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江蘇省南京市鐵心橋中心小學,江蘇南京 210000)
微圖文寫作為小學英語讀寫教學注入新的創意,它打破常有的固定模式,讓學生融入文本角色,尋找新的生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其想象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得每位學生的寫作思維都可以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本文將結合目前小學英語微圖文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進而提出解決策略。
隨著英語目標語言的增加,教學內容增多,字詞句篇等都有所涉及,使學生學習壓力增大,一味側重對讀寫的訓練。很多單一的讀寫訓練形式枯燥無味,勢必減弱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趣味表達和運用的需求就顯得彌足珍貴。
教師往往只是簡單布置寫作任務,對目標語言缺乏有效的指導,忽略對學生目標語言掌握過程的關注,導致不少學生拿到寫作任務時無從下手,沒有找準語言文字運用的切入點,沒有創設具體而鮮活的語言情境,讓知識的掌握難以轉化為實際的語言運用。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聽寫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目標語言,但事與愿違,效果并不理想。理想境界是學生在情境中激發興趣,習得運用語言。如果基于目標語言的精確定位,整合一條主線或一種語言情境,將目標語言有機串聯進行微圖文寫作創作,定會起到事半功倍效果。
傳統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對目標語言的死記硬背,而實際上要通過多種途徑來積累詞句,夯實基礎,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學生實際,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基于目標語言的微圖文寫作,適應學習者的變化,激發興趣,實現學習效率最大化。教材是固定的,學生和課堂則是流動的,微圖文寫作為教學改進帶來新的契機,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做到每個學生都能在英語寫作上有所提高。
(1)找“重點”,不斷復現目標語言。準確定位課時目標語言,將單詞、句型和段落融合在一起。隨著英語目標語言的增加,單一的讀寫訓練勢必減弱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所以要通過各種方法和策略來復現目標語言[1]。
(2)找“要點”,不斷提升語言運用能力。微圖文主題清晰,能夠讓學生讀完題目就能快速抓住創作要點,發展創新能力。
(3)找“基點”,不斷挖掘教材資源。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教材編排意圖,沒有充分挖掘教材本身蘊含的優勢資源,缺乏創設具有時代氣息的真實語言運用的情境和互動性較強的語言學習活動。因此,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感悟文本資源。
我們力圖改變原有循規蹈矩的教學,通過對各課時目標語言的研讀,挖掘語言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根據各課時教學目標進行微圖文寫作,把各目標詞匯圍繞一個目標句型巧妙串聯,進而提高對目標語言的識記和運用能力。
(1)“微”之圈激發學生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微圖文形式靈活多樣,素材生動有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樂于創作,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
(2)“圖”之語提供學生創作平臺。創作應以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為基礎,更要源于學生獨特的個性感悟。微圖文應該與生活感受結緣,為學生創設個性創作平臺,確保每位學生都可以有話去說,有想法去表達。
(3)“文”之言提高學生語用能力。古人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提高學生語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日積月累的過程。優化學生的寫作方式,需學以致用,遷移實踐。
微圖文教學是英語教學和圖文訓練的有機結合。為了充分發揮二者結合的優勢,教師要制訂科學可行的教學策略,選擇合適的圖文素材。在操作過程中,不是所有文本都適合運用微圖文創作,因此,認真研讀教材,具有目標意識,非常重要。
(1)心中有數——整理目標語言微圖文寫作資源。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年齡特征,以及教材內容,努力挖掘和尋找目標語言微圖文寫作的文本資源。對目標語言整理表進行分門別類后,可以與小學微圖文寫作目標對接,清楚地將這些創作資源有目的、有計劃地整合在每冊書中,做到合理安排,為微圖文寫作提供可供借鑒和利用的資源。就教材鏈接來說,也是層層深入,有階梯性的。微圖文寫作內容慢慢增多,目標意識與要求不斷明確,思考也逐漸加深,對圖文的各項要求也更細化、深入和精美。
(2)精意覃思——歸類目標語言微圖文寫作特點。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微圖文具有結構清晰、條理明確的優點,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結構,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2]。首先,針對目標,契合內容。微圖文創作的意圖就是要契合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設計難易適當的任務。其次,簡易直觀,享受學習。簡單直觀的圖文能幫助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要選擇具有時代氣息的語言材料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最后,靈活運用,拓寬語用。根據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有效學習方法,抓住學生的眼球靈活運用。因此,微圖文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生活的各個層面,使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思維動力、思維空間和思維成果,不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努力達到教學最優化。
微圖文寫作既是對文本內容的有效補充,也是充分釋放學生表達潛能的一種方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獨特的個性和水平選擇不同的形式,盡可能為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
(1)易事的“單圖文”:起步扶著走。單圖文是一種起點低、抓重點,又能使學生明確圖意的寫作方式。教師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因此富有表達力、簡單直觀的圖文更容易被學習者愉悅接受。要讓學生享受學習過程,不產生畏難情緒,哪怕是只言片語,能表達正確的語義即可。
①看圖填詞——易接納。為靈活運用I like_____.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這一句型,可創設有意義的語境,運用這些單詞和詞組描述自己最喜歡的季節。運用適當的單圖文,改變了傳統枯燥的默寫形式,學生都很喜歡。
②看圖配對——易認知??梢越Y合My favorite season 的內容,進行滾雪球類的微圖文創設,把兩個單元中的目標詞匯通過歸類和認知,有效羅列,進一步鞏固目標詞匯,幫助學生實現溫故知新。
(2)樂事的“多圖文”:學會遷移。通過多圖文對單一事件的多個內容或主題進行記錄,來表達內容,這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可以完成的任務。基于小學學習內容的相應增多,多圖文創作也為語言輸出提供了較好的渠道。
①連詞成句——樂表達。對于簡單的詞匯,單圖文創設很順利,而多圖文給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可以表達自己更想表達的內容。在新版PEP 中,要求靈活運用 What did you do? 等句型。
②多項造句——樂體驗。學生的思路一旦打開,就如滔滔江流涌來。例如,新版教材中,靈活運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 描述某人正在做某事,學生可以結合文本人物或自己的生活自由創作。
(3)趣事“連續圖文”:全方位語用。連續圖文,是把一天或幾天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組合在一起,形成連環畫式的內容。
①看圖寫作——趣味多。文本中,有些內容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引導學生續寫文本。在單元教學中,就可嘗試寫完整的一周活動,結合學生周末生活來創編和拓展,體驗個性化的多彩生活。對于這樣的續寫,學生是饒有興趣的[3]。
Every day, I had fun with my cousins. On Monday, we went to a restaurant. We ate good food. On Tuesday, we went to a park. On Wednesday, we climbed a mountain. We played ping-pong. On Thursday, we painted pictures. On the weekend, we stayed at home. We watched TV and played with each other.
②自由寫作——趣勢增。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例子,活學活用,練習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可見,自由寫作的確是練筆的一條重要途徑。學生能針對自己的個人愛好,大膽說出愛好:I am...I like swimming, diving and riding my bike...What is your hobby?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在交流寫作中不僅掌握知識,也了解了彼此。漸漸地,學生經過多次習得,就能熟能生巧,也會變得更加自信,不再畏懼英語寫作這項任務。
為了達到良好的圖文寫作效果,對圖文片段進行適當的編排是必要的。特征明顯和凸顯價值的圖文片段,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進入主題,掌握圖文的核心思想,提高學習效率。不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創作的舞臺,厘清創作思路,啟發創作欲望,通過一系列的引領和鋪墊,相信學生在觀察能力、寫作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方面都會有質的飛躍。
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聽說讀三個方面,對于寫的能力要求也是越來越高?,F在,類似微圖文這種可視化工具漸漸被大家接受,并且成效也是特別好,可以在短期內看到效果。近年來,微圖文寫作也是很多一線教師比較熱衷的寫作方式。教師可以根據每個話題創設不同的任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去寫一寫,從中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找回寫作的激情和成就感,進一步提升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