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朝暉小學 虞秋艷
新課標體系的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革新,都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逐漸成為小學教育過程中比較重要的科目之一,尤其是在現階段的小學教育過程中,如何充分地將信息技術與時代發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為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問題。由此,創客思維的出現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這一時代發展對于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開展的要求,同時也為傳統的信息技術教育提供了發展的機遇。本文將以蘇科版小學高年級信息技術課堂為例,探究創客思維模式下,開展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方式、方法,以期能夠對實現小學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幫助。
創客思維是近年來新出現在實際小學教育課堂的思維模式,創客一詞來源于英語“maker”,是指能夠通過創意的方式來實現預期的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革,創客思維培養已然成為未來教育的根本目標。結合以往對于創客思維的研究,本文認為,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創客思維教育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創客能夠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育資源,并在教育資源的支持下實現幫助學生多方面綜合發展的目標。其次,在實際的創客思維教育過程中,很多教育者會傾向于將創客思維與現實主義的批判性思維聯系在一起,將教育的重點放置在引導學生形成辯證的思維理念,由此,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中,如果想要獲得比較好的創客思維,就可以考慮將批判和創新融合在一起。
首先,就創客思維的應用來說,本文認為這一思維模式能夠將創新的思維理念落實到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從而幫助學生在學校階段便針對創新能力進行了系統的培養,尤其是在現階段社會發展背景下,創新思維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群體未來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
其次,創客思維教育的開展能夠提升小學生群體對于現階段科學技術發展情況的認知。小學生作為國家、科學技術未來發展的希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針對現階段的科學技術進行多角度的了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對于自己國家、民族的自豪感,同時還能夠為小學生營造一種使命感,使得“為國家崛起而讀書”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逐漸成為能夠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勉勵學生努力的座右銘。
第三,創客思維教育的開展能夠轉變原有課堂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課堂教育來說,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性格特征,傳統的教育模式很難在小學生群體中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而創客思維的應用就能夠為傳統的課堂教育融入更加豐富多彩的形式,使其能夠營造更加和諧、高效的課堂氛圍,進而能夠幫助后續教育目標的落實。
根據上述研究,本文認為在實際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想要更好地融入創客思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根據以往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育經驗,本文認為在實際的教育開展過程中,根據教學的預期目標為學生創設情境,是對于小學生群體開展信息技術課程環節比較有效的方式之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活動,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教育環節虛擬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在沉浸于情境的過程中了解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例如:在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五年級課本中的教育目標要求學生在Scratch 的基礎上了解簡單的程序編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這一教育目標的實現是實際教育過程中比較困難的部分,教師大都會通過先板書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理論學習,可能一開始學生還會對這一新奇的內容感興趣,但是長期枯燥的理論知識必然使得學生對于這一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無法持續下去。由此,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學生設置情境,通過寓教于樂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學會通過對課本中各種編程小程序的練習來學會簡單的編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和理解,同時為后續的編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根據以往創客思維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的情況來看,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很多創新思維都是稍縱即逝的,這種情況就要求教師能夠及時地發現學生的創新思維,并針對他們的思維進行系統性地訓練,才能充分地實現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開展創客思維教育的目標。例如:在進行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機器人”單元中有關“認識機器人”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針對以往過程中已經學習過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鞏固和翻新,從中發掘不一樣的思維理念;另一方面,教師則需要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對他們的“機器人朋友”做出大膽的暢想,進而更好地將其應用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在根本上實現信息技術的學習目標。與此同時,在課程開展的初期,教師就需要對未來課程中擬開展的內容予以準備,爭取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為學生傳遞更多與機器人有關的知識,使其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出不一樣的創意。
近幾年,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在實際小學教育過程中應用的增多,微課作為一種十分優秀的課程理念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了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選擇通過微課的方式針對后續想要開展的教育目標作出引導,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從而在實現教育目標的同時幫助學生實現創新思維的發展。
在完成預期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實踐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分享平臺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創造出來的作品進行分享,幫助學生提升作品完成的自豪感,同時在分享和交流中激發對后續信息技術學習的熱情。例如:在實際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可以秉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來進行有關學習小組的劃分,讓學生能夠通過小組內部的互相協作來獲得更多的學習收獲,同時在知識、思維的共享中,創新思維模式,優化后續的教育效果。
綜上所述,隨著創客思維在實際小學教育過程中研究的不斷推進,教師如果想要在實際的小學教育環節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對以往的創客思維理念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從而基于小學生群體的心理特征,結合實際的心理教育目標予以研究,使二者能夠充分融合,進而在根本上實現教育效果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