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江?王曉梅?張連永
摘 要:從軍事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含義出發,引出油料這個小專業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主體通過細述當前我軍軍職教育的頂層設計、小專業從業人數和崗位流動問題來說明以油料為代表的小專業在軍職教育中亟需解決的難題;通過論述立足自身統籌規劃、多渠道探索實踐及建立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等切實可行對策,為小專業在軍職教育中贏得一席之地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專業;軍事職業教育;油料專業;難題;對策
1 引言
國家攀登科技高峰,要靠傳統教育即高質量的高等教育;而整體國民素質提高則要靠優質的職業教育。同理,軍隊整體素質和戰斗力要有效提升,軍事職業教育是必由之路。自“三位一體”概念出現,全軍上下對軍職教育研究方興未艾。狹義而言,這是一種面向軍隊人員,以崗位能力提升和知識拓展為主要培訓內容,以遠程網絡在線教育為主要方式的在崗繼續教育[1]。但或許還是現階段重點發展的方向。廣義上,世界主要軍事強國都認為應包括一切能全程培養軍事人才的教育方式。
油料專業作為軍職教育一份子,專業雖小,但極重要,尤其在現代高技術戰爭中,打仗就是打后勤——油料撐起現代后勤半邊天,是名副其實的戰爭血液。不管聯合作戰,還是紅藍對抗,諸如野戰加油站開設、破壞油料補給等油料相關的都幾成必選科目。
然從發展現狀看,軍職教育蓬勃向前,而油料專業——尤其是火箭軍部隊油料專業要想在這次改革中勇立潮頭、搭上軍職教育順風車,困難重重。我們通過長期實踐,著重梳理了幾個問題,并針對性地展開了思考、討論和研究,也希望能對其他小專業深化軍職教育有所啟發。
2 小專業在軍事職業教育中遇到的難題
1)頂層設計難,無法全覆蓋。(1)崗位細分問題。軍事職業崗位需求主要表現在崗位多樣化需求和每個崗位對任職能力需求——這是影響和制約軍職教育發展的兩大因素。若崗位類別不清,對上崗人員需要什么知識、具備哪些能力也不明,則開展有效的個性化軍事職業教育將成空談;同時造成熱門崗位教育培訓恒“熱”,冷門崗位恒“冷”現象。像油料這樣長期在軍中唱配角、而事實上卻又有許多細分工種的小專業就很難進入主建部門“法眼”。因此,覆蓋面上的局限性勢必造成軍事職業教育宏偉大廈整體傾斜。(2)專業新增問題。軍改中,部分新專業崗位落地,但相關的配套軟硬件設施未能到位。新型作戰力量的出現不斷催生新的軍事職業崗位,若新崗位需求不納入教育培訓視野,又將造成教育和人才培養滯后。以火箭軍油料專業為例,新增的油料化驗工種正式落戶某訓練基地。而針對這個新工種,相關單位顯然無法即刻準備就緒。硬件設施是個缺口,實驗室規劃仍在籌備,最緊要的專業人才難以尋覓,培訓學習展開難度大。(3)現有課程問題。我軍現階段所擁有的以在線學習、考核為主要方式的軍職教育平臺極大豐富了全軍官兵學習生活,也一定程度填補了日常專業學習不足。平臺現有的慕課、公開課、微課基本涵蓋全軍各大專業,且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但仍應清醒認識到這還遠未全覆蓋。從當前大家比較關注的慕課看到,重點專業數量龐大、種類繁多;而像油料這樣的小專業,寥寥無幾。若論及更專業的油料化驗,或軍種專用油料裝備,就幾乎歸零了。
2)從業人數少,缺體系支撐。在火箭軍,導彈專業分門別類、師資力量雄厚、快速健康發展。油料這樣的小專業根本無法相提并論。雖可具體細分為油料保管員、油料裝備修理工、油庫司泵員及油料化驗員等多工種,無奈從事崗位人員數仍偏少,崗位分工模糊,常一人身兼多崗。再加之教學訓練力量薄弱,無法有效形成獨立完備的專業體系。
3)崗位流動大,人才難保留。長期從事火箭軍油料專業教學研究的人才很有限。這兩年有幾名科班出身,后來改行了;但從其他專業改來的,卻是極少數,專業人才難保留。究其原因,可能不少人認為油料這小專業發展前景太有限。
3 小專業在軍事職業教育中的方法對策
1)立足自身統籌規劃改局面。內因決定外因。在軍事職業教育整體規劃框架內,主建部門固然統籌兼顧,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各小專業可以此為契機,結合自身特點,自練內功,整合制作一些有代表性的慕課,扭轉軍事職業教育資源建設發展不平衡的局面。目前,火箭軍油料專業已調集全部力量,制作一門某型專用加油車的慕課,爭取實現軍內資源共享。
2)探索專業發展渠道敢實踐。(1)向上級單位先行專業請教。近水樓臺先得月。直屬的上級學校已于近年在多專業推出了數門高質量慕課;油料專業應在慕課制作過程中赴學校考察調研,就其定位、設計、取材、拍攝及調試運行維護等各環節對標先行專業找差距、補經驗,向專家組求教,力爭一步到位。(2)向兄弟軍兵種優秀同行學習。面對現狀,要敢于走出去,虛心向兄弟軍兵種優秀同行學習,委派年輕教員去綜合實力更強大的油料培訓單位專門學習化驗,為長遠發展育苗。也要善于請進來——不但聘請兄弟兵種專家前來指導授課,還在火箭軍油料化驗技師鑒定工作中,邀請知名油料化驗專家,全流程按全軍統一標準鑒定,為下一步獨立開展技師鑒定和更好地發展油料化驗打下堅實基礎。(3)軍民融合或與專業相關單位聯教聯訓。西方軍事強國啟示,充分利用國民教育資源、實行軍地一體人才培養,是新形勢下高速高效高質培養軍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軍隊人才戰略工程的重要支撐[2]。我軍軍職教育必須樹立開放理念,跳出軍隊教育小系統、融入國家教育大系統,走有中國特色軍民融合式軍事人才培養道路,才能縮短我軍官兵與打贏未來戰爭要求的素質差距。但火箭軍油料專業目前未找到志同道合的地方單位,此方案可備用。
替代方案是隸屬聯保部隊的某油庫正尋求專業合作,探討聯教聯訓事宜。作為合作伙伴,彼此將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探索創新,為專業和單位的健康發展注入活力。
3)建立人才培養機制求完善。(1)提高崗位門檻,增加教官成才路徑。教學訓練實戰化核心就是堅持戰斗力標準。而廣大學員就是部隊戰斗力提升的直接因素。優秀戰士從何而來?德軍認為,提高軍人素質關鍵在培訓,培訓關鍵在教官;必須把最優秀軍官安排到院校去培養接班人,才能造就高質量人才。所以要選擇有相當資歷閱歷的軍官任教,提高崗位準入門檻。另外,應不斷輸送優秀教官去一線部隊進行有意義的代職鍛煉,形成互動機制;不但開闊視野,還能有效提升教官履行實戰化教學任務能力。教官既是軍事職業教育的施教者,也是學習者。要牢固樹立終生學習觀念[3],為人才全面發展提供成長路徑,使完善自我與報效國家有機統一。(2)拓寬培訓基礎,增強崗位遷移能力。軍隊實際崗位轉換節奏快。軍職教育在今后擔負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拓寬培訓基礎,使受訓者一專多能,為可能擔負崗位做準備。這在火箭軍實施的在線課程考核中也有所體現——須有一門課是專業外。這必將增強學習者的崗位遷移能力,未來面對各專業崗位都有信心。
4 小結
重點專業基礎好、起點高、前景廣,有吸引力;而小專業雖有一定潛力,但能真正吸引的人才不多,選擇余地小。但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專業只有緊前籌劃,多思考研究本專業在軍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馬不停蹄尋找對策,才能從容應對專業建設明天的博弈。
參考文獻
[1]齊鳳軍.軍事職業教育微專業辨析[J].繼續教育,2017:05.
[2]曹士信.國際視野下的軍職教育主要特點及啟示[J].繼續教育,2015:11
[3]徐穎盾.軍事職業教育理論基礎[M].北京:空軍軍事職業教育部,2010:99.
作者簡介
高江,火箭軍綜合訓練基地軍需油料教研室講師,研究方向:軍需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