等問題。圖書館的一些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對智慧型圖書館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導致在宣傳上面存在不足或者失誤。這是因為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是非常繁忙的,而且智慧圖書館的提出距離現在并不久遠,所以要想讓他們在短時間內接受一種新事物是非常困難的,這是一種難以改變的客觀現實。
2.3 向智慧圖書館的過渡較為困難
因為智慧圖書館相對來說是一個新的概念,很多學校還停留在傳統圖書館或者數字化圖書館,已經習慣了原有的模式,所以對學校來說建設智慧圖書館變得可有可無,并非必要。但是傳統的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相對現在來說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傳統圖書館借還書還要通過手寫登記,讀者反饋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等,而智慧圖書館是不會存在這些問題的。
2.4 建設智慧圖書館的標準和要求不夠統一
確實有很多高校正在建設智慧圖書館,但是不同高校沒有按照統一的規定和要求,導致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風格、規模、結構參差不齊。由于社會的競爭性,不同廠家生產不同的智能化設備,所以在智慧建設設備上也存在著不統一的現象。導致高校的智慧圖書館建設面臨一種無序競爭的狀態,這對智慧圖書館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好的因素。
3 智慧圖書館建設下的讀者服務創新
3.1 堅持圖書館的數字化、網絡化建設管理
高校圖書館有很多珍貴的經典藏書,很多學校把傳統的紙質書籍都轉變成了電子版、數字版,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電子版書籍更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進行閱讀,但是還有一部分學校仍有部分書籍還是傳統紙質版本,所以應該加強數字化建設。除紙質圖書以外,智慧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系統也應該完善數字化建設,因為信息資源管理系統涉及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源,以防出現丟失、毀壞等情況,必須要進行相關完善。
3.2 推動智慧圖書館向半智能化、全智能化過渡
“智能化”對人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智能掃地機器人、智能空調、智能窗戶、智能機器人等等,如果圖書館再不“智能”是不是有點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首先智慧圖書館可以先向半智能化過渡,如自助借還書、自助預約座位、智能“刷臉”進入等等,等到這些基礎的智能化設備已完全落實到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當中的時候,就可以參考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的管理模式,將圖書館的組織、系統、各項設備通過網絡技術支持整合進行統一的控制和管理,從而轉向全智能化。
3.3 加強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創新場所管理
傳統的圖書館只是一個閱覽書籍和學習的單一場所,智慧圖書館除了是一個為讀者提供學習和信息傳遞的平臺的地方之外,還應該滿足讀者之間相互交流探討,以及適當的娛樂,這些都是傳統圖書館沒有的,傳統圖書館追求寧靜舒適的氛圍。所以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當中,應該為讀者建造一個服務場所,除了有閱覽室外,還應該有小型的會議室、交流室、休息室,以及一個“娛樂小天地”,為志同道合的讀者所準備,不僅能提升對讀書的興趣,對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以及口碑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智慧圖書館還應該建設智慧防震防火空間,如果圖書館發生地震或者火災,在無法及時逃脫出去的情況下,可以及時引領讀者進入此空間,確保個人安全。
4 結束語
創建智慧圖書館的目的就是給讀者提供一個更舒適的場所,為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但是如今智慧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創新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中需要以讀者為中心,和讀者一起發現并解決問題,共同為智慧圖書館的創新和發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冀楓.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J].創新科技,2015.
[2]趙軍.“互聯網+”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
[3]王丹,朱雪元.“互聯網 +”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策略探究[J].辦公室業務,2018.
作者簡介
黃金春,女,漢族,重慶巫山人,館員,本科,重慶三峽學院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