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碧波實驗小學 柳 芳
現如今,隨著人們教育理念的轉變、社會教育手段和方式的革新與變化,小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教學重點較過去有了很大的轉變。人們把小學英語教育成敗優劣的關注點放在教學本身能否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等方面。盡管當前在我國小學英語教育中,免不了還有很多填鴨式的教育,但如何探索嘗試更好的教學模式已成為小學英語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由于其一改過去以教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成為如今小學英語教育改革的寵兒。相較于傳統教學,合作學習是以學生主動學習為核心,重在通過良好的課程內容設置,激發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學習方式與方法。隨著人們教育意識的轉變,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流行的一種教育模式,在很多學科中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能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學習,實際上是教師通過設置一定形式的課程環節,讓學生以分組、個人等形式,通過自主探尋與學習,獲得要點與知識,掌握學習內容。在合作學習中,同學們可以通過各自承擔的任務,學會使用英語與他人溝通,共享資源,交流思想;通過協作、分享等實現學習的目的,從而提高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進而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提升學習效果。合作學習還是一種教學手段,有了它可以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精彩,加快學生對新知的理解掌握,幫助一部分學困生盡可能多地融入到課堂中來。實踐表明,合作學習能體現學生的潛能和主體地位,以“合作”思想為靈魂,以“小組教學”為主體,輔以靈活、快速的反饋以及合作性的獎勵手段,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新課程標準》對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它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改變課堂教學思想、課堂教學手段和課堂教學內容的封閉性,提倡構建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而合作學習的優勢在于學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的環境和氛圍相對比較輕松,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提高自我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承擔著教學內容傳播者的重要角色,學生只是課堂的次要角色,全程是被動接收而非主動吸收。與傳統課堂不同,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由傳統的課堂要求學生一本正經地端坐,轉變為更側重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模式。小組內生生互動、答疑解惑、檢測反饋,人人都是參與者。合作學習中學生的角色既是內容的傳播者也是接受者,通過傳者與受者的角色互動,學生全身心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在傳統課堂中,強壓下的學生很難長時間保持高效率的學習,學習效果的完成也不盡人意。而在合作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下,教師認真貫徹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將學習要點分解,每個學生只需承擔一定量內容的探索,通過與團隊成員協作、分享、交流,在相對低壓的環境下實現知識的互補與接收,擴大學生交流的空間,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展思維創造條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巧妙化課程為游戲化、活動化的內容。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保證了每個成員都有表現的機會,又保證了最終能順利達成學習目標,從而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維、挖掘和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讓他們在參與實踐和體驗中學習運用英語,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學生英語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好奠基性工作。
合作學習模式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其最大的優點是學生要合作,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設置和環節的把控,為每個學生創造相對合適的團隊角色,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而成員間也需要相互幫助,相互監督,通力合作。
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但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效,其教學目標一定要明確。只有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設計與之匹配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同時,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對教學目標保持清晰的認識,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語言要明確具體、可觀察、可評價,力求做到國家課標校本化、班本化。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從而對每個學生進行合理的學習任務分配,只有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人的學習積極性才會被調動起來,主動學習的效果才會釋放出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避免學生學習出現“脫軌”現象,教師要承擔起引導者、解惑者的角色,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對疑難知識點進行講解,從而助力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學生是以團隊協作的組合形式完成學習過程,讓學生們共同參與課堂,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因此,分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在具體分組中,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查,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分組學習的要點和原則,設計適合學生語言能力發展和認知水平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以便學生能在已有的語言知識基礎上完成任務,同時還要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在分組學習中發揮一定的作用,激發團隊學習的潛能。這就要求教師在分組時要摒棄分組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個性與性別等差異混合搭配,打造高效能團隊,盡量讓組內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效應,從而最大化提升分組學習的效果。在合作學習中,教師還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引導者的角色,要充分考量教學目標、團隊協作、個人能力等諸多因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合作學習是在通過分組、討論、交流的環節和氛圍中完成的。這種學習形式不再是教師“一言堂”,每個人都可以自主發言、交流。但合作學習并不等于隨性學習,更不等于散漫管理。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集中統一,組員們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在合作中學會與人交流和合作,學會懂得要遵守規則,尊重他人,在別人發表意見和觀點的時候,要認真傾聽,在學習中培養學生訴說和傾聽的好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其自制力、自律能力都尚未完全形成,自我約束能力欠缺。因此,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以及課堂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教師要通過不間斷的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合作學習中的疑問和難題,留給學生足夠的合作交流時間,保障小組成員有時間和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和提醒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聆聽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引導他們的思維發展,為學生提供交流的舞臺。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無論在傳統課堂教學還是合作學習的模式中,教學評價反饋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對教學評價給予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在合作學習模式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制定切實有效的評價反饋機制,對于學生的匯報結果給予及時的、積極的評價,肯定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表現,最后評比出表現較好的小組加以贊揚或獎勵;對于表現欠佳的小組予以鼓勵和建議,給學生充分的自信,調動起每一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使小組成員有共同的期望和定向。教師通過有效的評價反饋結果,進一步促進后期教學目標、教學環節以及合作學習模式的改進與完善,使課堂更高效,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強、學習動機更明確。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與西方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日益增多,英語教育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小學是打基礎的階段,學好英語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相對于傳統填鴨式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英語口語表達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合作學習適合小學英語教學,它是一種課堂改革,它改革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變的是傳統的師生關系,它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積極主動,更樂于合作,師生關系更融洽、平等;學生的聽說能 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意識能得到提高,在平等合作的氛圍下,增強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進了學生間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虛心向同學學習的良好品質,促進了學習共同體的創建,讓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樹立學習的信心,在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成功中享受學習的樂趣,真正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