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衛生法律體系屬于上層建筑,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衛生法律和國民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衛生法制建設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國家法制建設的發展息息相關。本文結合當前新形勢問題對衛生檢疫法律制度進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給相關的人員帶來一定的理論性支持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 新形勢 衛生檢疫 法律制度
作者簡介:岑毅,福建江夏學院法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11.263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衛生法制不斷地完善。第一階段是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一直持續到文化革命的時間。這一階段可稱為我國衛生法制建設的探索階段。國家剛剛成立的時候,黨和國家面臨著大量有待解決的問題。他們更加重視利用政策、法律和其他手段促進包括衛生服務在內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把關心和保護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工作當作重中之重,及時制定四個衛生工作的指導方針,即“預防第一”“中西醫結合”等,同時還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此基礎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也明確規定促進全民體育、促進健康和醫療事業的發展是重中之重。在發展過程中衛生法律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國家把相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公共衛生服務等進一步完善和擴大,確保勞動者得到相應的權利。這些規定的明確和實施使我國衛生領域的法制建設得到一定的保證。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中國探索建設衛生法律體系的步伐逐漸加速,并先后制定《國境衛生檢疫制度》等相關的法律制度。
一、國境檢疫立法背景分析
國境檢疫立法歷史悠久。意大利是第一個立法的國家。隨后是英國、美國和日本。1374年,黑死病在歐洲肆虐,意大利首當其沖。為了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意大利頒布了第一個檢疫條例,并在威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檢疫站。進港船舶實行港外錨泊40天管理辦法。187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檢疫法案》。1966年,美國法學會起草了《美國示范刑法》,規定控制傳染病和隔離患有公共衛生疾病的外國人。1880年,日本頒布了《防止底格里斯氏李斯特菌在海港傳播規則》。2003年日本頒布了《檢疫法》,目前仍在實施。國際社會締結國境檢疫條約的歷史源遠流長。1851年7月3日,奧地利等11個國家召開關于第一屆國際衛生大會的活動,使區域性國際衛生公約得到一定的發展。同時在實際發展中對檢疫檢驗和衛生處理提出了明確要求。1933年4月1日,包括德國、美國等國家簽署了第一項國際航空衛生的公約。在修訂以及創新過把檢測或消除感染源作為重要任務 ,盡快改善環境衛生。比如港口,機場及其周邊地區,防止媒體的傳播,鼓勵不同國家的衛生局更加關注,減少疾病的風險入侵。基于流行病學的調查的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也需要進一步增強,它體現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它關系到法律建設和經濟發展,同時也符合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規范,對空間和時間方面有特殊的要求。[1]
二、衛生檢疫法律制度的分析
(一)國境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確定
檢疫結果報告系統。根據《國際衛生條例》,國家衛生主管部門在發現第一例應呈報的傳染病或病毒時,必須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并迅速補充傳染信息和采取的預防措施。每一締約國應在對公共衛生信息進行評估后24小時內,將其領土內發生的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為應對此類事件而采取的任何衛生措施通知世界衛生組織。
控制執法力度。世衛組織將就《國際衛生條例》要求的最低核心監測和應對能力向有關國家提供指導。同時,根據臨時提案權,臨時提案權包括各國和其他國家對車輛、集裝箱、貨物、物品、行李或人員采取的衛生防疫措施,要求各國不得實施超出建議范圍的措施。
(二)國境口岸的衛生檢疫主管部門分析
國境口岸的衛生檢疫主管部門分析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需要被明確劃分。其在我國哪個行政部門是根據第二條國境衛生檢疫法律為基礎的設定的。國境衛生檢疫機關是十分重要的部門,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實施檢疫等各項職責。自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以來,中國海關在國境口岸衛生檢疫中扮演著主管部門的角色,承擔十分重要的責任。
(三)檢疫管理的措施分析
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其主要分為以下具體的管理措施:一是實施細則方面的內容。其主要包括對出入境的人員、交通工具和以及相應的集裝箱還有相關的行李以及貨物包裹等可能傳播檢疫的傳染病進行檢疫,同時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需要按照相應的規定詳細實施。只有經過衛生檢疫機關檢疫合格的時候,才能夠進行入境以及出境。二是對染疫人的處理。在實際檢疫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染疫人,應當對其進行相應的隔離處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出現此問題時不能采用隱瞞的形式,應當第一時間進行上報處理,同時當發現檢疫傳染病的攜帶者的時候,也應該對其進行詳細的檢查。檢查期限需要按照傳染病的潛伏期進行相應的確定。三是隱形攜帶者。工作中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控制和檢查,避免出境。法律中有明確的規定,對于入境、出境的人員,必須要按照檢疫醫生的規定進行詳細檢疫,健康申報卡要進行詳細并且有效的填寫。當入境、出境人員在出境、入境時出現一定的問題的時候,比如說發熱、咳嗽等相應的癥狀,應在第一時間內積極的向相應的海關機構進行申報,配合海關的工作,例如開展體溫監測、醫療檢查等。四是針對疫區的、被檢疫傳染病的污染的行李等物品。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應當接受衛生的檢查以及其他相關衛生的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疫情報告和通報中明確表示:當衛生檢疫機關在檢查的過程中檢查到相關的傳染病時,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和控制,除此之外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立即通知當地的衛生行政的部門,同時在第一時間內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如實上報。
(四)入境人員和出境人員的義務分析
出入境人員積極配合檢疫工作十分重要,同時配合工作也是出入境人員的責任,因此在實際的檢疫過程中對于體溫監測等工作需要積極地配合。
(五)衛生檢疫制度入境交通工具的處理
在出入境的運輸工具上需要掌握衛生檢疫制度的相關規定,在交通工具上一旦出現相應的問題,比如發現傳染病的患者或者是疑似的傳染病的患者,要及時上報。對與出入境交通工具上的傳染病病人接觸的比較親近的人員,需要對其進行留驗和醫學的觀察,或者依照衛生檢疫的法律以及相關的行政法規的規定進行及時的控制和處理。《國境衛生檢疫應急處理》中也有相應的規定,出入境的運輸工具上,發現問題的時候需要及時的控制和管理,對患者及時進行隔離,對相關的接觸者需要進行集中觀察和控制,防止病情的進一步擴散。
(六)出入境人員不進行檢查或者違反相關的法律規定的分析
1.行政責任。在實際的過程中需要接受相應的警告或者是處罰錢款。在檢疫的過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情況:逃避檢疫;向國境衛生檢疫的機關沒有說明真實的情況;沒有經過衛生檢疫機關的許可出入境;自由進行上下交通工具;擅自對行李、貨物、郵包和其他物品進行裝卸;不聽引導等。
2.刑事責任。國境衛生檢疫罪中此方面的規范還是比較完善的,同時相關的懲罰都有一定的明細。在實際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對國境衛生檢疫的規定相違背的事件,使疾病的控制問題受到一定的影響,應當按照一定的標準給予相應的懲罰,情節嚴重的需要被拘留甚至判刑,情節比較松的應當被罰款。對于單位犯罪的問題來說,對單位以及相應的負責人進行一定的懲罰,同時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監督、管理和控制。制度只有嚴格的管理和實施,才能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制度所能夠實現的效果,進而使得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相應的控制。[2]
三、衛生檢疫法律制度
根據東道國的情況,不同國家的國境檢疫機構的設置也有所不同。不少的國家實施的是多層次的管理模式。它主要以美國為代表。在衛生和公眾服務部的領導下,美國建立了新發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國家中心,緩解從美國輸入的疾病及其在美國的傳播。國務院的工作重點是在入境口岸的檢疫和邊境衛生服務,使得旅行有關的疾病和外來病原體得到一定的控制,以確保美國的安全。執行機構是檢疫站,分布在美國游客人數最多的入境口岸,覆蓋美國所有入境口岸。工作人員包括醫生、護士、獸醫、技術和數據專家。他們有權決定病人是否可以進入美國,以及采取什么措施來防止傳染病的傳播。就個人而言,對違反法律底線的人,必須采取強制或懲罰措施。就國家而言,要遵循國際衛生檢疫標準,寬嚴相濟,不能執法過度。衛生檢疫措施的加強工作是每個人的責任。強化衛生檢疫法律法規對于預防傳染病的傳播將會得到很大的效果,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能夠進一步保護人類的生命和健康。[3]
四、衛生檢疫制度下衛生檢疫措施的積極效果
衛生檢疫措施的國內法律起源于最早的國際口岸衛生檢查措施,并逐漸成為19世紀60年代以后各國國內法律體系中較為普遍的法律體系。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制定了法律來規范各種檢驗檢疫措施。特別是在一些發達國家,立法的時間比較早。在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中,國家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規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需要在國家政府的批準下達成協議。國家口岸檢疫總局在上海成立,所有部門都有權管理30個工廠,這很容易導致部門之間相互介入,影響執法。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律師們也開始注意相關法律法規在出站和進站的防疫和控制,并梳理相關行政部門的國境衛生檢疫病例進行更好地預防和控制。
五、結語
衛生檢疫制度的進一步強化對其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衛生檢疫制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當疫情出現的時候,正是因為法律體系的存在,疫情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得到相應的控制。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相關的衛生間檢疫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創新,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莊熠,陳志剛,張煥之,等.淺析在新形勢下衛生檢疫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J].口岸衛生控制,2014(5):11- 13.
[2] 秦篤志.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職能轉變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
[3] 張軍偉.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測結果分析及新形勢下衛生檢疫應對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