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瑩
(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535000)
應激反應對神經、消化、泌尿、內分泌等系統造成影響[1],內分泌系統由于內臟缺血、缺氧,胰島對糖的刺激反應降低,胰島素分泌減少,組織利用糖減少,糖原分解增加,腎上腺皮質缺血、激素分泌減少,引起機體應激及抗病能力下降;泌尿系統在持續強烈的應激反應情況下,腎功能的受損非常迅速且明顯,血管緊張素對于腎血管有強烈的收縮作用,導致腎小管濾過下降和腎細胞缺氧缺血,繼發腎功能損害。麻醉方式不同所引起的機體應激反應有所不同,本研究就不同麻醉方案對機體應激反應的影響展開綜述。
應激反應是機體受到物理性、機械性、化學性損傷或由于情緒的強烈變化引起的機體神經、內分泌及體內平衡狀態的改變,應激原分為外環境、內環境和心理因素。手術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但手術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物理、機械、化學性損傷,外科手術、麻醉、創傷、疼痛等會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2],手術和麻醉都是對機體的刺激,都會引起應激反應,圍手術期應激反應包括手術時出現的心理應激,麻醉用藥對機體產生的影響,手術自身創傷引起的機體反應,圍手術期對患者來說,是應激反應產生、發展、平穩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盡量降低應激反應強度,有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椎管內麻醉包括蛛網膜下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腰麻-硬膜外腔聯合阻滯、骶管阻滯等。郝洪立[3]學者在研究中將80例手術患者分對照、觀察兩組對比,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對患者進行椎管內麻醉,發現觀察組患者聽覺誘發電位指數及心率相對較低,惡心嘔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謝力[4]學者在研究中通過對比發現使用右美托咪定進行椎管內麻醉,鎮靜效果顯著,有效抑制應激反應發生,安全性相對較高。李瑞周[5]學者在研究中分對照、觀察兩組對比,各45例患者,兩組均采用椎管硬膜外麻醉,對照組給予丙泊酚靜滴,觀察組給予右美托咪定靜滴,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應激反應程度較輕,術后康復效果更佳。
全憑靜脈麻醉是將藥物從靜脈注入,通過血液循環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全身麻醉的方法,此種方式起效快、效能強、病人依從性較好。郝志華[6]學者在研究中選腹腔鏡手術的老年患者共96例為研究對象,均采用芬太尼進行全憑靜脈麻醉,劑量有所不同,分為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三組對比,發現使用中劑量與高劑量的芬太尼對患者進行全憑靜脈麻醉,這兩組患者心血管應激反應更低。梁璐[7]學者選擇106例腹腔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對比,均分為對照、觀察兩組,對照組采用丙泊酚進行全憑靜脈麻醉,觀察組采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進行全憑靜脈麻醉,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術中氧化損傷程度較輕,術后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孫旺春[8]學者在研究中通過對比,發現使用丙泊酚聯合舒芬太尼進行全憑靜脈麻醉能有效抑制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
聯合使用全身麻醉及椎管內麻醉兩種方式效果顯著。杜慶菊[9]學者在研究中選取骨科老年手術患者68例,分組研究,對照組實施單純全身麻醉,觀察組采實施全麻復合椎管內麻醉方式,結果發現全麻復合椎管內麻醉方式能降低低血壓、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概率,由此得出結論,全麻復合椎管內麻醉較單純全身麻醉應激反應更低,對患者造成傷害更小。劉伯東[10]學者研究中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高血壓老年患者,分別實施單純全身麻醉、全麻復合椎管內麻醉,對比結果發現全麻復合椎管內麻醉方式能減少高血壓老年患者應激水平的影響,同時對患者預后有較大幫助,顯著提高治療療效。
強烈的應激反應,持續時間較長,會給機體造成嚴重創傷,對患者的治療、預后及康復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麻醉及手術中都能引起患者機體應激反應,如在麻醉誘導氣管插管過程中會引起嚴重心血管應激反應,引起不良反應,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對于胃癌根治術患者,手術本身應激性較強,采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都可有效減輕炎性反應,使應激反應得到較好的控制。椎管內麻醉與全憑靜脈麻醉與麻醉藥物種類及劑量息息相關,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患者應激反應,將兩種麻醉方式聯合使用,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療過程中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從而減輕患者應激反應的程度,麻醉與手術治療手段還在不斷的發展中,在療效及安全性等方面會有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