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佛山小學 張燦輝
在小學課程設置當中,小學體育課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室內體育課也同樣占據了重要的比重。一般情況下,室內體育課進行是在每學期的開學第一節課或由于天氣原因影響,不能去室外進行授課所以改為室內體育課。在對低年級室內體育課的教學當中,課程內容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基本體育知識,同時對相關的體育項目規則以及項目對戰技術進行分析,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興趣的同時,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進行相關的體育運動。因此,上好小學低年級室內體育課,能夠有效為小學室外體育課打好基礎,同時也對日后的教學能夠起到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不喜歡室內體育課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上好室內體育課的具體方法和建議。
要想提高小學室內課的教學效果,首先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體育教學理論知識并以此為教學基礎,同時還要求教師能夠掌握一定的室內教學方法與技巧。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實現對課程教學思路的轉變。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集中精神聽課。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改進教學方法,如可以把游戲融入課程中來進行教學。
室內體育課也具有課程設置的價值,可以通過主題式的體育探究式學習模式,培養低年級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此外,教師可以以問題驅動式教學模式來進行室內課程的教學,從而形成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還可以通過舉辦體育知識競賽、棋牌對弈等寓教于樂方式,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室內體育課應當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多元化的課程設計和組織。
體育理論課教學應當包含很多方面,例如體育常識、安全常識。衛生保健等方面的內容。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應當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習材料進行有效收集,舉辦小型的專題講座會。
一方面,教師要多關注體育新聞,查閱相關資料,不斷充實自己以及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要爭取讓體育室內課每節課都有新內容,這樣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枯燥的體育規則進行生動的講解,教師可以把課本理論知識與近期國內外的各大賽事結合起來、總結出題,通過分組,讓學生進行搶答,評出優勝組。這樣,不但豐富了室內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的興趣。
在體育教學當中,絕大多數的體育運動都具有規范且科學的技術動作要求。因此,學生掌握這些技術運動的同時,可以有效提高運動能力。如果學生沒有掌握標準規范動作,則很容易在運動過程中受傷,而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在項目選擇時,應當選擇難度系數較低的項目進行授課。如跳繩與花樣跳繩,教師單憑口頭講解和示范的教學效果可能不盡人意,這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從而形成概念,并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動作表象。例如:前滾翻的教學內容中,魚躍前滾翻動作開始有一個騰空的動作,教師的示范只能對連貫動作進行示范,并不能給學生留下有效的畫面印象,從而影響學生對動作的學習。在室內體育課進行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對動作進行慢動作分解,使學生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這種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室內體育游戲的選擇上,教師應當有效把控課堂秩序,避免游戲過于喧鬧而影響到其他班級上課。為了方便學生練習,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課桌的距離調整開。例如: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教師告訴每組一名學生口令,如“稍息”“立正”等。教師說開始,每組第一名學生告訴同組的第二位學生并依次傳遞,最后一名同學將口令寫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師判定哪個小組傳遞口令的準確性更高。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游戲開始,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每組第一個學生說“乒”,相鄰的下一位同學說“乓”,說“球”的同學可以隨機指向同組當中的任意一名學生,并以此類推循環。
在游戲教學當中,教師應當根據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學生所展現出的各種情緒與行為都是學生個體的表現,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很快被小學生接納,更容易達到教學效果。例如:在一年級游戲“紅燈停、綠燈行”的教學當中,首先要給學生講述紅綠燈的由來,為什么要設置紅綠燈,每個顏色燈都代表著什么。這時候有學生就會問“那既然有信號燈,為什么不論嚴寒酷暑都有交警叔叔站在馬路中間指揮呢?”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解答,有的學生就會說:“交警叔叔是為了維持交通秩序。”也有的同學會說:“警察叔叔是為了監督那些不等紅綠燈的人和車輛”等。最后,教師進行總結,給學生講明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并講解這個游戲的游戲規則。無論是行人、警察還是車輛,都應當遵守交通信號燈的規則,讓學生能夠形成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教師通過游戲教學,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運動技能和技巧。在不同的游戲當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協助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助人為樂的品質。
總之,通過室內體育課程的進行,以游戲的形式來開動學生腦筋,讓學生能夠通過動手、動腦來實現對體育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有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
在室內上體育課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教室的空間限制,桌椅黑板等設備設施很容易對學生造成傷害。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安全防范意識薄弱。因此,教師應對室內課進行精心準備,加強課堂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此外,教師要認真備課,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例如:如何進行桌椅擺放能夠讓室內空間更大;如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小組的職能和班干部的作用,進行有效室內體育課教學。
在進行室內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學生不受外界的干擾,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在這樣的教學氛圍當中,也能夠更好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性。在進行技術動作講解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黑板、圖片等教學工具,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同時也比室外動作講解更具有生動性。教學效果要比口頭講解的教學效果更好。因此,教師要學會對教室的有利條件進行運用,也可以借助桌椅來進行輔助訓練。
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游戲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夠提高游戲教學的針對性、合理性、紀律性和科學性。還要保證游戲雙方實力的平衡。游戲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因此在安排游戲雙方的時候,應當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以及體質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分組,以此來確保游戲能能夠在競爭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進行,確保游戲能夠順利進行。在游戲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興趣,以此來確保學生對活動的熱情。在活動中也要把握好學生進行游戲的運動量。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體力、情緒等進行密切關注。在游戲進行中,通過對學生的動作、神態情緒等進行觀 察,從而控制好學生的工作量。一旦發現學生出現體力不足等情況應當及時叫停游戲。由于游戲空間受到室內的限制,也要求教師要注意對場地(教室)的把控,避免學生發生其他安全事故。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不僅要上好體育室內課,同時也要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低年級的體育室內課的教學效率的提高。讓學生能夠通過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真正喜歡上運動,喜歡體育課,并能夠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