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 王 瑩
高中生物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教材中逐漸增加很多圖片內容,豐富教材內容。在生物教學中,采用圖像系統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就高中生物教材圖像系統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進行分析。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圖像系統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氛圍,學生可以通過圖像的學習分析理論知識,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十分有利。圖像系統教學,就是利用教材圖片信息進行教學,強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以此提高教學質量。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圖像信息主要有兩種:實物圖像、繪制圖。其具有直觀、真實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像信息,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與定義、概念內容。圖像系統對于生物學科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是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對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逐漸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圖像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信息分析能力,對教學質量提升具有明顯促進作用,是培養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像系統,為學生創建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模式下,學習理論知識,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情境教學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將生活經驗應用在教學中,對學生應用能力與思維能力培養具有促進作用。高中生物教材中圖像系統,就是創建情境的主要素材,是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每一個章節都有一些圖片信息,教師可以利用此,為學生創建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以此發揮圖像系統的作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學習《走近細胞》這一章內容時,可以發現這一章第一節有個SARS 患者肺部X 光片顯示彌漫性陰影及SARS 病毒模式圖,結合今年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教師可以就此創建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首先,教師對學生提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為什么也是生物,是怎樣生活和繁殖的呢?學生: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生活和繁殖等等。教師:SARS 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蛋白質外殼和遺傳物質RNA 組成。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依靠自身的遺傳物質中貯存的遺傳信息,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合成子代病毒,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那么SARS 病毒侵害了人體哪些細胞,又是如何危及人的生命的?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SARS患者肺部X 光片,結合人體肺的功能,分析教師提出的問題。這一節還有一個地球(生物圈)的圖片,教師同樣就此創建情境,引導學生學習討論。首先,教師對學生提問:地球上都有什么?學生:人、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等。教師:我們可以將這些內容統稱為生物。那么生物是由什么組成的呢?我們可以就一個具體的生物為例,放到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引導學生探究生命系統各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時,教師可以就已經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分析教師提出的問題。利用教材圖片為學生創建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圖像系統法,培養學生分析圖像,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問題中,提高學生的解題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應用圖像系統,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圖像,進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奠定基礎。
例如:學習《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一節內容時,教材中有該內容的圖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圖片信息,將圖片中標注的信息點分別標記出來,將蛋白質分子和脂質分子的鑲嵌方式展示出來,還可以將細胞膜表面的糖類也標記出來,結合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進一步分析生物膜的功能,以此系統了解教材內容。再如:學習《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這一節內容時,教材中有相關圖片,教師同樣可以讓學生觀察和比較不同跨膜運輸方式的圖片信息,結合之前對生物膜模型的學習,根據圖片中物質運輸的方向和特點來分析判斷物質的運輸方式,進而思考不同跨膜運輸方式的區別,以及對于細胞生活的意義。還可以結合本章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結構特性和功能特性。這樣一來,學生對本章教學內容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在后續學習中也會熟練掌握和應用,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對學生信息分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高考中,可以發現有圖文問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圖像信息分析能力。在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圖像信息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圖像系統法,引導學生分析圖像,從圖像中收集和提煉有效信息,以此提高學習能力。
例如:學習《DNA 是主要遺傳物質》這一節內容時,教材中有關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的圖片,一共四組實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每組實驗的差異,得出小鼠死亡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分析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的圖片,得出實驗的結論,即DNA 才是使R 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T2 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圖片,由于前期對病毒的學習,學生對病毒的結構和病毒的生活和繁殖方式基本了解,教師可以簡單地介紹實驗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不同實驗組圖片的差異,觀察總結得出DNA 是遺傳物質的結論。最后還可以對不同實驗的思路和方法做進一步的分析概括,加深學生對圖像的分析能力。再如:學習《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這一節內容時,教材中有一個關于鐮刀形細胞貧血癥的內容,圖片信息是一個圓餅形的紅細胞,另一個圖片則是鐮刀形的紅細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觀察兩個圖片信息,分析異常形態的紅細胞對功能的影響,進一步通過對紅細胞的血紅蛋白分子的分析研究,從而發現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出現的原因。再如:教材中有一個關于貓的子代毛色的圖片信息,結合人的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性狀的差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有性生殖的生物所產生的后代,親子代性狀差異的原因。結合人的染色體組成,根據已有的知識,在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進一步分析一對夫妻生出兩個所有基因完全相同的個體的概率,進而從基因重組的角度解釋人群中個體性狀多樣化的原因。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圖像系統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活動開展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將該方法應用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