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青云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作文教學已經拋棄了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現階段,多數學生已經能運用個性化思維寫作,寫作素材和寫作視角十分新穎。雖然小學作文教學正在改革,但過度強調個性化也會導致創新變味,華而不實的教學方法會給作文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學生在作文學習中沒有方向,寫出假、大、空的作文,這是偏離作文教學初衷的。對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供教育同仁參考。
一、個性化教學的意義
個性化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生性格特點,遵循學生個體發展規律進行教學。教師開展個性化教學,應當從個性層面尋找作文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起學生的關注,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運用個性化教學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寫有個人特色的文章。
二、小學作文個性化教學策略
1.培養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個性化寫作
作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在興趣的作用下,學生能自主學習,主動提升知識積累。若想讓學生寫出內容新穎、情感豐富的文章,教師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問題。比如,教師可通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組織課堂游戲等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里學習,寫出富有個性的作文,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是一種表達形式,核心是表達學生的思想、對世界的認識、情感及生活經歷。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自由及自主權利,避免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創意,抒發情感,寫個性化的文章。比如,教師應布置開放性作文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寫作材料及文體,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寫個性化的文章。
2.德育與作文教學同步,表達真情實感
內容豐富、情感真實是作文獲得高分的關鍵,也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體現。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避免學生的寫作內容千篇一律,應該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寫作意識,實現德育與作文教學同步進行。作文能復制,但做人不能,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個性化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寫作時表達真實情感,以我手寫我心。小學生處于成長及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做人,能實現教與學的同步發展,這也是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個性化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對布局謀篇和表達方式均有深刻認識。培養語用能力,能讓學生深刻領悟文本,提升文本理解能力,也能儲備經驗。比如,學習《橋》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找到老支書的語言及動作特點,以及描繪雨、洪水的語句,學習人物及情景描寫方法,與同學進行討論,構建思維框架。
3.豐富儲備,開辟多種寫作思路
不同類型的文章語言風格不同,文章的語言風格與語用目標及語用功能息息相關。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按照從字詞到句式,從段落到整體的順序學習和揣摩,了解語言文字的音、形、義,品味語言的力量,歸納課文語言的特點、規律,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為自身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不同文體的語言存在差異,散文、小說及議論文的文體特征均不相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讓學生了解不同文體在語用上的差異,從而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寫作教學還要注意與教材結合,根據單元主題,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比如,學習《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等課文后,讓學生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結合課文內容寫倡議書。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就要抓住文本的關鍵詞,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生活的家園是多么美麗,認識到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喚醒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讀寫結合完成個性化教學。
4.運用思維導圖,完成個性化教學
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完成個性化教學。審題是寫作的關鍵,準確審題,才能合理布局謀篇,選擇合適的素材。教師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應將“題眼”作為中心詞,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挖掘題目的深意,確定更深層次的立意,使寫作角度更有新意。比如,寫作“我的心愛之物”這個文題,小學生想到的心愛之物一般是玩具、美食等,若想寫出立意深刻的文章,教師可引導學生深度挖掘題目內涵,以“物”為中心詞進行拓展,“物”可能是玩具,比如,汽車模型、毛絨玩具等,也可以是植物或者生活物品等。學生以“物”為中心詞進行拓展,畫出思維導圖后,確定的心愛之物定會與眾不同,寫作的文章也會極具個性。圍繞中心詞搭建好寫作框架,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開頭及結尾,安排好先后順序及主次關系。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文體,都可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構思。教師通過學生的思維導圖,能掌握學生的寫作思路,對學生進行指導,調整不合適的地方,使其文章主次更加分明,提升學生的謀篇布局能力。如寫作“介紹一種事物”的過程中,以介紹“水蜜桃”為例,可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一級分支可以是水蜜桃的產地及生長過程,二級分支是外形及具體生長情況,三級分支是藥用及營養價值等。如此,通過思維導圖,學生能對水蜜桃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同時也能找到寫作重點,作文框架自然搭建起來了,按照框架寫作,便能讓作文結構清晰,邏輯嚴密。
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個性化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對寫作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還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選擇寫作訓練的文題,鍛煉學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