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讓平 傅佳
(重慶市巴南區人民醫院 重慶 401320)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呼吸內科疾病,支氣管炎、哮喘、心肌炎等是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方法治療,將導致患兒引發其他疾病,如,支氣管炎、哮喘、心肌炎等,對小兒生長發育帶來極大的影響[1]。臨床在對患兒采取有效治療方法的同時,還應當給予其可行的護理干預,以此為提高患兒臨床療效奠定基礎。本次選取8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就綜合預防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最小5個月,最大6歲,平均年齡(3.64±2.31)歲;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最小、最大分別為6個月、7歲,中位數年齡(4.13±1.34)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本次已經過倫理學機構的批準。
兩組患兒均采取止咳化痰、控制感染、無創呼吸機等治療;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患兒綜合預防性護理,具體內容包括:
(1)健康宣教:患兒入院之后,護理人員應熱性的接待患兒及家屬,并向患兒家屬講解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引發因素、治療方法、護理干預等,使其對該疾病的認知度得以提升,使患兒及其家屬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2]。
(2)飲食起居調護:為了使患兒的營養需求得以滿足,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讓患兒多飲水、多食水果和蔬菜,禁止食用刺激性、油膩性的食物。為了緩解患兒胃腸系統的負擔,在飲食方面應遵循少時多餐的原則;另外,應做好患兒的保暖工作,尤其是在洗澡時要注意勿著涼。
(3)免疫功能的提升: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患兒的免疫功能有關,免疫功能低下的小兒,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在日常中應注重對小兒補充維生素D、鈣、硒、鋅、鐵等原色,使小兒的機體免疫狀態得到改善,使其抗氧化與抗炎活性得以提升,從而降低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生。
(4)生活環境的改善:較差的生活環境,將使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生率增大,因此,為了避免小兒發生呼吸道感染疾病,應當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晰,少到人口多的地方,同時,家中不飼養寵物,以此降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發作率[3]。
(5)預防感染復發:為了降低患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復發率,護理人員應做好患兒口腔清潔護理工作,可讓患兒采用生理鹽水漱口;并將患兒鼻腔內的分泌物、干痂及時清除。
(5)出院預防:患兒出院后,應告知家屬對患兒自身免疫力增強,加強患兒體育鍛煉,適當增減衣物,同時,日常避免出入密集公共場所,以防止感染的再次發生。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評價指標:(1)顯效:患兒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體溫恢復正常;(2)有效:與治療相比,患兒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體溫趨于正常;(3)無效: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變化;對兩組患兒呼吸道感染復發情況進行比較。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顯效、有效、無效例數分別為15例、19例、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5.0%,觀察組有23例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95.0%,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復發率10.0%低于對照組的20.0%,差異顯著(P<0.05)。
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作為兒科常見疾病之一,其給患兒的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臨床應為患兒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的同時,應認識到護理環節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
綜合預防性護理干預從患兒身心角度出發,為其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其有助于滿足患兒身心護理需求,提高患兒臨床護理質量,因此,將該護理干預應用于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中具有重要價值[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呼吸道感染復發率的比較,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由此可見,綜合預防性護理干預在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臨床中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其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綜合預防性護理干預可提高反復呼吸道感染患兒治療效果,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