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實驗高級中學 王秋影
由于高中生物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而且還很分散,所以就需要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統籌認識,建立生物知識關系網絡,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教學,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去聯系生活實際,然后在課堂學習中能夠活學活用,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高中的知識相對于其他年級而言更注重對于知識的全面掌握,需要學生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而生活化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這種能動性,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生物學知識面,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在輕松的氛圍中進一步深化。
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則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教學的宗旨,降低了生物學的教學質量。現代化教學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逐漸培養起學生對于生物學科的興趣,并把學科的學習延伸到日常生活實踐當中,讓學科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被簡化理解,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知識掌握能力。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國家對于教育的投入支出也在逐年增加,對于教育事業的改革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其中教學方式生活化,是教育內容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生活化可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到生活因為知識而變得美好,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目前許多教師的生活化教學僅停留在表面,教學的方式依舊以灌輸為主,只是在課后要求學生細心觀察生物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而不是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將生物知識進行延伸。比如:教師通常針對理論性內容安排實踐作業,作業的主題明確提出理論的內容,這就限制了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自由發揮。并且,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導致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想法,考慮問題有時會過于片面化。
高中生物相比較初中的加深了難度,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需要教師進行舉例,從而縮短和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但是,學生和教師的知識閱歷以及生活環境都是不同的,因此,許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的舉例,會脫離學生的知識范圍以及生活環境,這反而會增加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難度,相對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減弱。學生對于教師的舉例選擇記住而不是理解,進而在生活中也會很少和生物學知識結合,從而也就無法全面發揮生物學教育生活化的作用,生物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推展進程難度也會增加。
生物教學方式生活化的根本目的在于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生物學知識,并且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生活化的目的是輔助知識的理解,課堂的內容還是要保證生物學知識的學術性和專業性,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不斷加深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舉例的時候要注重多運用生物學的專業術語,讓學生在生活和生物學相互聯系的過程中也可以運用專業的術語,保證生物學知識在傳播的過程中依舊保持著專業性。但在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采用了許多形象但不專業的非生物學語言,使得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專業的生物術語去轉換,這反而會阻礙學生對于生物學的專業化學習。
近年來,人類對于生物學相關知識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許多疾病被逐漸攻破。知識的不斷更新同時也要求教師隨時更新教學方式。我國開始推廣現代化教育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生物學教師把生物學內容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增強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社會的發展提升了對人才的標準要求,教師應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包括知識、學習習慣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可以從充分發揮課堂互動著手,課堂互動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一分子,發表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從而進一步激發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多與學生交流,也可以在課后布置作業,讓學生完成實踐的生物作業,對于可以應用的理論內容不要設限,要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這同時也是教師對生物學知識的一次新的拓展理解。
教師的生活環境和生活閱歷通常和學生的生活存在偏差,因此,教師要經常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當下最關注的內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關心新鮮事物,尤其是生物學領域的相關突破性的進展,并多了解流行詞匯和內容,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在生物學課堂舉例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學生感興趣的流行詞匯以及流行的事件,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興趣,也能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本節課講述細胞學的相關知識,植物和動物都是細胞組成的生物,但是卻形態迥異。教師可以選取相互關聯的植物和動物作為課后作業的討論內容。如大熊貓和竹子都是細胞組成的生物,并且相互之間有關聯。教師以此為聯系設置相關的互動問題,讓學生討論如何證明大熊貓和竹子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判斷學生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對于學生理解不夠透徹的知識層面,進行更進一步的講解或者進行再次的復習講解。在生活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去豐富課余的生活,如鼓勵學生去釀造葡萄酒,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微生物的代謝產生的神奇生物化學反應。
生物學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科,對教師的綜合素養有較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是學生接觸生物學進階知識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綜合素養,最為關鍵的是要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專業術語的熟悉程度。增強學生對于生物學專業術語的熟悉程度,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中貫穿對于生物學專業術語的使用,尤其是在生物學知識生活化的過程中,通過專業術語的反復出現,增強學生對于專業術語的記憶。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使學生逐漸培養起應用專業術語去描述生活中生物現象的習慣。對于生物學專業術語的認知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需要腳踏實地不斷深入積累。
其次,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應用的非專業性術語要及時予以糾正。在課堂的互動環節中要多鼓勵學生運用生物學的專業術語,去表達對于生物學知識的理解。隨著學生對于生物知識認知的層次逐漸深入,教師要及時對生物學專業術語進行定期梳理,并幫助學生進行匯總。梳理專業術語的過程,學生可以加深對于生物學的進一步理解,以及增強對于生物學知識的前后聯系,讓學生的生物學知識貫穿起來,進而對生物學知識形成更加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拓展與生活相關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在課堂中引入一些新鮮元素。也要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增進師生、學生間的交流互動。例如:當教師講到松土對植物的生長好處時,可以讓學生列舉自己家里種的植物,讓他們進行動手實驗。還要設立相應的對照組,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看到實驗現象。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學科的生活化教學是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所提出的一項新型教育教學模式,教師要在課堂中充分發揮生物生活化教學的積極作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要深化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學科中的改革力度,增強學生對其理解程度。同時,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進行教學,讓學生回歸到生活中去了解知識。此外,還要提高對學生專業術語的培養,不斷拓展與生活相關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