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鵬
摘 要:隨著我國的城市化步伐在不斷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房屋建筑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進行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混凝土結構是重要的環節,通過采用一定的加固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本文以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技術為研究中心,對其中所涉及的方面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建筑工程
混凝土因其耐久性、耐火性等優點在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年限、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它的使用效率會降低,隨之導致安全問題。定期加固和保養,有助延長其使用壽命。加固技術的應用水平直接關系到待加固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的恢復和使用壽命的延長。由于損傷原因的多樣性,加固方法也會隨之改變。
1 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重要性
在不合理的維護和低質量的施工中,現代住宅建筑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問題,嚴重威脅著住宅建筑結構的安全。因此,對現代建筑的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由于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災害不可預測,在風和地震的影響下,火災不僅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對房屋建筑也會有更嚴重的破壞。加固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可有效減少各種損傷。另一方面,現代住宅建筑在加強混凝土結構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的進行房屋混凝土結構的施工,在實際使用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有害化學物質的影響,在當前的建筑結構損壞中,很難達到保持耐久性的目的。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建筑混凝土結構的基本質量和穩定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現代建筑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此外,中國的工商業和民用建筑都是在上個世紀逐步建成的。近幾十年來,這些建筑逐漸遭受嚴重破壞。為了保證更好的使用,有必要加強項目的基礎。
2 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的根據原則
1)抗震減震。在對混凝土建筑結構進行加固時,必須考慮抗震減震因素。中國幅員遼闊,有些地區地震頻發。然而,一般來說,無論何處的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結構至少應該在6級以上,即可以承受6級地震。因此,在混凝土建筑結構的加固中,應根據這一原則制定提高混凝土建筑結構抗震能力的標準。
2)對于承載力進行核驗。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固時需要對建筑結構的承載力進行驗算,其承載力應根據結構設計的具體情況確定。在正常情況下,在計算承載力時,應排除損耗、腐蝕、缺陷等不利因素。另外,在進行承載力驗算時,要充分考慮混凝土建筑結構在鋼筋中的實際應力,并嚴格要求鋼筋材料的強度。
3)加固材料加固強度。混凝土加固材料的質量與加固質量有直接關系,因此在加固過程中,材料的選擇是關鍵。一般來說,加固材料的選擇與加固建筑相同,不僅要性能相同,而且類型和模型也要相同,以保證加固材料的一致性。在選用加固材料時,注意要選用那些信譽好、質量好的加固材料,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確定加固強度。加固并不總是好的,但有一定的合理標準。
3 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技術
3.1 間接加固技術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中的應用在某一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的過程中,主要運用的是間接加固技術。這種技術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了解房屋建筑的實際受力情況,在對房屋建筑進行合理的調整,從而使混凝土結構得到加固。這里要注意的是,在調整過程中,不能夠改變房屋的結構。在實際對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的過程中,通常需要將抗彎混凝土的構件與預應力的方式相結合,從而實現對混凝土結構的加固,在進行對外荷載限制的過程中,能夠降低荷載效應,同時也很大程度的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抗彎能力。在應用間接加固技術的過程中,與預應力的基礎加固技術相結合,讓預應力施加在混凝土結構上,從而改善房屋建筑混凝土的基本結構,與此同時,也能有效地增大房屋建筑相關結構的使用壽命,并通過利用臥式組裝的形式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抗壓能力。
3.2 直接加固法
直接加固法對建筑結構的組成有很強的針對性,可分為增加截面和粘結鋼筋兩種施工手段。首先,加固這一段。針對建筑物混凝土結構承載力不足的情況,可適當增加混凝土結構的橫截面面積,有效提高受彎構件的抗彎能力和抗拉強度。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隨截面面積的增加而提高,因此該方法的可行性強。二是粘結鋼筋。鋼筋粘結加固是指將鋼板粘貼在承載力較差的部位,以提高建筑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該方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施工人員應準確判斷房屋結構的薄弱部位。第三,纖維增強。纖維增強是指通過粘貼將材料固定在相應區域內。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抗拉能力,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
3.3 現澆加固法
現澆鋼筋是建筑結構加固的一種常用方法,在我國建筑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現澆鋼筋技術的實際應用中,為了在施工現場澆筑混凝土,施工人員必須在制定澆筑方案的基礎上,對建筑結構有全面了解,才能取得較好的施工效果。隨著我國施工技術的不斷提高,現澆鋼筋技術的優勢逐漸顯現。其施工成本較低,可大大提高建筑混凝土結構的安全性。另外,該方法的應用不需要額外的施工機械設備的幫助,應用條件相對寬松。可應用于大多數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工程中,既能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又能起到減少資金投入的作用。
3.4 裂縫修補
裂縫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損壞最多的表現形式,將對結構的整體性、剛度及承載能力產生影響,甚至造成徹底損壞。裂縫修補技術在加固與修復領域應用廣泛。由于裂縫原因、性狀、功能要求及外部環境等要素存在差異性,修補的方法與材料的選擇也不相同。同時還要將其造成的結構承載力缺失納入修復計劃。在修復時,要結合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方法(表面處理、填充和灌漿)和材料(樹脂和水泥)。在處理正在發展之中的裂縫,要先采取措施使其終止發展,然后再進行加固。如果在實施中止措施之后,其發展趨勢仍難以控制,則應采取以樹脂為代表的柔性材料進行加固,限制發展過程。
3.5 碳纖維加固
在混凝土建筑結構加工技術中,采用碳纖維加固技術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加工技術。主要手段是利用專門的粘結劑、碳纖維,雖然手段簡單,但是效果突出,所以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過在利用碳纖維加固技術中時,應合理選擇碳纖維布,保證碳纖維布的質量在300克每平方米以上。另外,再選擇粘結膠原料的時候,最好避免底涂粘膠劑,這樣即使發生問題,也可以輕易修補,不用再大費周折再粘起來。在選擇碳纖維布時,確保所選碳纖維布安全指數。假如不放心,可以在選購碳纖維布之前,提前找好樣品,選用火焰燃燒的方法對其質量進行評估。一般來說,能把碳纖維布的一小部分裁下來, 而一旦纖維布產生燃燒之后,出現灰燼,則質量不合格。
3.6 改變受力
建筑結構的受力點不能過于集中,要根據建筑結構的具體受力情況,有選擇的進行增設支點,以此來改變建筑結構的受力情況,提高建筑結構的穩固性。支點增設最直觀的作用便是增強了混凝土結構的承受力,且操作簡單,不過,這種方法同樣也具有一定的缺點,采用支點增設,會縮小建筑物的使用空間,影響建筑物原先的外在情況。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房屋建筑行業對于建筑的高度、功能以及穩定性有了新的追求,這對房屋建筑在結構的合理設計以及穩定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建筑結構中進行結構加固,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技術,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林禮躍.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加固施工關鍵技術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8,45.1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