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泉景中學小學部 喬 艷
前段時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范圍內的蔓延,導致全國中小學生的正常開課受到影響。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廣大學校與教師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通過網絡課程教育,來繼續引導學生進行有關知識的學習。在切實貫徹新冠肺炎防御知識分享的基礎上,在德育教育網絡課程教學當中,應增設人文課程內容,引導學生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互聯網+德育”的教學模式,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下,能夠使得學生進入到學習的氛圍當中來,進行有關知識的理解,進行人文精神熏陶的最佳模式呈現。它的出現,不僅僅有其可行性,也有其必要性。倘若這種教學模式,在疫情結束之后,仍然有存在下去的必要,那么就說明這種教學模式的產生與發展,有線下教學無法取代的優勢與特色。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只有師生面對面,口耳相傳的教學方式,方才能稱得上是教學。而所謂的書本、教學器具、實驗器具的使用,都是為了配合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而存在的。換句話說,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當中,教學輔助工具的使用,只是起到了配合教師傳授新知識的作用,一旦離開課堂環境,那么這些教學輔助工具的存在,本身就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了。就好比“互聯網+”大背景的出現,也僅僅是將教學資源的搜索范圍擴大,教學輔助工具變得更豐富了而已,對傳統的課堂教學并沒有起到更多實質性的幫助。但“互聯網+德育”的教學模式一旦出現,其實是創設了一種有別于傳統課堂的新概念課堂,在這個課堂當中,教師與學生不再需要面對面進行交流與溝通,所有的教學流程均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而由于教學主題是“德育”,故而對于有關教師而言,其選擇充當德育觀念教育載體的,不再單單是教師枯燥乏味的知識點講述,教師可以將課堂主體呈現放在由互聯網為載體的視頻、電影、小說,甚至歌曲上。這些與德育有關的,來自互聯網的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穩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跟隨著有關情節與內容,不由自主地進入到教師所營造的教學氛圍當中去,由最開始被動地接收有關的德育思想,到主動地思索有關德育的知識內容。這種“互聯網+德育”教學方式的展開,能夠幫助師生打破傳統的教育思想桎梏,讓更適合進行德育宣傳的“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資源,來充當教學主體,配合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來促使學生完成有關知識的學習,這種教育教學方式是新穎的,但能夠取得的效果卻是驚人的。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期間,由于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媒體消息的四通八達,很多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實時信息。但由于網絡信息的準入門檻較低,很多不實、不真甚至帶有蠱惑性的消息也會在網絡媒體當中傳播開來。而處于假期的中小學生們,由于本身尚處在價值觀、道德觀還未固定形成的年齡階段,因此極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誤導,從而產生錯誤的價值觀念與道德觀念。故而在疫情期間,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思想教育,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在疫情期間,開展“停課不停學”的教學計劃與工作安排,讓教師利用高度發達的信息技術,來選取有關的教學視頻,教學PPT 對學生進行正確觀念的引導是很有必要的。這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也能夠對知識文化進行學習,還能夠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堅定信念,堅守保持,為全國疫情防控加油鼓勁。
既然“互聯網+德育”的教育教學模式,不僅僅能在疫情防控期間,讓學生有知識與思想兩方面的收獲,其本身還有傳統課堂所不具備的優勢,那么就應當廣泛開展“互聯網+德育”的教育教學,為以后的中小學德育教學提供一個全新的教學途徑。
在大多數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兼職班主任,他們不僅僅承擔著對小學學生語文知識課程的引導教學,還承擔著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培養任務?!盎ヂ摼W+德育”的教學模式,為日后的德育教學提供了一種持續發展的可能。故而對于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而言,不應當僅僅將“互聯網+”大背景下信息技術所衍生的教育資源當作小學語文教學的輔助工具來使用,還應當注重其作為德育教學中的重要載體與重要媒介的功能,加強對德育的認知。另外,也要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與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程學習,當作同樣重要的教學任務。只有教學理念發生了改變,才能夠使得“互聯網+德育”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能夠繼續推廣下去,獲得更為長足發展。
深入到“互聯網+德育”的內部,結合當前的疫情背景,進行線上德育教育內容開發,抓住一切教育契機,在“線上”伴隨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教師可以利用“情感培養”主題推薦耐人尋味、飽含深意的電影,引導學生用溫暖善良的心,對待身處在疾病當中的人,懂得珍惜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試著將自己的溫暖與愛傳遞給需要關心的人。同時,注重對小學生心理變化的關注,學生居家隔離暫時喪失親近自然、走進校園的機會,焦慮情緒難免產生,因此要求教師能夠在線上對長時間在家學習的學生們進行情緒方面的疏導。另外,從指導學生制定計劃自主學習,到好習慣的培養提醒,不同主題進行德育教學,既生動又富有深意,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可謂一舉多得。
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教育教學形式只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故有關教師想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那么就必須加強有關的職業技能培訓。教師只有熟練掌握了進行網絡課堂教學的教學技能,掌握了從互聯網資源中選取優秀輔助教學資源來進行課堂教育的技能,才能夠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革中,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綜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德育與知識教育一樣,都是學校教師在日常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所需要了解與掌握的關鍵性內容。而“互聯網+德育”教育形式的介入,又為教師進行德育教育提供了新形式,因此教師應當在時代的變遷下,快速適應教育形式的改變,爭取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