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六中學 賈 宇
21 世紀是以信息化為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新概念新媒體新技術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紛紛出現,已經深刻影響著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教育行業。教師應善于利用好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各種新技術如微課、公眾號等,拓展教育教學的時空,使傳統封閉的課堂變為開放的課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系列挑戰和問題,如: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新技術?教學中如何面對個性訴求日益強烈的學生并進行個性化或分層式的教學?怎樣在紛繁龐雜的網絡數據中篩選符合教學要求的資料或信息?等等。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反思,并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調整,以解決上述問題。
借助網絡的便利渠道,當今時代的中學生能夠輕易地獲得各種信息資源,知識的拓展以及對于自由平等等觀念的渴求使他們更有勇氣去挑戰某些規則和權威,這在教學中也表現為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化要求增強,在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也不會僅限于教材。這就需要教師經常性地觀察和分析所面對的學生,因材施教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
如上所述,反思性教學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秾W記》指出:“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蔽覀儽仨毧吹?,教育教學所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個性的學生,尊重、鼓勵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逐步釋放學生的潛能。這一過程既是知識傳遞升華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有助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育教學必然面臨著很多新情況、新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如果只是沉迷于曾經的成績或者囿于目前的狀況而不思改變或創新,就很難適應變化了的教育教學環境,也就難以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為此,我們需要認真地思考和分析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并找出解決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對日常教學實踐的經常性反思和對自我的重新認知,也有助于我們逐步地成長為一名反思型、研究型、創新型的教師。
反思性教學需要教師在把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認真思考自己的教學,在反思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這一系統性的過程需要教師從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出發,并通過對教學過程的重新建構,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并作出進一步的調整和完善,以采取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而這是一個多次甚至是無限次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伴隨著我們教學任務或使命的完成而完成,可以說教師應該教學到老反思到老。我們的教學在很大層面上是帶有假設性的,并且教學的對象和教學的情境都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鑒于此,除了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機智外,更需要對教學的深刻反思。
反思性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深入的學科理解,這有助于教師在教學中較為敏銳地發現和解決問題。對于信息技術這門理論性和實踐操作性都很強的學科而言更應如此。為此,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應具備扎實的學科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如電腦軟硬件和網絡問題的故障診斷及維修、學校信息化環境的規劃、網絡建設、信息數據等資源的管理以及對于新技術的關注、學習和創新應用等。另外還應更新教學理念和豐富教學方法。如在以前的教學中,我認為信息技術課的授課方式無非就是上課教師進行演示,學生進行模仿操作,完成相關的操作任務,忽視了學生認知和接受能力的不同以及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很少關注學生的訴求,使得很多本來對信息技術課懷有強烈求知欲和興趣的學生逐漸地喪失了激情。在認識到上述問題后,我在當前的教學中則更多是嘗試采用“先學后教”、分層教學和任務驅動等方式進行教學并不斷完善,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如“畫筆”中的自由創作、“word 插入圖片”時的制作賀卡情境設計等,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教學效果。
超負荷的工作加之源于社會、學校、學生及家長等的各種壓力,很容易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逐步喪失職業進取和反思教學的動機。為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善于調整自我狀態,在看似平淡甚至重復煩瑣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感受教育的價值,在學生點滴的進步中感知工作的意義,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中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和發展。
反思是對自身活動的注意和知覺,是我們獲得認知的重要來源。反思性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從一個旁觀者角度多途徑地去審視自身的教學過程,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有助于我們相對理性地思考和批評教學事件。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我們的反思性教學也有了更多的途徑。一是注重交流分享。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如百度貼吧、微信朋友圈或者QQ 空間中記錄和分享反思自己教學工作的日常,這種途徑比較便捷,也容易引起具有相似經歷同行的共鳴,在相互的交流中找尋問題解決的方案,提升自我。二是注重課堂觀察和記錄。教師可適時適地借助錄音筆、手機、攝像機等工具對課堂教學進行音頻或視頻實錄,課后進行聆聽、觀察、分析,找到不足之處,逐步地進行調整、完善。三是借助師生微信群、QQ 群等即時通信軟件,與學生就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商討,以更有效地解決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四是注重對教學檔案的積累整理,如教學計劃、學生資料、教學音視頻材料、工作總結、教案及課后反思等,并借助辦公軟件做好歸檔整理,不斷地充實完備。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反思教學需要教師適時地使用或者借助各種計算機軟硬件及技術對反思中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和整理,如攝像機、錄音筆、錄屏工具、Premier 或繪聲繪影、優酷自媒體或微信、網絡云盤等。為此,教師應該積極大膽地學習相關的技術,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以更加便捷有效地進行反思性教學。
總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應恰當有效地借助和使用各種新技術新條件,多途徑地進行系統性動態性的教學反思,不斷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自身專業的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