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第四小學 劉 芳
數學在小學的課程中是一門需要學生進行重點學習的學科,教師對學生開展數學教學,不僅對學生的思維邏輯方面有所幫助,還可以對學生各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提升。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研究新型的類比策略,將其應用到數學課程中。這種類比教學是引導和推動學生了解數學各類知識定義、定理、法則的良好途徑,能有效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探索、分析、解決等重要的思維能力。
類比策略是一種具備特殊性的教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探索數學中的新知識,對學生深入的知識理解有所幫助,培養學生在數學科目中的推理和創新思維能力。具備規律性質的問題在數學科目中是比較常見的,需要教師合理地應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思維邏輯的培養。數學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具備比較抽象的特點,學生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欠缺理解能力,其學習效果就會大受影響,今后其數學能力提升方面也會受到阻礙。所以教師面對學生存在的這種問題,需要提出合理的策略來改善,將類比教學這種新型策略應用到數學教學工作中。比如教師在如何找到解決數學問題規律的課程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身邊存在的大量生活案例來展開教學,或者是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來輔助學生理解知識。教師需要逐步引導,使學生可以透過表面知識來分析和探索內部性質,將相關的生活案例與數學課堂充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中持續地推動自身數學類比思維發展。
數學中的公式來源于人們的生活,是將現實事物轉化成理論內容的一種表現方法,能夠真實地反映內部事物和外部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應用類比策略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公式的本質內涵。學生需要牢記數學中的各種公式,并且將其合理地應用到數學問題解答中,這也是學生知識理解和答題的主要依據。數學科目需要學生在記憶方面具有較高的能力,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成長初期,在數學知識理解和記憶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較好的記憶數學教材上的公式,應用類比策略教學,將知識從特殊過渡到一般,將學生需要記憶的公式進行歸納和總結。
比如教師可以將教材中“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知識進行分析,先在黑板上繪制出正方形和長方形,或者是利用一些道具來制作立體圖形,先在學生的思想中形成一種直觀的印象,之后再適當地引導學生從長方形、正方形的定義來思考,使學生對面積計算公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進行公式類比和知識歸納能力的強化。之后教師再根據數學公式提出問題,如,“如何正確使用數學公式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獨立進行知識總結,找到數學公式之間存在的聯系。這種類比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數學問題對知識有一個深度的思考,找到類比知識推理的方法,滿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自主構建數學知識結構的能力。
學生進行數學新知識學習的時候,大多數會對新的知識感到迷茫,特別是在數學運算、公式、概念等方面,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方法就會更加難以理解。因此教師需要借助類比策略教學來為學生從舊知識的梳理過程中了解新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找到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理解數學知識的特性,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突破數學難點內容,掌握數學知識重點,還可以在回顧舊知識的時候鞏固學生的知識基礎。數學中的各項公式和知識內容都具備連貫性,所以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將知識進行類比,通過舊知識所具備的特點來導出新的知識特性,使其在知識理解、掌握、記憶方面可以突破自我。比如在“小數點加減法”知識內容學習中,學生對小數點的認知程度不高,所以在運算的時候總是會出現誤差,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已經掌握的基本加減法知識來引入,將兩者進行類比,找到其中的關聯點,從而達到掌握新知識和鞏固舊基礎的目的。學生尋找與新知識的關聯內容需要對以往的知識進行回顧,從相關知識內容上找到與新知識的相似點,然后再導出小數點加減法的運算規律。學生通過這樣的知識回顧、問題思考、新內容分析等方式,能有效掌握小數點加減法的運算方法。這種類比策略教學不僅可以達到鞏固基礎知識的目的,還可以幫助學生在難點知識方面突破思維限制,增強學生在知識推理方面的能力。
類比策略教學能夠在最大限度上優化學生的思維模式,使學生在面對數學難點問題時可以通過聯想與之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類比,找到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找到其中的關鍵點,掌握應用規律。學生具備基本的類比意識可以激活自身的數學思維,從而使自身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所以教師需要巧妙地應用類比策略,引導小學生在思維方面可以積極、大膽地進行猜想,從而自主探究,實踐證明,自由猜想,獲得解題規律,引出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豐富情感,促使學生保持更加積極的態度來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比如教師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講解中,可以讓學生自己組建討論團隊,對新知識中的公式進行探討,借用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式來引出新的知識內容,找到平行四邊形的特性,找到幾何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相似點,然后大膽猜想,分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教師可以跟學生討論,引導他們動手操作,用數學工具中的套尺來制作平行四邊形,通過具體的觀察和測量,讓學生根據團隊討論結果來應用面積公式計算自己手中的平行四邊形面積。這樣的教學情境設計,可以使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想,借助類比推理來了解新的數學知識,巧妙利用教師營造的課堂環境來激發學生的積極學習興趣。
將類比策略教學應用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具備極其重要的培養作用,可以使學生在今后的自主學習中進行獨立探究,通過類比舊知識和相關的數學重點知識提升自身在新知識方面的深度理解能力。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優化數學課堂引導策略,使學生找到數學公式中的變化規律。將類比策略運用在數學課堂上可以使學生在各項思維運作環節中,深層次地理解數學知識,獲得綜合數學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