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毅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支架式教學理念下開展的作文教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高度的概括性,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比較高。支架式教學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符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教師可在支架式教學視角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包括構建主題支架、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學生獨立探索、小組協(xié)作學習、學習成果評價等。
支架式教學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其命名是將建筑行業(yè)的腳手架與寫作中的結構框架進行類比,是指將一項學習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容易理解的問題和易于完成的任務,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寫作是一項較為復雜且考驗綜合能力的工作,對于個人知識儲備、表達能力和寫作技巧的要求都比較高,對于知識儲備較少、社會經驗不足、表達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zhàn)。在支架式教學理念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能夠為學生寫作搭建“腳手架”,輔助學生更好地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一、構建作文教學的主題支架
在支架式教學理念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教師首先應該構建作文教學的主題支架,即根據(jù)學習主題及小學生能夠理解和認知的內容建立基本框架,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主題,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階段的寫作主要以記敘文為主,構建記敘文的主題支架,應先介紹記敘文的基本概念,再結合多樣化的作文結構、段落進行分析、講述,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記敘文的基本支架。例如,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的寫作主題是童年趣事,要求寫一件自己成長中印象最深、最有趣的事情,將重點內容寫具體。教師可先帶領學生回顧記敘文的基本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再結合單元選編課文的主要結構框架,講解記敘文的基本結構,從而構建主題支架。比如《月是故鄉(xiāng)明》一文主要寫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然后表達內心感受,運用了借物抒情的寫作手法。教師可根據(jù)課文內容分析課文的層次架構:第一段是第一部分,點明主題,寫對于故鄉(xiāng)月亮的喜愛;二到四段是第二部分,回憶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美好生活;五和六段是第三部分,寫離開故鄉(xiāng)后對比故鄉(xiāng)和外地的月亮,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最后一段是第四部分,呼應開頭,突出了思鄉(xiāng)之情。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其他課文,并根據(jù)寫作主題構思和謀篇布局。
二、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支架
構建好主題支架,教師就可以根據(jù)作文主題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豐富學生的認知與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的回憶和思考,讓學生更好地抒發(fā)情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境,結合這些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幫助學生搭建作文的整體結構框架,為立意和具體的寫作打好基礎。例如,寫“那一刻,我長大了”,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與主題相關的文本、圖片和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如:過生日時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角已有皺紋、爺爺為孫子送球鞋等。結合情境提出問題:你從這些情境中想到了什么?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你有什么感受?教師用類似的情境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指導積累素材,獨立探索
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動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后,可以繼續(xù)結合作文主題進行教學,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并啟發(fā)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探究。如:教師在搭建了作文的主題支架后,可以運用支架式教學法中的范例支架、問題支架、建議支架和向導支架,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素材。例如,為“那一刻,我長大了”這一文題積累素材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范例——教師單獨輔導自己,爸爸教自己騎自行車等,以啟迪學生的思路,讓其找到積累素材的方向。教師還要向學生傳授更多寫記敘文的技巧:一是在表達方式方面,包括如何更好地敘事、描寫人物、抒情等;二是在環(huán)境描寫方面,包括社會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等;三是在人物描寫方面,包括如何寫好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等。
四、引導小組協(xié)作,教授方法
小組協(xié)作一般是小組內部協(xié)商、交流和探討來解決問題。對于小組內部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小組之間交流與探討,分享思維成果,從而全方位地理解文題,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構建寫作框架,提高寫作效率。例如,寫作“那一刻,我長大了”這一文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分別探討以下幾個問題:記敘文的必備要素包括哪些?記敘文的寫法包括哪些?如何更好地刻畫人物?如何讓情節(jié)波瀾起伏?提問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自行分配任務,最后將任務完成情況匯總,梳理出寫作框架,并按照這個框架寫作。
五、科學評價學習成果
最后,在支架式理念下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時,教師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寫作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評價的內容一般包括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能力、對小組所作的貢獻、任務完成質量等。教師可以在以上評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評改作文,并對修改后的作文進行評價,從而讓學生寫出更好的作文。
本文探究了支架式理念下小學作文教學的相關策略,即先構建作文教學的主題支架,之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指導學生積累素材,然后引導各個小組通力協(xié)作探討寫作方法,最后對學生的寫作成果和學習過程進行科學評價,發(fā)揮支架式作文教學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