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良
【關鍵詞】科技技術;標準化;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轉換要求
本文主要圍繞利用科技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必要性以及遵循現代化發展戰略工作方向,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工作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必要性
首先,當下舊動能所能夠施展的空間有限,從2015年之后出口的數量就已經在逐年下降,直至今天,其出口數量仍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相信這種低迷的趨勢還會持續很久[1]。
其次,舊動能的副作用也非常大,并且這種副作用在出口呈現低迷的環境下變得越來越明顯,舊動能體現出的副作用主要為產能過剩,從而形成了一連串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負債逐漸變重,這對城市現代化發展形成很大的阻力。以氣代煤舉例說明,如果氣代煤比例為8%,CO2排放量會增加5%,同時人們的福利將會下降2%,電力部門的成本也會相應的提高4%,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市場機制缺乏強有力的控制力,政府在這時應該發揮職能優勢,使用政策進行引導,解決“氣代煤”工作中不合理的情況[2]。
接下來,還需要平衡好供給側結構改革與新舊動能轉換的平衡關系,這兩項工作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兩者提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改革提升國民生產力,供給側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決生產產品質量過低的問題,通過提升生產要素從而拉動經濟增長,新舊動能的提出從一定意義來看也是希望可以通過新動能的出現有效的帶動地方經濟增長。另外兩者都需要通過改革的方式創造新的增量,從而替換傳統結構中低效的產業[3]。
最后,進行新舊動能轉換也是遵循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有效手段,新舊動能轉換與創新驅動的目標相同,都是為了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創造出能夠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推動新舊動能多的轉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產業發展問題的瓶頸,加快我國現代化發展速度[4]。
二、遵循現代化發展戰略工作方向,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工作
首先,為實現強國目標,推進現代化發展,在開展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時需要參考現代化戰略目標和科技創新戰略對工作進行調整。新舊動能轉換工作中會使用到很多的現代技術,比如量子通信、基因工程等技術,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開展將會逐步取締傳統工作中不合理的產能以及經濟形態,在推進四新的過程中需要時刻關注經濟效益,做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平衡,同時在發展新舊動能轉化的過程中注意到政府對改革工作提出的政策導向。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要加強環境質量工作,削減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并使用新能源發展產業替換。同時還需要及時糾正發展過程中錯誤的經濟觀念,發展經濟需要以人民為中心,不能偏離工作主線,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需要杜絕企業賺錢、政府買單,危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現象,在發展過程中樹立新的GDP發展理念,將生產要素向環保、綠色、節能方向發展,有效地提高社會經濟收益。
其次,還應該注意到政府給出的在能源效率變革方面的指示,發現社會不同利益群體在發展經過程中存在的經濟損失情況時,需調整工作內容盡量彌補群眾的損失。科技創新背景下,節能環保技術的需要資金來不斷更新,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新能源產業發展將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在發展新能源的過程中資源和資金的投入都極為重要,這樣才能保證設備的引入、人員技能的培訓等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
最后,要想通過新舊能源轉換提升社會經濟效益,推動現代化發展,需要引入社會力量。在進行新動能轉換過程中需要參詳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內容,實現更大范圍的統籌管理工作,協調好人民、企業、政府之間關系,這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三、 基于標準化的思考
要想推動新舊動能快速轉換,必須要基于標準化的角度分析,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究。首先,要考慮標準化增益鏈的途徑,如果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非常明確,在生產的過程中就應該通過標準化增益供應鏈來實現,通過延遲生產聯合柔性生產,對各種資源加以整合,利用標準化的高級形式提高產品生產的整體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還要確保利用柔性化技術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差異,使產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成為生產標準爭議,解決大規模生產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其次,要加強新舊動能轉化的標準品牌建設,從目前來看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優先考慮品牌,品牌不僅是商標和標識,更是一種品質的象征。品牌文化包括了創新和質量,能夠滿足人們的預期需求,消費者最大限度地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品牌,形成了強烈的品牌效應。在品牌建設時,最重要的就是以科學技術和創新驅動為發展動力,促進新舊動能轉化,實現新興產業發展。
一個企業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樹立創新意識。在新時期必須要加大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優化力度,使得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關鍵作用,充分把握創新的牛鼻子,促進創新驅動的水平全面提升。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靈魂,如果離開了創新企業和產業就會失去發展的動力,所以沒有創新企業很難做到與時俱進,在創新時,必須要尊重市場規律,深入分析市場的潛在需求,通過科技創新,全面開發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在創新發展時還要有政府的支持與激勵,建立良好的創新型市場導向,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和人力資源,確保企業的建設水平全面提高,保證產業轉型升級。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證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經濟成果,使得產品質量和價值顯著提升,在技術創新時,必須要確保標準研制與技術水平保持一致。創新并不能夠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大多數的價值都是在技術創新之后開展標準化生產中獲得的,所以標準是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的重要橋梁紐帶。在新時期要想推動新舊動能的快速轉化,必須要將標準研制落實到創新活動,為科技成果加速進入市場提供重要的支撐保障。企業還應該加強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為各種科技成果轉化為專利標準而不斷努力,注重標準戰略性和引領的作用,利用先進的標準提高消費消費品質,確保消費者能夠增強對品牌的認識。在技術創新時還要優先選擇團體標準,因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能夠優化技術創新的生產動力。而隨著現階段技術創新,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標準形式,所以團體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周期不僅要縮短,還應該簡化程序,確保創新效率大幅度提高。
結語:
從本文介紹中不難發現,進行新舊動能轉換為我國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但是在工作過程中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我們需要意識到科技、創新、環保在此項工作中的重要性,遵循國家政策導向開展新舊能源轉換工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