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柳 韓文蕾
摘 要 信息成為一種重要資源,任何資源都將為經濟發展,社會保障,政府管理,人類生活帶來深刻影響,信息資源也不例外。政府在對信息進行利用管理共享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既是參與者,同時又承擔著管理者,監督者的角色。然而政府信息共享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阻礙與問題,因此政府信息如何有效進行共享必然離不開法律的保障。隨著技術的發展,大數據背景下,政府信息共享對法律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關鍵詞 政府信息 信息共享 法律保障
基金項目:2020年西北工業大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應急項目(人文社科類),項目號:G2020KY0601。
作者簡介:李晨柳,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韓文蕾,本文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E-mail:hanwenleili@163.com。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228
一、政府信息共享推進緩慢的原因
現如今,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同時也是有價值的無形財產,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進步。大數據的飛速發展使得數據的傳輸更加便捷方便,并進一步由數據資源形成信息資源。政府信息成為巨大資源,具有重要意義,順利推進政府信息共享將對我國政府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我國政府緊跟世界潮流,抓緊政府信息共享的建設和法律保障建設,但由于政府機構設置,各部門主體共享積極性并不高,共享的權利義務劃分并不明確等原因,導致我國并未推出較完善的法律保障措施,相關法律規范的不完善與缺失,導致我國政府信息共享一直處于停滯狀態,一直未有顯著進步,信息部門壟斷以及信息孤島現象長期存在。這些現狀都對我國政府信息共享提出了相關法律措施完善的現實要求。這也同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
信息資源對于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同時,社會和經濟對于政府信息共享所提出的要求,目前的政府信息共享是無法滿足的,這些都是目前政府信息共享所面臨的壓力。
技術方面:技術方面缺乏統一數據平臺,無法進行資源共享。政府信息在進行共享的時候,需要一個平臺作為載體,才能有效進行信息共享,否則很難對信息進行共享。個別部門以及上下級之間有“共享”平臺,但其存在很大局限性,無法有效對信息進行大范圍,大面積共享,不利于建設高效型服務政府[1]。而且其保密性和安全性也有待考量。缺乏統一的大數據交流平臺,從而影響了數據的采集,記錄以及共享功能,導致政府信息共享推進緩慢。
同時,政府信息共享需要采集、處理各種數據信息,但數據的處理需要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分析挖掘,對于數據信息的處理技術目前并不完善,對于數據的采集和存儲并不是一般的工具可以做到的。因此在技術方面,政府信息共享還存在一定挑戰,需要技術人員繼續建立變更方便更全面的數據平臺,這樣在建立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更大范圍的共享。
行政體制方面:行政體制方面,我國的組織結構是二元制結構,我國政府組織結構是縱向層級和橫向職能的二元矩陣的架構,因此導致了我國政府以及各部門信息共享缺乏宏觀規劃和頂層設計。我國各級縱向行政機構之間存在制約關系,從而在全國范圍內會形成垂直的管理系統[2]。信息傳輸的過程中將會垂直的上下級間傳遞,將經歷較多層級,層級經歷越多,傳遞速度越慢,這直接影響了信息的傳輸效率。各級別政府部門間又構成了橫向結構,沒有制約關系,各部門通過上級管理才能互相連通。這種縱向和橫向的結構,造成了各個部門之間條款分割,各個部門之間的利益是造成信息資源壟斷的重要原因,信息壟斷阻礙了信息共享的有效推進。各個部門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其實并不明確,從而更加妨礙了信息共享的發展[3]。
法律保障缺失:法律保障的缺失更是政府信息共享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技術,體制等方面的原因,無法通過自身調節進行改善,因此只有通過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才能彌補其缺失和不足,然而我國相關政府信息共享的法律保障缺失嚴重。我國政府信息共享缺少上位法進行保障,也缺少國家立法,現在只有國務院暫行條例對政府信息共享進行管理,還有相關地方立法,但都缺少統一的一部上位法對政府信息共享進行強制管理規范。因此,法律保障的缺失更是影響政府信息共享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4]。政府信息共享的過程中,信息的安全性必須得到保障,因此,相關個人信息安全法,保密法等相關法律應該盡早完善并適應當前大數據背景下的政府信息共享的迅速發展。
二、政府信息共享法律保障的現狀
從表格可以看出,國家相關立法欠缺統一法律引領,以國務院的規范條例為主。但國務院的規范條例對政府信息共享的推動作用較大,在打破煙囪林立,信息孤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還是欠缺統一上位法的領導。但相比之前已經大幅進步。尤其是《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對于地方立法有著重要借鑒作用[5]。
從表格可以看出,地方立法相對于中央立法,更為充分完善。各個地區根據地區實際情況進行立法,從而推動地方政府信息共享的發展,這對于下一步中央立法有很大推動作用。在地方立法中,北京市較早立法,對北京市的政府信息工作有一定推動作用。
在國務院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整合共享實施方案》之后,貴州省緊跟中央腳步,印發《貴州省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方案》,力圖突破“信息壁壘”,“信息煙囪”等問題,有力推動大數據+政府深度融合,強化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貴州省有效結合扶貧,數據,生態,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政務信息共享方案,十分值得各個地方借鑒,對下一步中央立法也有重要參考價值[6]。在《方案》中強調協同合作,這有助于各個部門打破部門利益,從而推動信息共享。《方案》中還強調了保障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監督管控作用,有利于政府信息共享的進一步完善。
從以上表格和分析可以進一步看出,地方政府其實緊跟中央腳步,大部分地方立法其實是圍繞國務院下發的文件《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而進行的。因此中央立法對于地方立法有重要意義,我們應該進一步做相關研究工作,為下一步中央立法做出一定貢獻。從而根本上促進政府信息共享的法律發展。
參考文獻:
[1] 時悅,姚玉秀,尚丹.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水平[J].信息系統工程,2018(11):6-13.
[2] 陳尚龍.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立法研究[J].地方立法研究,2019,4(2):103-117.
[3] 張保明.政府信息資源應當共享——香港“公開資料守則”簡介[J].電子展望與決策,1997(3):18-19.
[4] 楊永紅.政府信息公開與信息資源共享[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1(4):31-32.
[5] 王雷,池天河.地方政府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建設[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1(3):18-21.
[6] 王正興,劉闖.美國國有數據與信息共享的法律基礎[J].圖書情報工作,2002(6):60-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