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國市明官店中學 張術軍
隨著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學的重點,這不僅是一種教學理念,更是高中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開展課堂教學,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學習能力,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基礎。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然后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有益幫助。
在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加以改正,核心素養下的高效課堂就是新課改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模式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被動學習狀態中,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偏低,直接阻礙了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必須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尊重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學習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積累學習經驗,提高學習能力,發展數學素養,從而更好地促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抽象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抽象就沒有數學。學生的數學概念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抽象能力培養的過程,學生的抽象能力對學習數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通過數學的學習,學生應能在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概念、方法和體系,養成在實踐中思考問題的習慣,并能運用數學抽象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然而,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節省時間”,直接給出數學概念或定理,把主要精力放在單純的解題和習題練習上,導致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數學知識,從而阻礙了學生抽象能力的發展。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強化數學概念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背景,感悟其中的數學思想,在引導學生鉆研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其抽象能力,落實數學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空間直線與直線間的位置關系”這一課時,由于這一數學概念比較抽象、枯燥,為讓學生對這一概念有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我先運用直觀感知法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即讓學生拿出兩根筆在空間內任意擺放,直觀感受空間直線之間的關系;然后,讓學生把這一抽象概念與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聯系在一起,如電視塔、建筑物等,通過這些邊角的對比讓學生對空間直線存在的位置關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繼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由此可見,在高中數學課堂上,強化概念教學,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良好基礎。
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較而言,具有嚴謹、煩瑣的特點,因此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邏輯推理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應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數學核心素養之一。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邏輯推理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在合理思考之后能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學生如果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那么便可快速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積極作用。為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指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求拋物線y2=x 與圓(x- 3)2+y2=1 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時,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我引導學生結合這一問題聯想,把圓看成一個可以變化的氣球,氣球越大,它與拋物線相切時距離最短。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可以判斷出兩個圓是同心圓,所以可以將最短距離轉化為求兩圓的半徑差。這樣一來,通過引導學生聯想、思考與分析,可有效將一個新的問題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快速找到解題思路,計算出正確答案。由此可見,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有效的指導不僅能幫助學生分析數學問題,還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為了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必須讓學生把數學問題向生活貼近。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引入生活元素,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來分析生活實際問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對熟悉的生活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也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弧度制”這一課內容時,我就利用生活中的問題“求公路彎道處弧AB 的長度”來引入這節課的知識內容,在學生解決這一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引導學生理解弧度制的定義,并引導學生運用弧度制來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對弧度制的定義及應用有深刻的認識,在輔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思維能力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至關重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學最重要的任務。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合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的思維發生碰撞,強化知識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求曲線的方程”這一課內容時,在講曲線方程的基本步驟時,我先引導學生建系設點:尋等列式—代換—化簡—證明;然后通過這節課所講的知識點,讓學生對“曲線C 的方程是f(x,y)或方程f(x,y)=0 的曲線是C,實質上曲線C 上任一點的坐標都是方程f(x,y)=0 的解,以方程f(x,y)=0 的解為坐標的點都是曲線C 上的點”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進行分析。這樣既強化了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又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對構建高效數學課堂發揮著重要作用。
總之,在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教師就需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并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到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